01
下了高铁,就喜欢上贵阳的天气。凉风习习。盛夏的贵阳,好比春末夏初的广州,清清爽爽的。
7月份的广州,就像一个大蒸笼,步行百步,立马感觉到热汗从额角、后背冒出来。衣服黏糊糊地粘在肌肤上,让人莫名其妙地心浮气躁。
在贵阳,全无这样的体验。一整天呆在朋友的家里,不开空调和风扇,也觉得非常舒适。贵阳就像一个天然大空调。
02
去见大学室友。我记得大二有一段时间,她情绪非常低迷,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你们都别理我”的冰冷气息。
后来我才知道,她喜欢的人结婚了。她为了他去考广州的研究生。但是他却离开了广州,回到贵阳。再后来过了几年,他离婚了。
现在他和她在一起。她说过,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般宠爱她。
等待经年,最终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这样真好。
03
我们一群人去黔西南采风。
在册亨县,仍有许多布衣族人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女人的上衣,在斜襟,领口、袖口处绣花草图纹,有一种古朴沉静的美感。
随行的朋友买了一套,说是要装裱起来,当做艺术品来观赏。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644/5793a424521c32b9.jpg)
04
晚上在路边,看当地艺人吹拉弹唱。
月琴、二胡、刺鼓、横笛、竖笛、低音胡、唢呐,一人手持一件乐器。路边就是他们的演奏厅。
领头的女人,1米5左右,白胖,扎着一根马尾,黑色t恤,黑底印花裙。三十多岁的人,脸上却有一种少女似的喜气。
双手拨弄着月琴,脸上带着真诚、自然的微笑。那是真正热爱音乐才会有的姿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644/80df60eaa643b892.jpg)
05
去弼佑寨的路,山路十八弯。哦,不止。八十八个弯吧。
车里流淌着交响乐。巧得很,每到拐弯的地方,音乐就来个小高潮。
在山路上左拐右拐,坐到菊花都残了时候。司机朋友说,“同志们,还有一公里就到省道了啊。”车里一阵欢呼叫好。音响里正好播放着一首战争相关的交响乐,正好到了胜利在望的高潮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644/430e528307036173.jpg)
06
小胖出生于弼佑寨,他外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可惜患了老年痴呆,连女儿都认不得了。
村子里还有几位通晓布衣族民歌的人。请他们一起来家里吃饭。饭后请他们表演。
一男一女在田中种棉花,休息间隙,女人送了男人一双亲手缝制的布鞋。男人眼中充满了惊喜,沾了泥巴的双手在身上擦了擦,方才接过布鞋。
深厚情意无以为报。男人随手把挂在身侧的斗笠解下,送给了女人。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样的场景,颇有诗经古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644/b3fbbab3a10d540a.jpg)
07
开车到万峰林。一座又一座喀斯特地貌的山峰相连,盛夏时节,林木郁郁葱葱。
清澈泉水从山上蜿蜒而下,滋润着山脚下大片大片的稻田。走进田间,惊起好几只小青蛙,蹦跳着逃窜。
如果山脚下的平房,换成古香古色的木屋。倒是电影里的世外桃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644/0c447a9d5b4a45ab.jpg)
08
除了采风。这次贵阳之旅的主题,就是吃吃吃。
惠水的干锅马肉、兴义的羊肉粉、刷把头、大馄饨、酸汤鱼、丝娃娃、豆腐圆子、肠旺面、红糖糍粑……
仅仅7天,一行人中,两个人吃胖了三斤,两个人口腔溃疡,一个都腹泻了还不停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644/70ec1ea7ad4abe9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644/ef8fef1be68a97dc.jpg)
09
贵阳人似乎很喜欢薄荷。狗肉汤里下薄荷。酸汤鱼里下薄荷。还把薄荷称为“狗肉香”,是吃狗肉的必备配菜。唔,味道真的很大啊。
还有一种小菜,凉拌折耳根。清晨六点去菜市场,才挑得到新鲜又嫩的。洗净根部,切成一寸来长,加酱油、醋、白糖等搅拌均匀。
当地人都很爱吃。我觉得有一股奇怪味道。后劲还挺足。我和一位深圳朋友,吃过一次,不敢下筷。每次看到折耳根都脸色大变。哈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644/b53f181c758bac7e.jpg)
10
有天晚上吃烧烤,有一人说道,大学的时候,某天学校通知,水管坏了,要停水三天。所有人都在抗议。有人把水桶从楼上丢下来,有人丢冰箱。
女生宿舍抗议的方式比较特别。她们丢胸罩。满地都是。
动静太大,宿舍楼下来了三辆警车。警察蜀黍大喊,你们别胡闹。一女生霸气回道,操你妈。
然后第二天,学校的水管就修好了。
��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