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书城7月22日

作者: 王禅童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20:53 被阅读25次

    今早打开朋友圈,被疫苗事件刷了屏。读了好几篇文章,我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但除了转发一条,似乎也无能为力。心烦意乱,出去走走。

    这是我来深圳第四周,第一个周末只休息了半天,第二个周末回杭州,第三个和第四个周末,我都去深圳书城转了转。

    这幢六七层的建筑在高楼林立的深圳并不显眼,但显然颇受欢迎——你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书柜旁都立满了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空座位几乎没有,有些人甚至并排坐在地上,迫使你走路都要小心翼翼。

    深圳书城7月22日

    无论国学、天文、历史、药理、音像、编程,乃至成功学,这儿人的确是在认真读书。插耳机的倒有些,玩手机的极少。

    这场景,上一次相见,还是我八九岁的年纪。那时消遣方式并不多,许多家长办了借书证,一到周末就领着孩子借书看。我也是这样和其他人并排坐在地上,第一次知道了郑渊洁、杨红樱、哈利波特、柯南……

    之前我对深圳没有太多好感,湿热、拥堵,这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然而我去过很多地方,比这大得多的书城也见过不少,比如广州购书中心和浙江图书大厦,却再没有见过这样的画面。

    这里有看漫画的孩子,也有认真欣赏国画和书法的孩子,中国传统文学和外国悬疑小说受到中学生的青睐,三毛、亦舒的专柜则更吸引年轻女孩,明清和民国的历史有不少读者,龙应台、余秋雨、东野圭吾和斯蒂芬·金的作品也被摆放在显著位置。购书者往往一次性买好几本书,这也导致付款处排起长长的队伍。

    阅读,让我对这座城市肃然起敬。

    深圳书城7月22日

    我买了四本书,于谦的《玩儿》、李敬泽的《咏而归》,还有《浮生六记》和《人间词话》。其实《浮生六记》和《人间词话》我都读过,可惜时间一久,只依稀记得片段,很想再次翻阅。

    前些日子读了《人间失格》和《平凡的世界》,都是下载到手机里阅读的,有些令人叫好的文字,可惜没能摘录下来,尤其是《人间失格》。因此吸取教训,还是花点钱买下实体书为好,现在案头放一本《酉阳杂俎》,随时可以批注摘抄,感觉甚好。

    深圳书城7月22日

    我应算个爱读书的人,还没上高中就啃完了《古文观止》和《鲁迅全集》。可现在真没有什么时间读书,有时下班回来都已经九、十点钟,懒散地趴在床上不愿动弹,哪还有心思读书?我怀疑是我工作太过辛苦,毕竟在互联网企业,加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但前几天和一位选调生朋友打电话,发现我们的作息竟然相差不大,本以为体制内会轻松一点,现在看也未必,起码选调生也是一样的辛苦。

    或许,想找个“好”的工作,大抵都要辛苦了。

    深圳书城7月22日

    不过想想看,在现今,读书确实没有什么用。我在阿里巴巴实习了一个多月了,我的这份工作和快递从业人员接触较多,因此更要求“话术”和“皮实”,斯斯文文的反而不好。之前在宝洁,包括拿到网易游戏的实习offer,要么是看leadership、teamwork,要么是看创造力和逻辑,或者其他什么能力,总之我个人认为和读书多少没有太大关系。

    又或者像今日,无论你读书多少,碰见了疫苗事件,一样是错愕激愤,似乎也寻不出一个细致的解决方案来。

    可问题就在于,我们在潜移默化之间,已经习惯用这种“有用”、“没用”的逻辑去思考了,我不敢称之为功利主义,但这样的想法至少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我似乎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认为除却“好”就是“坏”,除却“有用”就是“无用”,比如谈及薪酬,年薪多少万以上就是好工作,不足多少万就是坏工作。然而人是个复杂动物,你行走在世上的每一天,绝不仅仅是“有意义”或者“无意义”就能涵盖得了的。在白昼与黑夜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甘甜与咸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中部区域,在这里,有无数人忧叹、哭泣、狂笑、吟唱,所以才衍生出绘画、音乐、文学、雕塑等等,这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极可能是最有趣的一部分

    游戏玩久了也没意思,电影看多了视觉疲劳,抖音刷够了发现就那几首BGM循环播放。总之还是要多读书,因为它让人平静、满足,并且怀有一点点惶恐。

    哦,要是你小时候偷过家里的一块钱去买辣条,大抵就是类似的感觉,吃完辣条,它让人平静、满足,并且怀有一点点惶恐。

    深圳书城7月2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圳书城7月22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s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