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今述5

作者: 田园读书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4-26 07:02 被阅读233次

第十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天地阴阳之数就是这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却可以为我们推演出天下的所有道理。孔子说:易到底做了些什么呢?开物成务!如此而已。

开物,就是事物的发生,成务,就是事物的结束。易道覆盖了这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所以说,圣人利用易道的帮助,可以让天下万物各依天性、畅通发展,并且成就它本来既定的目标,扫除过程中的一切疑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聦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所以我们说,蓍草的性质是圆滑而神奇的,卦的性质是方正而智慧的。所谓圆滑就是每次求算,总是占出不同的卦,如同圆球的可以滚动;所谓方正就是卦的结论又总是明确而肯定,如同方体的静止不动。

而每一卦的六个爻辞,更是细致地告诉我们每一步的强弱消涨、进退吉凶。圣人正是通过易道来洗涤内心的疑虑,探索世界的法则,而又把这一切总结成规律收藏于心。

圣人用他的这些知识与民同患难,预测未来的吉凶决定进退,进一步总结过往的经验。这就是伏羲、文王这些聪明、睿智、神武、善良的先贤们为我们做的。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探明宇宙运行的道理,考察万民的具体实情,领导着他们充分运用这些宇宙规律。圣人就是这样去除疑虑、防患于未然,以易道的神奇来彰显圣人的善良品德。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闭合而使其得以生长的我们叫做坤,如同大地、如同子宫;开启以利于发生的我们称之为乾,如同天空,如同精子。一开一合,一阴一阳交相感应的是变;生生不息、往来无穷的就是通。

可以直观感受的是具象,有具体形状的是器具,从现实的具象抽象出规律,进而制造出可以使用的器具,就是我们将来可以因循的法则。如果这些法则,可以指导我们进进出出的所有行为,而万民又都接受并使用的就是神奇。

第十一章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道从原始的太极出发,首先伸展为一维的左右两极,进而覆盖二维的四象,最后成为三维的八个卦限,这就是八卦,八卦代表了一个三维空间的具体事物,所以有了吉凶之分,清楚了吉凶,自然可以选择顺应这吉凶,从而可以壮大自己的既定事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可以彰显抽象规则的具象我们称之为法象,最大的法象就是天地;阴阳交替、往来不穷的我们称之为变通,最大的变通就是四季的更替;最大最清楚的具象就是太阳和月亮;而最为崇高的就是王者的九五尊位。

搜求天下可以使用的物品,并把它们用到应该用到的地方,建立能够成就天下万物的器具,用以成就天下万物的利益,唯独圣人能够做到这些。

探索求取那幽深难见、隐晦难懂的道理,不论有多深奥、多遥远。以此确定事物的进退吉凶,由此成就生活在这生生不息世界的人们,唯独蓍草可以做到这些。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所以说,上天生出神龟、蓍草、河图、洛书这些神物,就是让我们通过它们找到通行于这个世界的法则;我们仿效天地的变化,以将人类的活动适应这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我们仔细观测天上的日、月、群星的运动和变化,这运动和变化所抽象出的宇宙规律,更是告诉我们任意一个变化将会达成的或吉利、或凶险的结果。

易经所展示的是强、弱、消、涨这四种状况;所告诉我们的就是卦辞、爻辞里的进、退、吉、凶的断然的结论。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孔子说:佑是帮助的意思。上天愿意帮助的是那些顺从了上天制定的客观规律的人;人愿意帮助的是那些值得信赖的人。

如果我们每一个行为都那么值得信赖,心中念念不忘的又是顺从上天,而且还尊敬、推崇也能一样如此“有信思顺”的贤明君子,那么就是普天之下都在帮助自己,还有什么事情会不能成功的呢?

第十二章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孔子说:文字写不尽所有的话语,话语不能表达出所有的思想。那么圣人的思想我们就无法看到了吗?

孔子说:圣人就是用可以表达抽象的具象来表达他的思想,通过卦表达他的感情,通过系辞表达他要说的话,然后通过顺应规律而采取的适宜的变化,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再宣传推广充分发挥易道的神奇。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乾坤是易道的根本,乾坤阴阳的交错排列,易道就存在于这不同的排列中,如果乾坤不存在,则我们就无法看到易道。如果不是这些彰显变化的易道,乾坤阴阳也就没有生命力了。

所以超越具象的抽象我们称之为道,从抽象再回到具象的就是我们制造的器具。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形做出的调整就是变,调整到恰到好处、方便推行的就是通。再把所有的这些推广给万民,让他们去应用的就叫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所以圣人研究清楚一个道理,他会拟定一个具象来恰当表达它,这个就称之为象;圣人观察天下的某个运动,总结出变化规律,于是就以系辞的方式告诉了我们运动结果,让我们根据结果的吉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个就称之为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穷极了天下所有深邃道理的就是这一个个卦象,鼓动了天下一切进退行为的就是这卦辞爻辞。根据具体情形做调整就是变,在一件件具体事物上推广就是通。

神奇而清楚地表达,使得易道得以变通推广的,是我们每一个个人。依照易道而行,默默地成就万事万物,这就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德,有了这样的德行,我们不再需要更多的言语,自然会获得万民的信任。

周易专题总目录

相关文章

  • 《周易》系辞今述5

    第十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

  • 《周易》系辞今述7

    第四章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蔾,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

  • 《周易》系辞今述6

    系辞下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单独...

  • 《周易》系辞今述3

    第六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

  • 《周易》系辞今述4

    第八章 这一章的内容就是后世用蓍草占卜的依据。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

  • 《周易》系辞今述1

    系辞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

  • 《周易》系辞今述2

    第四章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

  • 《周易》系辞今述0

    如果说《周易》是本哲学书,那么六十四卦无非是教学中所用到的64个案例,教科书还是这上下两部分的系辞。虽然这么说很有...

  • 《周易》系辞今述8

    第六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

  • 周易 系辞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如果以后有孩子了,可以考虑起...

网友评论

  • 726cc06144e3:系辞篇写得都不错,十分感谢楼主对弘扬易道做出的努力😊
    田园读书人:@介如石 谢谢你的肯定。看来我得把剩下来的完成!
  • 舒宜:佩服作者,学识渊博,涉猎广泛
    田园读书人:@会融化的夏天 谢谢夸奖,一起学习。
  • 花叽:哈哈哈哈哈哈,还有周易,惊喜!作者真是学得又广又深:smiley:
    田园读书人:@希源 这个系列写的比较全了,关注的人也比较多,但依然还有需要补充。

本文标题:《周易》系辞今述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vb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