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今述6

作者: 田园读书人 | 来源:发表于2016-11-11 00:20 被阅读228次

系辞下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单独的八个本卦,向我们展示一个个具有单独寓意的卦象:天、地、水、火、雷、风、山、泽,我们关注的就是这一个个高度抽象与概括卦象。

把这八个本卦两两相重,这就形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则是描述两种现象发生关系时的种种变化,我们关注的是描述这种种变化结果的爻辞。

阴阳刚柔相互推动,向我们生动展示这变化的细节;而系辞就是用文字来描述这细节,反过来让我们看清楚变化与推动的全过程。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有了这变化与推动,就会产生或者吉祥、或者凶险、或者有悔、或者有吝的不同变化结果。刚柔是我们讨论易道的基本概念,变化前后都有一个确定的刚柔,即阴阳状态。而变化成为通达的,就是因为他顺应时序而变化。

掌握吉凶祸福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则是易道的永远正确;掌握天地运行的规律,触类旁通,则是易道的蔚为壮观。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是宇宙间最为明确显然的规律;天地间其它万事万物的运动,又都具有一个大一统的规律。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这乾卦,就是这么肯定地展示易道的和易。这坤卦,就是这么温柔地展示易道的简单。所谓爻,就是仿效它的意思,所谓象,就是好像它的意思。

在卦的里面,有爻象所表达的推动变化,这变化所达成的或吉祥、或凶险的结果,自然就会外在地彰显出来。所谓的立功立业,就是顺势而作的恰当的变化,而所谓圣人的精彩之处,就是他为我们总结出了这些变化规律。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天地亘古不变的品德就是广生万物,圣人珍爱致用的是其可以号令天下的权位,依靠它可以守住这个权位是仁爱,依靠它可以聚拢大众的是财物,而管理好财物,端正名目,禁止为非作歹的就是义。

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当初伏羲氏为王天下的时候,就是这么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他在大小、远近的万事万物中,看明白了许多道理。为了把这些个道理做个总结,他创建了八卦,以八卦来表达各种道理,达到意通神明的境界。

比如离卦,从它的卦象,我们直接得到制作网的灵感,离卦就像是张网。从它的卦意,我们知道了如何利用网来捕鱼、打猎。离是依附的意思,切断鱼和水的联系,切断兽和林的联系,这就是网的功能。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伏羲氏的时代过去了,神农氏为天下之王,他根据益卦的卦象,制作了耒耜这样的耕田农具,农业技术大大进步,粮食收成得以提高。这既是直接的形象,也有增益的卦意。

又根据噬嗑卦的卦意(平衡多与少),建立了市场,让四方百姓,可以来到市场上去交易,以各自多余的东西,换取各自需要的东西。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神农氏以后,就是黄帝、尧、舜的所谓中古时代了。帝王们更为广泛地利用易道治理天下。易道表明:一件事物发展到尽头的时候就需要变化,只有变化了,才会重新通达,这样一个变化连着另一个变化,永无止境。

在一个变化的尽头适时给以指引,达成另一个变化的开始,并且总结出规律而给予准确的预测,让民众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大家也就不会倦怠。

所有的作为都符合自然规律,自然就如同上天保佑他一样,万事都会顺利地达成好的结果。

黄帝、尧、舜根据乾卦、坤卦天尊地卑的卦意,以不同的服饰来标明人的尊卑,进而达成建立社会等级制度的目的。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根据涣卦的卦象、卦意,制造了舟船,以方便交通,让人们可以抵达更远的地方。根据随卦卦意,驯服了牛马,可以把重物运到远方,利益人类。根据豫卦的卦意,建立多重门墙,设置看更巡逻,以防止强盗抢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根据小过卦的卦象,创制了舂米的杵臼,万民从中获利。根据睽卦的卦象、卦意制造了弓箭,以此先进的武器威震天下。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根据大壮卦的卦象、卦意,改变在野地居住洞穴的旧俗,学会了建筑房屋宫殿,可以更好地防风防雨。又根据大过卦的卦象,改变了古人野地埋葬死人的旧俗,学会了使用棺椁安葬先人。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根据夬卦的卦意,体察民情,治理百姓都需要决断于朝廷,所以从简单的结绳记事,发展到以复杂的书契来做记录,以方便政府的管理。

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所以说易道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卦象。这卦象就是易道用来描绘万事万物的形象,而这些形象又是从天地间万事万物中高度抽象出来的所谓法像。每一个卦象下的彖辞,是对这一卦象的性质、功用的描述。

爻是仿效的意思,每一爻的爻辞,就是仿效天下所有可能的变化所产生的结果的描述,这些结果,或者是吉凶这些质的变化,或者是悔吝这些量的变化。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为什么震、坎、艮这三个阳卦是阴爻多?为什么巽、离、兑这三个阴卦反而是阳爻多?阳卦的卦画数是奇数,阴卦的卦画数是偶数。这阴阳二卦的品性到底如何呢?

阳是君道,讲究的是把握总体,不做具体操作,遵循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一统的一的原则;阴是臣道,讲究的是具体操作,要时时对一具体事物作出非此即彼、或对或错的裁判,所以是二。

阳卦的君守一而臣居二,是君子之道;阴卦是臣居一而君居二,是小人之道。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咸卦的九四爻说:心神不定、忧心忡忡,你会带动你的朋友一样焦虑。孔子说:掌握了天下的规律,就不需要焦虑于每一件具体事物的发展,天下的道理都是殊途同归、一致百虑。

比如太阳落下、月亮自然会升起,月亮下去,太阳又会再来,日月的运动是白昼与黑夜的原因,这些必然的规律,都不需要我们担心焦虑。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再比如寒暑的交替也是一样,一年四季的变化也是亘古不变。

过往的事情进入了历史,如同卷曲起来,未来的事情向我们走来,如同正在伸展开来,这一伸一曲的运动,正可以考察过往,预测未来,以利益我们自身。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虫子弯曲它的身体的时候,是为了下一步的伸展。龙蛇冬天的蛰伏,是为了春天的再生。把握宇宙间最为精微的道理,也是为了运用这些道理,而运用这些道理的时候,又需要安静自身的思虑,才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

超出我们能够认知的范围时,就任由它保持在未知状态吧!圣人最伟大的境界,就是认清我们自身可以认知的范围,通晓这范围之内的普遍规律。

周易专题总目录

相关文章

  • 《周易》系辞今述6

    系辞下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单独...

  • 《周易》系辞今述7

    第四章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蔾,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

  • 《周易》系辞今述3

    第六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

  • 《周易》系辞今述4

    第八章 这一章的内容就是后世用蓍草占卜的依据。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

  • 《周易》系辞今述5

    第十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

  • 《周易》系辞今述1

    系辞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

  • 《周易》系辞今述2

    第四章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

  • 《周易》系辞今述0

    如果说《周易》是本哲学书,那么六十四卦无非是教学中所用到的64个案例,教科书还是这上下两部分的系辞。虽然这么说很有...

  • 《周易》系辞今述8

    第六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

  • 周易 系辞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如果以后有孩子了,可以考虑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易》系辞今述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rj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