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整本书共读》是魏智源老师的讲座,他主要讲解共读书的理论知识。干货满满。由于进直播间太晚,只听了30多分钟的课程。
“童书大多是哲学与心理学,而不是文学。”
“所有的故事都曾经发生过,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
魏老师以《愚公移山》为例子,这篇课文背后真正的大问题,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的农业时代,到农业时代里,勤劳和智慧哪个更重要呢?
这个故事是具有时代性,作者赞赏的是人定胜天,勤劳比智慧更重要,
《愚公移山》成语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我们如何看待愚公智叟之争呢?愚公精神过时了吗?
只举这个例子,就是让老师明白我们在教读课文时,不只是让学生理解表面含义,而是引起学生深思,重点是学生明白寓言的特征。
整本书共读的提问技术:
铺垫性问题:完成对文本的梳理,为讨论做准备。
核心问题:挖掘文本内在冲突,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拓展问题:挖掘文本与学生读者经验的冲突,完成经验建构。
《丑小鸭》是一个关于(自卑而超越)的故事。
大问题: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
怎么理解和认识自卑?
丑小鸭生下来有什么特点?
视角:
主人公视角:自居。丑小鸭看待自己?这种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你是丑小鸭,当周围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你怎么感受理解和反应?
旁观者视角:评价。我们如何来看待周围人对丑小鸭的态度?从中有哪些反思与启发?
那些歧视和排挤丑小鸭的人是坏人吗?他们是怎么看待丑小鸭的?又是如何感受和对待的?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的身边有丑小鸭这样的人,你会怎么理解和对待她?
我们带领学生共读,在推进课上,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居为丑小鸭,然后自己该如何做?
假如当所有的学生都歧视丑小鸭,你有勇气阻止吗?
“丑小鸭”是一种象征,象征与众不同的一类人,与世俗不同。是如何象征生命的?丑小鸭书中,对丑小鸭的帮助者,是白天鹅。让丑小鸭心中充满向往。
丑小鸭应该离开农家小屋吗?
推荐书籍《千面英雄》。
《夏洛的网》中是一个拯救的故事,被拯救者不是主角,只有拯救者才是主角。
夏洛的网,主角是谁?通过对比,彰显生命,那么,谁与谁对比?
夏洛是我们的自由状态,坦普尔顿是自然状态,很多时间,我们都出于自然状态。
老师共读时,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自居,也许不可能都成为夏洛,但是学生心中会对吓哭了充满向往,渴望成为优秀者夏洛。
农场就是一个社会,我们是谁?是坦普尔顿?还是夏洛或者威尔伯?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学习夏洛?把学生带入选择,带入自居,而不是无代入感的评判。
整本书的核心技巧就是把学生带入,把故事中的问题变成孩子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课堂上,孩子总是在想老师想要什么答案,那么老师的问题就会失败。
老师在提问时,好的问题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
我们在共读时,如果提问的问题不深刻,那是因为对共读书理解的不深刻的原因。
潜意识如果没有变成意识,就成了命运。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命运,我们的生活往往是被动的,让孩子与文本建立链接。
魏老师这节直播课,是哲理性非常强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我们在整本书共读过程中。却是难得的干货。
我们平常共读一本书,在共读过程中,离不开老师设计一些问题,梳理故事情节,推进故事阅读进度,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完之后,上交流分享课,通过一些问题的提问,引发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思考,走进文本,学习自居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在思考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