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镜子

作者: 婷婷妈乐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20:29 被阅读442次

            根据女儿学校的推荐,这个周末跟女儿一起观看了央视的记录片《镜子》。记录片分上中下三集,全长不过90分钟,跟踪拍摄了来自武汉的家明、河北的张钊以及广州的泽清三个问题孩子的家庭故事。老实说,作为二年级的孩子,女儿看得似懂非懂,当看到家明和张钊被强行带离家的时候,她甚至问我这些哥哥们都得了什么病?会不会是很严重的传染病?一时间我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看到后来,泽清讲他妈妈不关心他的时候,女儿似乎又懂了。谢谢你,妈妈,你那么忙还是花这么多时间陪我! 当少年老成的泽清讲到自己其实只要上6天就可以,而父母则需要学习81天的时候,女儿又感叹道,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不用上课?是啊,正如片中的专家所言,我们从事心理咨询要考证,我们开车要考证,我们从事任何一项技能都要考证,而父母这个终身职业是没有证的,很多家长甚至都不具备做父母的根本条件。扪心自问,还好,虽然没有太多精力,虽然没有太多时间,我还算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妈妈,在成长这条道路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父母这份终身职业,用不用心又怎会一样?买回的东西不喜欢可以退换货,从事的工作不喜欢可以改行,而自己的孩子是能退还是能换?反之,就孩子而言,他就更没有选择,孩子的出生本来就是父母行为,纵然再不喜欢爸妈,那还是自己的爸妈。

           老实说,片子只是揭开了现今社会家庭亲子关系的一层面纱。看完后,我并没有特别震撼,而至于结局好像也不是特别圆满。这大概就是记录片,发现问题,追求真实。说真的,这些年,随着物质生活的好转,人们的精神生活反而空虚了,片中的三个家庭都特别有代表性。家明的父亲望子成龙,给孩子高度的期望,认为只有学历、文凭和体面的工作才是正道。而家明向往的边走边唱、旅行画家的生活,则被父亲嗤之以鼻。他觉得那是儿戏,他觉得那根本养活不了自己,于是,他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囚禁”家明。不允许他晚归,不允许他单独骑车,甚至不允许他与同学们一同旅行。就这样,家明与父亲的关系越来越坏,越来越隔阂。第二个家庭,张钊,父母则认为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把他送入犹如囚笼的军事化管理高中,自以为进了保险箱,以为张钊会顺理成章考上好大学。事实上,张钊无法承受学业压力,无法承受学校近乎苛刻的管理,就这样张钊辍学了,还交了女朋友,甚至将父母赶出家门。泽清,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孩子,有着跟他这个年龄不一样的心态。泽清的家庭都是社会精英,父母感情也不是很融洽,往往各忙各的。渐渐的,泽清被忽略了,沉迷于网络下棋,因为旗下的还不错,在网络上找到了认同。他把对父母的期待转移到虚拟世界的游戏中……其实,片中还有一个家庭,25岁的厦阳,已经是成年人的他甚至都不愿意走出社会,这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由于成长过程中父爱的缺失,成为啃老一族。

            四个家庭,四个孩子,四对父母,不一样的境遇,一样的心酸。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社会?家庭?父母?学校?孩子?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换言之,都有之。镜子,自身真实的反应。连习大大都提出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幸好这个道理我懂,而且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很巧,回看了我给女儿写的信,3年前的母亲节,在我收到女儿给我准备的第一份母亲节礼物——蛋挞和卡片的时候,出于感激我给他写了第四封信。第四封信的主题是感恩,感恩的源泉是镜子。看到我给母亲准备的礼物,女儿也给我准备了礼物;而我从前并不懂母亲的唠叨,在自己有了女儿也变得唠叨以后才懂。信中有这么一段:“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今天的你(不足5岁的女儿),在还没有接受太多外界干扰的你,就是妈妈最真实的翻版”。于是,在女儿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犟脾气,看到了自己的争强好胜,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人无完人,不断改进就是前进的动力。

             回到正题。首先说说我们的社会,1979年,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贫穷,于是,就有了改革开放,就有了飞跃式发展。短短几十年,唯GDP是论,钱多了,物资生活富足了,信仰却缺失了。家明的父亲、张钊的父亲,他们都是那个年代高考的获益者,于是现如今让孩子重走独木桥;而厦阳的父亲,则是南下打工的农民工代表,为了生存背井离乡,缺失了与孩子的沟通,于是孩子才变得胆小、懦弱。

             再看看我们的家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家庭是什么?家庭也是一面镜子,是社会的镜子。有爱的家庭大多是幸福的,关爱缺失、甚至冷漠的家庭往往是不幸的。

             回到最重要的环节,父母,家庭的最主要成员,为孩子遮风挡雨,为家庭努力打拼。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也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父母的。年幼时,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你走哪儿,他跟哪儿;年轻时,孩子是父母的牵挂,他走哪儿,你心在哪儿;同样,当你年老时,你则顺理成章成为孩子的牵挂和影子,朱自清的《背影》、莫言的《母亲》都是对父母爱的最好诠释。影子也好,牵挂也罢,其实我们都还是彼此最真实的镜子。“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无犬子”是古人对这面特殊镜子的诠释,生为文明社会的现代人又岂能不懂得这番道理?

             很多时候,做父母的不是不懂,而是自愿蒙蔽双眼罢了。出问题的孩子,说实话,父母责任最大。社会可以唯GDP而论,学校可以急功近利,而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则不得不能认真对待了。没时间,没精力,都是借口。不管不问是错误,那么用力过猛就更是过犹不及了。家明的父母,深爱家明,用他们自以为是自私的爱“囚禁”家明,而对家明的内心根本听不进去,这就是用力过猛;张钊的父母,深爱张钊,自以为是将他送入保险箱,不想却是张钊的“魔窟”;还有很多虎妈狼爸,不愿意输在第一起跑线的父母,都是用力过猛的典型。泽清的父母不管不问,孩子在家里找不到存在感,于是沉迷于网络,甚至自愿参加记录片的拍摄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作为留守儿童的厦阳,往日的乖巧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心里自卑的体现,他唯有装作乖巧才能换取爷爷奶奶的认同,唯有乖巧才能不给父母添惹麻烦; 还有很多留守儿童不都跟厦阳一样的境遇吗?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当你的孩子都不愿意踏入校门,又怎么存在师之惰?所以,做父母的,完全指望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社会,还是醒醒吧! 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毕竟你的言传身教大于学校的填鸭式教育。那么,又怎样才能好好教育孩子呢?第一步,陪伴。不是没有质量的陪伴,不是时时刻刻的陪伴,更不是拴在裤腰带上的陪伴。陪伴讲究的是质量,孩子看书的时候,你不要看手机;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不要看电视,这就成功了一小步。也许,你会说,我必须出差,必须在别的城市工作,那么至少每周一个电话总可以吧。多跟孩子聊聊天,聊聊彼此的开心事,这样孩子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第二步,平常心。起跑线、虎妈、狼爸,听着就可怕。家庭不是赛场,更不是战场;孩子不是运动员,更不是久经沙场的战士。多一点平常心,多一份关爱,孩子可以成长的更出色、更自在。第三步,沟通。尝试着跟孩子一起看电影,一起看书,一起听音乐,这些都不需要面对面的完成。你可以在异地他乡看孩子看过的电影,读孩子读过的书,也可以在行色匆匆中听孩子喜爱的音乐。一本书、一个故事、一首歌,完全可以带你走进孩子的内心。当然,你还可以尝试着给孩子写信,把那些当面无法言语的话通过你的笔告诉他。最后一步,等待。任何事物,都有规律;春夏秋冬,总有轮回;你只要好好的陪着孩子,然后静待花开就好。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父母这份职业也没有完美的教科书,所以,用心吧,家长!加油吧,父母!

           因着学校的交代,不想写了上述这些。巧合的是,今天又是一个母亲节。身为家长,共勉之!

    影子、镜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子、镜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z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