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观察,不评判
只客观描述看到的事实,不随意评价、下结论。通过反思自己,我发现自己确实经常使用 “从不”、“总是”、“经常”、“很少”这些词,说明我的评判比观察多,尤其是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中。孩子是完美主义者,做作业十分磨蹭拖拉,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写的不满意一定要擦掉重来,经常一篇作文写好几个小时,一篇读书摘抄也要花两三个小时,小小年纪就经常搞到晚上十一二点睡觉。我在发现孩子磨蹭拖拉很久而督促无效后,经常忍无可忍不自觉就批评指责起来,她自然是反抗,于是冲突就这样发生了。虽然早就买了《非暴力沟通》也读过此书内容,但却没有把书中的沟通技巧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没有真正改掉随意评判的坏习惯。随意评判尤其是负面评判确实让人内心非常不舒服,想当初有人这么说自己时也是一样的恼火“你根本不了解我,你怎么知道我不行?”今天的晨读材料又让我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自以为是,以后一定要在日常沟通中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内在真正放下对孩子、对他人的评判,接纳现状,客观描述看到的事实,改进沟通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只说感受,不说看法
因为看法往往有评判的意味,不同人由于价值观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等原因从而很可能对相同事情的看法不同。沟通时俩人看法一致还好,若看法相左则特别不利于沟通,容易导致误解。如果只说感受,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不会让对方感觉到指责的矛头对准在他们身上,他们会更加容易反思自己,说出真正的原因。
比如:女孩和男友约会时,男友迟到了半小时。如果女孩愤怒指责男友不遵守约定,容易引起男友反感,从来俩人可能会爆发激烈的争吵;如果女孩只是委屈的说自己等待时内心很着急又很担心他,男友听了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内疚,于是赶紧向女友解释迟到的原因:堵车或者临出发咯接到一个工作电话等等。
再比如: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时,我们不应该指责她“你总是这样磨蹭拖拉!”“你一点没有时间概念!”“你这样让我很生气!”这样的指责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她应该为我们的负面情绪和感受负责。情绪和感受是我们自己的,与孩子没有直接关系,是由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看法以及我们当天的心理状态引起的。如果某天我们遇到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比如升职加薪、孩子获得某项大奖,当天孩子做作业磨蹭估计就不会引发我们的怒火了。如果我们某天在单位过的非常不顺心,下班时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发现孩子做作业又磨蹭拖拉到很晚,肚子里那股火很容易就找到了导火索,孩子的一个小小的顶撞行为可能就引发了我们的滔天怒火。所以可见孩子的“令人不满意”的行为不应是我们发火的理由,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
3.只请求,不命令
请求代表着生命对生命的尊重,命令则传达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在同事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人际交往中,很少有人喜欢被人命令着做事。“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又不是我领导,你凭什么命令我啊?!”现在的孩子大多是都是以独生子女的身份成长起来的,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与我们小时候相比,有着很高的话语权要求,他们希望自己能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被尊重和对待。当父母和其他家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命令他们时,往往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于是冲突又不可避免。
在日常沟通交流中,原来很多争端和摩擦可以避免。采用《非暴力沟通》中的三个沟通法则(a.只观察,别评判;b.只说感受,不说看法;c.只请求,不命令),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亲戚关系、师生关系、合作关系等等,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