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容过于真实!孩子课堂表现曝光,看过的家长都说“准哭了”

内容过于真实!孩子课堂表现曝光,看过的家长都说“准哭了”

作者: 桔洛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0-06-23 10:03 被阅读0次

随着我国疫情渐缓,各地神兽都飞奔回校园,重新开启了线下学习模式。

家长们的操心,从在家里孩子到底有没有认真上网课,转移到在学校孩子到底有没有认真学习,好好表现。

桔洛在多年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共性,提炼为四种方式:

找机会、抢机会、躲机会、让机会,并从孩子在校表现,看到了孩子的思维方式与家庭教育的影响。

不少家长看过后愤怒大呼:是谁在偷拍我家娃上课!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还珠学校】的学生典型,看看孩子们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时,都有什么共性表现:

一天,体育老师生病了,数学老师皇老师替体育老师代课。

课上,皇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希望学生们作答。

面对老师的提问,孩子们把抢机会、躲机会、让机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抢机会

目光坚定,小手高举,自信满满

抢机会的孩子不放过展示自己的机会,愿意主动表达,内心力量较强,人格相对完善。

这些孩子拥有学习的内驱力,不管是成就感、老师的鼓励、家长的支持、自己的目标,都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每天醒来都元气满满,能为自己打气。

当面对选班长、大队长时,这类孩子也会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在未来,也将有利于孩子领导力的发展,在成年后步入社会会更有能力。

孩子懂得“抢机会”、拥有成长型思维,与家长的爱与支持、信任与鼓励密不可分。

躲机会

紧闭的双眼,

握拳、低头、

内心默念安心咒:

“别叫我”“别叫我”

……

这可能是许多孩子课堂的真实写照:面对老师提问,用意念拒绝,绝不和老师有任何目光接触,生怕被老师误解,叫起来回答。

这类孩子的成绩一般在中等或中下游,学习、交往中常表现出不自信,做起事来也会显得畏手畏脚,思维方式偏向“限制性思维”。

他们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担心自己答错了、做错了,被老师和同学嘲笑。

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孩子会表现得内驱力不足,需要家长、老师的督促,但也会因为不正确的督促方法变得更加消极。

同时,由于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关注外界,他们很难内心安定、沉下心用心学习,就成了老师、家长口中的“浮躁”。

怎样的家长,会教出“躲机会”、怕出错的孩子呢?

习惯于评价孩子、批评孩子的家长,会让孩子畏难、怕错,不愿意表现。

如果家长不会鼓励孩子,就算是在孩子成功时也不善于鼓掌,一味地说教、指责、批评、不接纳时,会让孩子有种反正做什么都是错的“破罐子破摔”心态,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对方说的那样,并受到暗示,朝那个方向发展。

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担任“差评师”的工作,只会在一次次催盯吼骂中消磨孩子的积极性与内驱力,最后让孩子选择逃避。

让机会

这些孩子主要负责

【活跃课堂氛围】

作为群体中的“开心果”,这些孩子更善于察言观色,能够在气氛紧张时让大家哄堂一笑,活跃气氛。

但其实,开心之余,这些孩子也让人感到心酸。

他们通过小小的俏皮、捣蛋“求关注”,借此收获存在感,被大家喜欢。这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或许并不充足,需要通过让人开心,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这类孩子缺乏一定的界线、规则意识,或许有时不合时宜的活跃也会让老师反感,影响孩子的学业发展。

常常扮演活跃课堂气氛角色的孩子,家庭教育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这类孩子的家长在给孩子自尊、价值感上做的不到位,在家庭中,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倾听与存在感,他们希望通过异于常人的表现,得到关注,类似于一个成语:“哗众取宠”。

另一种是,家长偏向溺爱型,忽略了界线教育,让孩子不懂得在一些场合需要遵守规则,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活跃。

找机会

老师比较喜爱“找机会”的孩子。

他们愿意在课余时间帮助老师和同学,拥有“利他思维”,他们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利他其实也是利己。

在这样的关系中,这些孩子能够与同学互帮互助,让自己不断变得更加优秀。

想要培养出拥有“利他思维”的孩子,家长自身也要具有“利他思维”,会为孩子灌输分享、帮助的理念。

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支持,让孩子内心充盈。孩子的内心就像一个瓶子,只有当瓶子装满,才有能力溢出对他人的帮助与支持,才有精力考虑“利他”。

以上就是【还珠学校】在校生们的日常表现,以及透过孩子的现状,洞见到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情况。

你家孩子属于哪一类?你希望你家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呢?

从孩子在校现状,可以看到孩子的性格、心理,可以追溯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更可以预见孩子未来的成长。是不是觉得“细思极恐”?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一个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学科”。

在0-6岁,家庭教育主要工作是“防”。家长可以通过掌握教育常识、技能与功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让孩子发展出影响一生的优秀底层逻辑,有效规避孩子后期成长中的问题与风险;

到了6-12岁,受早期不正确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在步入学校、与人交往中,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的家庭教育,重点在防,但也向治倾斜,属于“防治”阶段;

而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家庭教育对12岁以上孩子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家长们发现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些孩子厌学、自闭、焦虑、抑郁,出现更大的问题,家庭教育开始以“治”为主,但常常收效甚微,往往需要依赖心理咨询

桔洛家庭教育深耕家庭教育领域十余年,收集了过上万份家长的家庭教育档案数据,我们发现,在学校、与人交往、步入青春期出现各种问题的孩子,家长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的共性与技能的缺失:

比如那些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后期掉队的孩子,家长缺乏启发式提问和深度对话的能力;

……

正是这一项项技能和功能的差异,导致了家长教育方式的差异,继而形成孩子能力和表现上的差距。

桔洛基于孩子成长的需要,构建了专业家长成长体系。

其中包括12项核心教育技能及12项重要原生家庭功能,通过早期的测评与分析,帮助家长更好地提升与优化现有教育技能,规避未来可能的教育危机,让家长教育效能事半功倍。

育儿之路,挑战不断,解决问题永远不是最好的方案,跳出问题、提升技能并预防问题,才是每一个家长的最佳方案。

▎声明:本文由桔洛家庭教育整理发布,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图片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内容过于真实!孩子课堂表现曝光,看过的家长都说“准哭了”

    随着我国疫情渐缓,各地神兽都飞奔回校园,重新开启了线下学习模式。 家长们的操心,从在家里孩子到底有没有认真上网课,...

  • 内容过于真实

  • 香港十大幼稚园面试内容

    子女考取香港幼稚园,家长最大的担心莫过于孩子面试时表现失准,完全表现不出自己的优点。要改善这情况,最好事前可以跟孩...

  • 家长课堂内容

    1、开场我的故事 2、生孩子是为了什么?引发家长思考 3、孩子怎样才能拥有抗挫折的能力?你敢让孩子体验吗? 4、孩...

  • 083.听孩子心里的声音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哭闹表现得很烦恼,甚至暴躁不安。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有的家长会安慰孩子说别哭了;有一些家长会对孩...

  • 观《小妇人》有感

    看过纸质书,也看过老版,虽说表现方式不一样,但有一点却不变,每次看,我都哭了。也许你会觉得我泪点太低,太过于矫情,...

  • 内容过于真实,谨慎阅读

    成年人世界里,必须读懂这几句话: 1、 不要相信所有的“一视同仁”,中国人的人情世故里,不会有绝对公平。本来公...

  • 孩子在报复你,你接得住吗?

    电话家访时老师和家长说孩子孩子最近课堂表现有点松懈,几次作业没有写。之后家长和孩子讨论学习的事情,并训斥孩子作业为...

  • 2018.9.30八班轶事

    今天是家长第一次来到课堂,亲身感受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老实说,今天孩子们表现一般,他们有更多更好的时候,...

  • 357班作业盘点(一)

    各位家长,昨晚作业内容少,而且都是课堂上讲过的,可是孩子们的作业却是天壤之别。请看—— 问题作业 具体表现:1.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容过于真实!孩子课堂表现曝光,看过的家长都说“准哭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uc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