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名篇🌍简友广场
因为崇拜,周星驰活成了李小龙的模样!

因为崇拜,周星驰活成了李小龙的模样!

作者: 小辞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6:32 被阅读302次

一年一影帝

百年周星驰

1962年6月22日,

一位男孩在香港九龙

一户贫穷的周姓人家哇哇落地,

广州师范大学毕业的

妈妈引用《滕王阁序》中的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为他取名:星驰。



1、

这个家庭一穷二白,

五口人挤一间木板房,睡上下铺,

偶尔吃顿豉油捞饭,就是天下美味了。

但父亲依然风流成性,

还在电影院被他和妈妈一起撞破。

7岁时,妈妈终于不能忍受,提出离婚,

从此妈妈一个人打三份工,拉扯照顾三姐弟,

日子清苦可想而知。

有一次,周星驰看中一个玩具,

死缠着妈妈要,被拒后,偷妈妈50元去买,

他后来回忆:妈妈回家到处乱找、乱跑。

最后反复审问我、打我,我就是坚决不承认,

到最后,她真的以为是自己弄丢了,自责了很久。

那时一家人住在穷人区,

他常常趴在窗边,

观察来来往往为生计忙碌的人们,

他们的贫苦,和自己一样。

这为后来他电影中那些优秀的市井细节

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但照此下去,

他的命运也终将只能成为一名屌丝。

然而,他“认识”了李小龙……



2、

九岁时,

周星驰跟妈妈在电影院看了《唐山大兄》,

被主角凌厉的招式、卓绝的身姿吸引。

电影结束后,他对妈妈说:

我要成为李小龙那样的功夫明星。

妈妈说:

你就省省吧!


他却开始苦练各种功夫,

最热衷的是“铁砂掌”,

把手在炒热的黄豆里反复的插,

直到手上起的茧子像老人,被妈妈喝止;

在学校里扬言

武功是自己的强项,

想在学校开班收徒,

校长先是来一个

“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然后指着大门叫他“出去”;

妈妈嘴上给他泼冷水,

却在行动上支持儿子。

妈妈给他买了个沙袋,

狭窄的家放不下,

就高高挂在吃饭桌上面,

一家人平时吃饭就在沙袋底下,

周星驰常常在席间不好好吃饭,

模仿李小龙猛打沙袋,令妈妈很生气。

他阅读研究大量有关李小龙的资料,

和同学乐此不疲地谈论李小龙。

随着对李小龙事迹更多的了解,

他更加佩服这位把中华武术推向世界的人物,

并希望能跟偶像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后,李小龙成了周星驰毕生的偶像,

他后来的电影中,无数镜头都在向这位偶像致敬。

在周星驰心中,李小龙不只是一个明星,

更是一个武术大家,一个完美的偶像,

在他身上学到的不只是功夫,更有生活哲理。

周星驰评价李小龙:

他有眼光、有毅力,

看准一件事,投入兴趣,便勇往直前。

一生人能够成功做一件事,已经很好了!

视频:周星驰有一个师傅,他叫李小龙!

以心中的英雄为榜样,

披荆斩棘,努力向前,

——这才是崇拜偶像的意义所在。

如周星驰。



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激励他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才是真正的偶像。

如李小龙。



这才是偶像和粉丝最正能量的打开方式!




3、

中学毕业后,

周星驰干过茶楼跑堂,做过电子厂工人,

结识了做销售的梁朝伟,

梁朝伟嫌自己的工作挣钱少没面子,

周星驰就鼓动梁朝伟一起报考TVB演艺训练班。

面试时,一场苦情戏,竟被周星驰演得异常搞笑。

结果,录取了梁朝伟,他却落榜了。

心情沮丧的周星驰又连考3次

历经两年才考进,

却被安排做了六年儿童节目,

还被报纸批:“主持都这么烂,怎能做演员。”

他就把报纸剪下来,贴在墙上刺激自己。

其间,他不停跑龙套并要求自己要做得更好。

最广为流传的段子是,

周星驰在83版《射雕英雄传》跑龙套,

演一个宋兵乙,被杨康送给梅超风练功,

惨死在九阴白骨爪之下。

周星驰跟导演提出

能不能让他举手挡一下再死,

导演说太浪费时间,没搭理他。

最后,在被打死的瞬间,他“啊”的喊了一声,

一秒不到的瞬间,他说自己是有表现的。



就像《喜剧之王》

这部带有他自传色彩的电影中,

那个“死跑龙套”的,虽是虚构,

但那句“我其实是个演员”却是他真正的内心。




4、

1988年的一晚,周星驰去Disco舞厅玩,

碰到当时的电影大导演李修贤,

李修贤认出这个年轻人

曾在《生命之旅》中与万梓良演过对手戏,

就问他有没有兴趣试试自己新开的一部电影,

周星驰高兴地答应了,一试镜就通过,

这部电影就是《霹雳先锋》,

它让周星驰一举夺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拿到金马奖后,

周星驰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做演员,

连续出演《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两部,

并且开始跟吴孟达合作,展现无厘头天分。

1990年,周星驰凭借《一本漫画闯天涯》

确立了无厘头表演风格;

同年,主演《赌圣》打破香港地区票房纪录;

1991年,主演《逃学威龙》,

再次打破香港地区票房纪录;

1995年,凭借《大话西游》

奠定其在华语影坛的地位; 

1999年,自导自演《喜剧之王》

获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2002年,凭借《少林足球》

获得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

2005年,凭借《功夫》

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2008年,自导自演《长江7号》

获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2013年,执导《西游·降魔篇》,

以2.18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打破华语电影在全球的票房纪录;

2016年,担任《美人鱼》导演、编剧、制作人,

以超过33亿元的票房创下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纪录。


经过不懈努力

无厘头动作喜剧推向巅峰,

成就今天的“喜剧之王”,

周星驰为自己的初心

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5、

戏不惊人死不休,

用来形容周星驰

拍电影的认真劲很贴切,

他这份认真令同行又苦恼又敬佩。

当演员的时候,

对自己拍过的

戏份不满意,要求重拍,

觉得戏份不够搞笑,

直接对导演“发难”:

你觉得这样好笑吗?

气得李修贤

指着他的鼻子骂:

演戏又不是力气活,

你干嘛像条狗一样卖力?


——这就是后来《大话西游》中

“他看起来像一条狗”的出处。

当了导演之后,

为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让演员演十几遍是常事,

《西游·降魔篇》中有一段舞戏,

文章拍了五六十遍才过关。

有一次,周星驰坐在

监视器前看龅牙珍拍戏,

重来了好几遍,一直不是很到位。

他倏地站起来,大步冲到龅牙珍面前,

盯着龅牙珍,一字一顿地说了一句:

“如果杀人不需要负责,我现在就想杀死你。”

媒体报道中洪金宝更是说周星驰:

“不要只当自己是人,其他的都是狗!”


近几年,

香港媒体开始炮轰周星驰,

似乎他做的所有事,都是不对的:

片场暴君,忘恩负义,孤僻、无情无义、怪人……

黄秋生说了句公道话:

“你只见到这么多人说他不好时,

却看到他有出来说别人一句吗?”

所谓的苛刻,

不过是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偏执罢了。

他曾说:

有人问我这么坚持就这么一点点东西,

有这个需要吗?

但我还是觉得有需要。

因为好一点就是好一点点。


正因这种对完美的追求,

一部又一部令人捧腹又

热泪盈眶的作品诞生了,

在他的电影中,

每一个角色的演绎单拿出来,

都是主角级的演技,

个性鲜明,生动传神。

不是周星驰,谁能做到?!



 6、

周星驰的电影,

渗透着他整个生命历程

以及全部的才华和梦想。

《功夫》里搭建的猪笼城寨,

是他幼时家的模样,

《长江七号》里打蟑螂的片段,

是他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

穿着一双脚趾头都跑出来的破鞋,

在大街人来人往中行走,

都混到捡垃圾了,还说:

捡垃圾只是我的表面工作,

其实我真正的身份是一名研究僧;


两只穷光蛋蹲在灯火辉煌的街头,

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个世界,满街都是钱,遍地都是女人,

谁能够下决心就可以争得赢,

谁能够把握机会就能出人头地。

现在机会来了,

狠下心杀个人正式加入斧头帮,

钱和女人就全都有了,

千万别像这些臭要饭的,

你看,没一个上进的,混吃等死。

看什么,四眼仔?再看打爆你的眼镜……


周星驰电影的表现方式

一个无厘头,一个极端,

《喜剧之王》有一段插曲:

屎 我是一坨屎

命比蚁便宜 

你坐奔驰 我挖鼻屎

自知到死也难改

你可以说太低俗,

但并不影响许多人潸然泪下!

那个“死跑龙套的”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可他想当演员啊。

现实好残酷,

愿望一次次落空,

不被认可,被人轻践,

觉得自己毫无用处,

悲从中来

——他只想通过这个比喻,

告诉人们:他整个生活状态

有多糟糕,他对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失望!

而周星驰电影的内涵,

几乎都与初心、梦想有关。

人物纯粹,简单,赤子之心犹在。


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忘初心,

如何在这个凉薄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周星驰在电影中给出了答案:

黄莲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周星驰电影为

失意人造了一个个英雄梦,

小人物通过努力也可以逆袭,

他们在这些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笑过之后,自己并不丰足的

人生也得到一丝慰藉和鼓励。

其中最为励志的应当是

《喜剧之王》《少林足球》了,

都是穷苦潦倒的年轻人,

心怀梦想,逆袭成功的故事。

《喜剧之王》

令人潸然泪下的一幕,

永远的经典“我养你呀”:

在《少林足球》中,

周星驰扮演的大力金刚腿说:

我心中的那团火是不会熄灭滴。

那团火是什么呢?

直到影片高潮部分,

周星驰和赵薇踢进最后一球之前,

在周星驰展现的笑容中,才明白:

那团火,是信念,是渴望,

是一种能带人挣脱一切、超越平凡的力量。


一般喜剧是为了逗你笑,而周星驰,

让你笑着笑着,不知怎么的就哭了。

周氏的无厘头,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搞笑,

每个故事,台词,动作,都有其内涵。

无人能模仿,只此一家,独霸整整一个时代。



7、

把一件事做一辈子,是执着。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是本事。

周星驰把这两件事都做了,

这就是王者与青铜的区别。

然而把电影做得

如此优秀的人,却一直单身。

打开百度搜索周星驰,

赫然见到关系一项写着:

前女友莫文蔚,前女友朱茵,前女友罗慧娟。

据说他最爱的人是朱茵,

朱茵在《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中,

每次与周星驰对戏,

那神态表情被认为不是在演戏,

而是恋爱小女人对爱人的真情流露。

然而,左不过是一场梦,

最爱的她已在别人怀里笑靥如花。

那些都是陈年旧事了,

近年来没有半点关于他的桃色绯闻,

他大半生的心思和精力都献给了电影事业。

或许一生太忙,

以致错过了许多美好姻缘。

从柴静的采访中能看出,

周星驰对婚姻多多少少还有一丝期盼,

才会说:如果可以时间可以重来,

我不要这么忙、我现在50岁了还有机会吗?

《西游降魔》那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成了周星驰一生的情结。



8、

人们常常会把周星驰

和他塑造的小人物重叠。

他们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

每天只为三餐卑微劳碌,

看着这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然而,人生来就有企盼,

梦想是他们心底的秘密和慰籍,

让他们在苦日子里活得有奔头,有希望。

就像《少林足球》里这些场面:

何炅曾说过一段关于梦想的话:

你可以理解为:

梦想分为两种,

一种是披荆斩棘也要实现的,

一种是放在心上永远心存希冀的。

正如曾畅销全球的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

水晶店老板对少年说的话:

你和我不同,

因为你希望实现你的梦想,

而我只是想保有麦加的梦想。

因为麦加是

支撑我活下去的希望,

使我能忍受平庸的岁月,

忍受橱柜里那些不会说话的水晶,

忍受那间糟糕透顶的

餐厅里的午饭和晚饭。

我害怕实现我的梦想,

实现之后,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并非所有的人,

都以一样的方式对待梦想。

但梦想注定

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愿所有人都能在

这场旅行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比小说精彩,比影视剧还有趣!

关注公众号:白色罂粟

正史、八卦,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文为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通知本人,并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为崇拜,周星驰活成了李小龙的模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w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