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犀道人闭起眼睛,轻握一心法师的桃源珠,默念咒语,飞进了桃源珠内。
她起先觉得桃源珠里的世界,朦胧一片,好像蒙着一层薄薄的清纱,又似隔着一帘静静的雨雾。
这是一心法师用内丹炼成的一方天地,可以吸收山川湖泊,楼台庭院和芸芸众生,有些景色虽是一心法师记忆中留存的幻像,却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桃源珠里的天地与外界相同,有着时间的存在,一样的时光流逝,一样的岁月穿梭,唯一不同的是,时间流逝的长度基本不变,周而复始,由炼珠者心底深处的意愿而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在桃源珠的世界,历史,总是不断的重复。
随着神魂中记忆的指引,灵犀道人寻找着自己熟悉的味道,飘到了日思夜想的灵龙山。
她缓缓睁开眼睛,从天空中打量着灵龙山。百年之前,灵龙山上只有间还未废弃的草庐,金色的稻草覆盖着屋顶,闪着微弱的光,风中的梧桐微微摇晃枝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天上的大雁在晚霞中飞翔,轻声鸣叫。
不过是天地一隅,又好似沧海桑田。
已近傍晚,他坐在草庐的石桌前,安静地翻看着道书,仿佛她从未曾因为争吵而离开过,又仿佛她的离开,不过是永恒岁月中渺小的瞬间。
此时的一心法师,还是一副书生打扮,身穿白青色长衣、洒脱而出尘,乌黑的长发梳着整齐的发髻,清秀的面容在夕阳里显得青涩俊秀,他翻动着面前的道书,神情专注,仿佛世间一切都不如眼前的这本书重要一般。
日出日落,时光荏苒。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石桌前,翻看古书,抬头望天,低头思考,吞雾吐气,打坐修丹。
云起云落,云卷云舒,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
大道至简,无味而寡淡,不过是日夜修练。
桃源珠内,灵龙山的山脉向着四方绵延,清澈的小溪缓缓流过桃花盛开的山间溪谷。
一心法师望着古老而神秘的道书沉思,偶尔会从袖间抽出那根碧绿萃雅的玉笛,这是由灵犀道人身上的一块龙鳞磨制而成。
他轻轻抚摸玉笛上的笛孔,想起当年灵犀喝醉后趴在自己身上的情景,不禁露出会心的笑容。
当年一白一青两条灵龙,尚未修成人形时,就以兄妹相称,义结金兰。修成人身之时,各从自己身上卸下一块龙鳞,制成了白箫和绿笛,互赠彼此,只要白箫绿笛尚能吹奏,便预示二人无性命之忧,就算分散在天涯海角,也不过是咫尺人间。
除了修炼之外,每日夜晚,不管刮风下雨,一心一定会挑着两个水桶,步行至灵龙山峰顶的“太极井泉”处,从井眼里打出两桶清澈的井水,挑着井水进入后山一隐蔽的山洞。
这“太极井泉”相传是当年三清道祖李仙人尚未飞升羽化时开凿而成,李仙人修成正果时,随手将半杯还未喝完的清茶倒进这“太极井泉”的井眼处,让这口井水沾染了仙气。这井里的井水不仅甘甜无比,而且带有灵气,可以延年益寿,去除百病。
特别是到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倘若月光能照进这井里,这井水会映化出月亮中桂花树开满黄色花朵,胖硕的月熊追逐白玉鹿的幻影,如梦似幻,令人神往。
若是山间野兽此时喝了这“太极井泉”里的泉水,便会有了灵性,生出慧根,机缘巧合,也可修道成仙或幻化为怪。
灵犀道人的神魂飘在空中,见这桃源珠里的一心法师每日夜晚往返于“太极井泉”和山洞之中,终于按不住好奇,随着一心进入了这山洞。
进入山洞后,隐隐听见滴水的声音。洞里很黑,四面都是钟乳石,水滴顺着钟乳石滴下来,滴在地上。钟乳石的形状千奇百怪,有些像海鱼,有些像猛虎,还有些像青翠欲滴的绿竹。
一心挑着水,在洞里缓步前行,并不着急,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来到洞里一石阶处,顺着石阶往上走,越过石阶,出了山洞,原来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四周悬岩峭壁的山谷,谷内绿藤四布,野花丛生,老树枝繁叶茂,蝴蝶飘飘起舞,宛如仙境。在山谷不起眼处,栽着两株有半人高的碧绿植物,一大一小,如玉雕而成,隐隐发光,周身被一股若隐若现的雾气遮挡,正是当年仙人赠予一心的那两株“太微紫麻”。
只见一心法师轻轻放下水桶,右手轻挥,拂去了他设置的雾阵,弯下腰,用水瓢将水桶里的“太极井泉”水缓缓倒在这两株“太微紫麻”上,神情专注,好似在抚慰婴儿一般。
说也奇怪,每次将水倒在这两株“太微紫麻”身上时,其中较大的那株会轻轻摇晃,似乎在感谢一心法师。
一心法师对这株较大的“太微紫麻”也更加关心,偶尔会轻轻抚摸它柔软而巨大的绿叶,顺着绿叶的根茎往上摸,一直摸到绿叶的边缘,无聊时他会用手指轻轻逗弄绿叶的叶尖,让绿叶随着手指的节奏晃动。
“仙人说你们已经有了灵智,平时用之不仁,除非是万不得已时才可使用,否则会损耗修为,毁坏内丹。”一心法师经常摸着叶子自言自语:“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用之不仁,即使再如何万不得已,不也不能用。难道到了万不得已时,牺牲你们就算仁义吗。算了,多想无益,到时再说吧。为了你们,我还和灵犀都闹翻了,不知道她如今在何处,是否有继续修道。”
用“太极井泉”浇灌完这两株“太微紫麻”后,一心法师会坐到离它们不远的一块巨石处,从袖中抽出灵犀道人送给自己的碧绿玉笛,伴着月色,吹起笛子。
那笛声如流水般穿过山谷中五彩野花,绿色萝藤,顺着枯老古树,爬上陡峭悬崖,呜咽咽,悠悠渺渺,似乎在倾听,在期待,在彷徨,在诉说一段无法言语令人惆怅的思念。
夜幕已然降临,奔跑着月熊和白玉鹿的月亮挂在天边,轻轻用月光抚慰着寂寥苍翠,默默无言的山谷。繁星点点,犹如顽皮的孩子,对着山谷中吹着笛子的他眨弄着眼睛。
清风徐来,吹乱了他的青色衣裳和乌黑长发,他放下玉笛,轻轻拂去遮住眼睑的头发,仰头望着山谷之上夜空之中璀璨夺目奔腾不息的银河,无声地叹了口气,低下头把玉笛收进袖中,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挑起水桶,往草庐走去。
大道不和,惟有寂寞。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