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四十不惑。
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但一直在追求“活得明白”。
从原先的“非黑即白”,
逐渐走向“中庸平衡”;
从曾经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困惑,
逐渐走向“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豁然。
我整理了这些年渐渐明白的十则“思维”或“原则”,
合称为“人生相对论”,分享给大家,欢迎拍砖吐槽。
本文分享第一则:“选择思维”。
1
很多人会抱怨生活中的“不得已”。
因为工作忙碌,不得不放弃一堂难得的线下课。
因为要陪伴孩子写作业,牺牲锻炼身体的时间。
因为朋友打牌三缺一,拒绝和女朋友一起看电影。
然而,真相是,
这世间大部分的事,你都是有“选择”的。
选择,源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判断。
你是更看重事业,还是个人的成长?
你是更看重亲情,还是自己的健康?
你是更看重友情,还是发展的爱情?
无谓对错。
2
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自己有“选择”的能力,
被迫“被选择”,成为时间或他人的“奴隶”。于是,“感觉”自己被各种压力裹挟,充满了无奈与无力。
当然,既然是“选择”,就有取舍,就有放弃。
所以,你需要时刻清楚的意识到:
什么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
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这些重大的问题前,认真的思考,并做出最佳的选择。
3
即便是面对自己真正无法控制的事情,
你依然是有所“选择”的。
面对别人的误解,你可以选择愤怒,也可以选择辩解,也可以选择一笑了之。
面对意外的事故,你可以选择眼泪,也可以选择怒吼,也可以选择重新振作。
面对社会的不公,你可以选择抱怨,也可以选择顺受,也可以选择凛然面对。
你的选择,就是你的心。
4
还有些情况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比如,上哪所大学?选什么专业?是考研还是工作?是出国发展还是留在国内?
选择太多,也要学会放弃。
既然是选择,就有机会成本,也可能会选错。
我们要为自己做的选择负责,就算错了,这也是一种成长。
5
当然,很多时候,某些事
不只有选项A和选项B,也许还有选择C。
这里推荐一本书:《第三选择》,
它告诉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帮助我们更有智慧、更高明地做出更好的“第三种选择”。
如果我们要获得最可能正确的选择,
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多学习、多与有经验的人沟通,
最终,
成为自己生命的掌握者,
拥有属于自己的选择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