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喜欢老唐的文字,率性、幽默且坦诚!
关注老唐的公众号已久,他发布的文章除了广告,基本上每篇都会看,去年年底老唐在公众号中说出第3本书了《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老唐坦言书里面的内容90%在公众号中零散发布过,但是书本更系统的梳理了老唐20多年的投资经验。
迫不及待!等不了免费的电子版,直接入手纸质书一睹为快!书本中的内容逻辑很清晰,分为三章:第1正确面对股价波动,第2如何估算内在价值,第3企业案例分析。
前两大主题,来源于投资集大成者巴菲特的阐述,巴菲特曾经说过:假如由他在商学院开设投资专业课程,他只会教两本课程:如何面对股价波动,如何估算内在价值。
也许是因为这两年多是读免费的电子书,偶尔读纸质书所以看得格外认真,又或许因为经常在公众号上碎片化的阅读,现在回到书中系统性的学习,所以阅读的时候里面的文字嚼的格外有味!今天这边读书笔记,总结书中的第一章的学习收获!
1、什么是投资
巴菲特的定义:投资是为了在未来更有能力消费而放弃今天的消费。
老唐中翻中的解释:投资的关键是今天的付出在未来为你换来更多的购买力,例如同样是买车,有人买车跑滴滴,赚收入这是投资,有人买奔驰为了谈生意的时候增加自己的分量,以便更有说服力拿下更多的生意这也是投资,而有人买奔驰只为上下班和买菜这就是消费。
2、股票的本质
抛开教科书的定义,穿越到大航海时期,在那个属于冒险家的时代中,一艘船出去、乘风破浪到达异乡,以廉价收购当地的土特产,辗转再回到本地高价卖出商品,以此获利十倍、百倍。高利润的行业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并非每次出去的船,都能平安回来,10艘船出去,总有2-3艘船沉没、或者遇袭!
对利润的追求,常使人想出精秒的方法,10艘船的船主放弃过去单打独斗,每人拥有一艘船的模式,改为每人拥有10艘船的十分之一,过去一家一艘船,船没了就破产了,现在一家拥有10条船的10分之一,即使2-3艘船丢失,大家还能稳定获利。
因此股的概念产生了,船就是企业,股就是企业的一部分。
因为出海一趟很久才回来,有些人着急用钱,希望将手中的股转让出去兑换金钱,为了方便交易,于是就有了“票”。
3、投资是终身大事
巴菲特说:除非你工作在睡觉时候还能为你赚钱,不然你将工作一辈子!(PS:尽管巴菲特睡觉的时候还在赚钱,可是现在88岁了却还是在工作,大概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跳踢踏舞吧)
对于我们普通上班族来说工作是睡前收入,投资是睡后收入,睡后收入越多,我们就越自由。
甲乙两个人,从22岁开始一个存钱、一个投资,假设他们初始本金是1万元,并且每年增加3万元,甲放在余额宝里面,3%的收益,到60岁的时候账户余额有207.5万,乙放进股市投资,假设10%的年化收益,60岁的时候账户余额将有1126.7万。
股市1赚2平7亏,10%的收益有那么好赚吗?
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里米.J.西格尔经典著作《股市长线法宝》中研究了美国1802-2012年的各项资产投资回报比较:
1802年投资1美元到2012年,在股票上的年化收益是8.09%(终值1348万),长期国债5.07%,短期国债4.16%,黄金2.14%.
在中国2015年《中国基金报》刊登过一组数据,从1991年-2014年,扣除通货膨胀之后,股票、黄金、人民币三大资产的年化回报率为:11.2%(深市)、10.1%(沪市)、2.9%(黄金)、—4.1%(人民币)。
之所以股市能取得10%的收益,来源于,从1995-2014年这20年中,我国全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着10% 的增长水平,而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年均大于12%的增长。
我们从股市中赚的钱来源于:1、企业经营所得,2、市场波动赚钱的差价3、企业增发新股或分拆子公司IPO融资。
股市中的股票有几千只,虽然平均回报有10%,但是如果单买一只,对于普通投资来说无异于赌马,可能碰到黑天鹅,本金损失,就像前文讲的航海家船的故事,单只虽然有获利丰厚的诱惑,但是也有本金全无的风险!怎么办呢?
投资指数基金,一只指数基金的背后是几百只股票,例如沪深300,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就意味着同时投资了背后300家上市公司,平摊风险,获取中国企业发展的平均收益。
如果你不满足于10%的平均收益,还想获得15%甚至更高的收益,可以进一步学习,成为伯乐,寻找上市公司中的千里马,并且估算企业当前的价值,因为布有布价,粮有粮价,即使千里马也要估算他一个合理的价格,如果发现当前市场对千里马的报价低于常价或者相近,就值得入手;
具体如何寻找千里马,如何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且看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