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吃饭》听书笔记

《学会吃饭》听书笔记

作者: 凤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9:59 被阅读0次

很多时候,我们的进食都是盲目的,它让人丧失自控,使人吃的更多,享受却更少。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进食,才能更好地避开错误的进食模式。

一、我们进食的原因进食的原因多重多样,懂得区分,才能更好地掌握饮食习惯。它包括以下几个:

1、生理饥饿:饥饿感是身体产生的重要讯息,也是最健康的进食模式。作者说,联结饥饿感,是盲目饮食的最强大的刹车系统。这是一个目的性非常强烈的一个讯息。

2、看到实物:只要看到、想到或听到实物,就会诱发想吃的渴望。这只是单纯的想吃,并没有什么别的进食讯息。

3、记忆:喜欢某种食物,和过去的经验有关。比如,小时候,妈妈做的手工饼。这些都是烙印在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吃的欲望。

4、社交压力:因为身边的人豆豉,所以我们也照做了,比如,和朋友逛街,有人提议吃蛋糕,你怕被说不合群,也点了一份。其实你有一些是不想吃的东西,但是某一些外在的压力给到你,还是不由自主的去做了。

5、想要被安抚:在压力、悲伤、愤怒、焦虑、疲倦等状态下,很多人会把高热量的食物当作自我安抚的工具。

二、我们经常自动化继续进食,以至于超过了饱足感和舒适感。为了避免过量进食,我们要学会察觉饱足感。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方面来做到。

  1、味觉满足感:饥饿时,食物显得特别好吃。没那么饿之后,味觉满足会降低。留意味觉满足感,将帮助我们决定眼前的食物值不值得吃。

  2、腹部饱足感:它不是饥饿感的反向,而是依照所吃的食物重量和体积形成的感受。也就是说,肚子里装的食物越多,慢慢地就会有腹部饱足感。留意它,将帮助我们决定什么时候停止进食。

  3、身体饱足感:开始时,它会提升体力和整体健康感觉。但如果进食过量,这些感觉就会下降。留意身体饱足感,能让我们避免过量进食。

三、开心享受,但不一定要吃完。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很大的良好传统,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或者长辈教育,饭菜不能浪费一定要吃完。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每次吃饭的时候慢慢地吃,每吃一口都感受一下腹部饱足感。用1-10分设定饱足感的话,1分表示一点都不饱,10分表示非常饱,中度饱因人而异,大概是6或7分。吃个8分饱,看看还剩下多少饭菜,下次做的时候是否可以少做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呢?

 

相关文章

  • 《学会吃饭》听书笔记

    很多时候,我们的进食都是盲目的,它让人丧失自控,使人吃的更多,享受却更少。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进食,才能更好地避开错...

  • 听书《学会吃饭》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是看到书名而好奇地想去听听这本书。我是真的很好奇,吃饭还用学? 说到吃,我真的挺羡慕...

  • 《学会吃饭》笔记

    一、大部分人的误区 (一)大部分没有打开味蕾就开始吃,因为胃部滞后反应,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为了不浪费,把剩饭都吃...

  • 《学会吃饭》笔记

    一、吃饭,不那么简单 1、培养正念习惯的几项原则 只有你了解自己的身心需求通过想法和感受了解自己而非惩罚自己没有不...

  • 《学会提问》听书笔记

    本次听书是用的荔枝微课中的老光讲的10节思维转变课的内容,强烈安利。 《学会提问》这本书重点在于介绍怎样获得...

  • 《学会提问 》听书笔记

    【本书金句】 1.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 2.如果找不准作者、演说者的结论,你就...

  • 《学会提问》听书笔记

    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指南 原作名: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

  • 《学会吃饭》开心吃,不一定要吃完

    《学会吃饭》听书有感 为什么吃? ——社交压力吃 ——安抚自己去吃 开心吃,不一定要吃完 发现自己的吃饭情绪模式 ...

  • 听书笔记|学会选择

    当我们能有力地反驳一个观点时,我们对它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当你对所有选项的理解都非常深刻时,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

  • 《学会写作》听书笔记

    今天学习了刘主编的《学会写作》一书,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 1.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要分门别类(收纳整理、时间管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吃饭》听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nn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