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在韩国上映的《毒战》,单从票房上看,就有着不俗的表现,霸占了一段时间的榜首不说,如今依然坚挺在票房榜上。这部电影改编自杜琪峰导演的《毒战》。作为银河映像铁粉的笔者,自然抱有极大的兴趣,一有资源就屁颠屁颠的下下来看了。老实讲,若不是片名挂着《毒战》两个字,经典桥段大概相同,我是怎样都不敢说这电影是改编自《毒战》的。
两边差得也太远了吧。(以下含剧透)
《毒战》韩国版牛头套着马嘴,重点基本跑偏
先来解释前半句。原版《毒战》里,关于队长张雷和罪犯蔡添明的人物背景,影片是只字未提,观众只能从各种细节里大概猜上一二,正因为没了人物铺垫,原版的剧情节奏是比较紧凑的,人物的行动基于双方的身份和立场,似乎也算合理,就像电影一开始就说了:“我是警察,你是毒贩,我是抓你,不是出卖你。”得益于此,原版的所有重点都放在了导演最擅长的冲突双方的互相博弈中。
而到了韩版,故事架构基本没变,还是那个最后现身的二五仔毒枭,还是那个“死也要抓到你”的警察,但你莫名其妙就发现,双方之间的博弈少了很多,却突然插了一大串人物描写。开场15分钟,讲了赵组长线人之死(人物行动的心理铺垫);一个后来证明确实没啥用的伏笔(“8”符号)以及一个纯粹出来补全设定,补完就领盒饭的女干部(这电影里,配角比主角气场足)故事才算正式开始。反派“李先生”在影片中间更是有大段的“自我介绍”,疯狂完善自己的设定。
势挺足,死挺快的线索角色其实这也算韩国犯罪电影的一个特色,揭露人性丑恶,讲述角色故事可是韩国导演的拿手好戏,像《杀人回忆》,《追击者》等同类电影,正是因为人物饱满,立得起来,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剧本,“啪”的一下就成了经典。可惜的是,原版《毒战》的框架却偏偏不适合这么做。毕竟是缉毒,稍一怠慢人罪犯就跑咯,哪来这么多时间给你塑造角色呢?但没办法啊,韩国观众吃这一套啊。怎么办,加呗!于是反派多了一个悲惨的童年,多了一只爱犬“莱卡”,开始思考起了苏格拉底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知道,你是一贩毒的。)结尾的整体意境是到了,但总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大概就是“牛头套着马嘴”的感觉吧。
“我是谁”,主角毕生追寻的问题聊了前半句,再来谈这后半句。为啥我会说重点跑偏了呢。前文提到了,韩版几乎完美保存了原版变装进行交易的经典桥段。在原版里,这一段的紧张刺激,更多体现在正反两个角色之间无形的博弈,基本上没配角什么事。到了韩版,不知道是否有意为之,中国买家的表现也太让人印象深刻了。且不说全片唯一指定的露点镜头就在这一段,单单是陈先生那仿佛cos小丑一样的疯癫演技,就让人感觉不太接地气。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异国他乡的你这也太狂了吧。不过效果确实出来了,要我说是全片最大亮点也不为过。让我在观影时一度出现了“这厮才该是影片boss”的感觉。
这“二人组”倒成了最大亮点而后来,导演确实也为他量身定做了最重头的一段枪战戏。(顺带我一定要吐槽下,为啥中国马仔都是肥肥啊!)这些改动确实精彩,但问题也很明显:大哥你只是配角啊!你看原版这一位,乐呵呵的来,乐呵呵的走。基本上就起到了线索的作用,观众的焦点还是放在正反双方上。到你这可好,又吞眼球,又放狠话,又耍AK,出场篇幅巨大,吸睛量太足,完全盖过了两位主角的风头。反观两位主角,却基本没什么表现。
人物塑造可圈可点,各有千秋
我琢磨着韩国导演其实也看出来了:原版里的毒贩蔡添明不仅是个二五仔,还是个心狠手辣,智商特别高的二五仔。所以在韩版里,导演绞尽脑汁的给“李先生”加设定,也是为了体现出这种狠劲来。前文我也提过了,这种狂加设定的方式也许不那么适合《毒战》快节奏的故事。但韩国导演的这一套还是厉害啊。“李先生”这个反角还真是给塑造起来了。相反,另一男主赵队长的形象却显得单薄了许多。无论是放在韩版里,还是对比原版,这个角色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比较“迷”。
赵震雄演技依然在线特别是最后结局,更让人满头问号。因为如果把整个片子梳理下来,赵队长的这个行动是很不合理的,咋就上门“一对一”了呢,是合作出了友情?前面也看不出来啊;是心有不甘?那干嘛不带队将人抓起来,反而要辞职不干呢。导演构思虽好,可惜没能展现完全。至于“李先生”,那就仁者见仁了。即使有点突兀,但角色本身的塑造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你更喜欢哪种风格。是“李先生”这样操控全局的高智商罪犯,还是蔡添明那种让人看完后才不寒而栗的毒辣小人。一个表,一个里,全凭观众喜好。
原版的蔡添明,彻头彻尾的犯罪分子最后感受
作为银河映像粉丝的我,对于韩版大致上是不满意的。一没了原版里那种宿命感(毒贩撞车进医院恰好碰上缉毒队长,你说巧不巧);二没了黑色幽默(路边撒尿的侦查员,警察凑着吃饭钱);三没了“杜式“”画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毫无个人风格,充斥着各种“韩影流行”元素的电影。心里自是会失望的。若偏要问我:敢情这电影就没好了是吧?
当然不是啦,还有Nai子看啊!
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