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看电视剧《小别离》,三家面临高考的家庭,为了孩子搬到了离学校附近的学区房,成了邻居。
作为闺蜜的宋倩、文洁两个妈妈,在谈及自己家孩子的时候,因为跟孩子发生了一些冲突,在宋倩情绪慢慢的好转的时候 ,也都在反思自己在教育方面做的不太合适的言行。
宋情说,“看到杨杨的妈妈那么喜欢我的女儿,那说明自己家英子还是挺不错的,挺招人喜欢的呀,为什么女儿愿意跟杨杨的妈妈那么的亲近呢,杨杨的妈妈那么的温柔亲切、有气质。大人都喜欢,何况是孩子呢?那说明我自己的脾气和态度是需要调整了。”
然后两位闺蜜回忆起了说,“小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家爸妈没有人家爸妈好,那当自己成为父母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家孩子没有别人好,那是不是说自己家孩子也会有一种感觉:自己的爸妈没有别人好呢?”
我们家长口里经常爱说一句话:“你看谁谁家的孩子,人家怎么就能学的那么好?人家怎么就什么什么那么优秀?人家怎么就那么有出息呢?”
当然我们不否认,每一位家长都是特别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想用这种比较来激励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动力,能投入更多的努力,学习更好、更优秀。但他们可能没有想到,比来比去,只能让孩子更沮丧、更没有自信,更没有动力,甚至还会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跟他们对抗。
那我们换位体验一下,如果说孩子跟您说,“你看人家的爸爸,都做大老板啦,能挣很多很多的钱,又有钱又有地位,你看看你……”“你看谁谁的妈妈,那脸蛋儿,那身材、那皮肤、那气质,跟电影明星似的,你看看你……”那你会不会很开心:孩子这么心疼我、这么爱我,期待我变得更好,我一定要努力、加油啊!”
那可能你都被气坏了,会说:“那人家爸爸好、妈妈好,那你跟他们一家子去吧!”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特质、特点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成长的脚步也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如果真要比的话,那就跟自己比:跟以前的自己比,自己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有哪些相对好的时候呢?那这个时候自己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还有呢?还有呢?那做些什么,可能这个改变就会更多一些?还有呢?还有呢?……
记得一位老师在微课中分享到,他爸爸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家的麦子收得再好,我们也吃不到啊,自己家的麦子再不好,那也是我们的粮食呀,我们干嘛要长别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呢?”
自己家的孩子再不好,那也是我们亲生的呀,语言都是有能量的,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跟孩子交流,决定着他未来的方向。我们正向积极的、肯定的、鼓励的语言,能激发孩子的内在能量、内在动力,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自己的资源,自己做的好的部分,那么孩子也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动力,越来越有自信!
扬长扬长,越扬越长;避短避短,越避越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