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过程,对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说话温尔文雅,孩子对他人也会彬彬有礼;父母若简单粗暴和孩子沟通,孩子也会性情急躁,缺乏耐心;父母若风趣幽默,孩子也会乐观开朗,阳光自信。
朋友的孩子佳宁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却不怎么爱跟父母交流。原来佳宁每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父母总要叮嘱他:千万别骄傲啊,要继续努力啊,等等。
又一次,朋友用这样的语气给佳宁鼓劲的时候,这孩子忍不住回道:每次都这样说,我哪有骄傲了,我连高兴地权利都没有了吗?!说完扭头把自己关在房间不愿出来......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身边大多数人在情感表达上都比较含蓄、内敛。就像佳宁的父母一样,本意是为孩子感到高兴,可往往说出来的话却是在压抑一家人的心情。
取得好成绩,孩子为什么就不能骄傲一下,为什么不能大声说一声:我赢了!父母为什么就不能和孩子一起击掌欢呼,并大声说一声:孩子,你辛苦了,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你真是好样儿的......!
如果佳宁的父母能这样给孩子说话,孩子也一定会感谢父母对自己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也会更加努力,即使偶有退步,也不用大惊小怪,每一种经历,每一次体验,都是成长路上必经之路,哪有什么常胜将军呢。
我们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也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挫折,做孩子强有力的后盾。
有些时候,孩子的不自信、自卑都是大人不经意中造成的。我的一个同学,多年以后,每次想起自己父母的种种做法,都让他耿耿于怀。因为他的父母,从来都没有鼓励和肯定过他,他也不愿和父母有过多交流,总觉得和父母之间有距离感。父母对孩子越苛责,孩子问题会越多。
有很多家长十有八九说不出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对孩子的种种“不是”却能脱口而出。
和孩子平等对话,尊重孩子,做ta的良师益友,锦上添花要及时,雪中送炭更靠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