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4 笔记 05
原文: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注释:
风轮:为大地四轮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世界之成必先立于虚空之上,称为“空轮”,依此空轮而上,生风轮、水轮、金轮,合称“四轮”。
金宝:即金轮。
潬:水中沙滩。
薮:聚集。
译文:
“真觉之体起妄明,遂有晦昧顽空生起,妄明与晦昧之空相待,妄明动摇于内,风大生起于外,从微至著,积成风轮,执持世界,故世界初依风轮而得安立。又因空昧与妄明相待而生动摇,妄明坚执晦昧空体,遂结暗成色,凝成地大质碍之相。那些金宝,都是明觉体上一分坚执而凝结所立的坚碍之相,故有金轮形成,保持国土。坚执妄觉所立的金宝既成,摇动妄明所感的风大又出,风与金相互摩擦而有火光生起,成为变化性。金宝之体明净而生润泽之性,火光上升蒸发金轮,融结而有水轮,含受十方世界。火性上腾,水性下降,二者相交而生发成立坚碍之相。湿的成为巨海,干的成为洲滩。正因为这样,在大海中常有火光升起,洲滩上常有江河流注。水势劣于火,就结为高山;因此,山石相击会产生火花,融化则变成水。土势劣于水,就抽拔而为草木;因此,林木、草丛遇火烧即成土灰,因绞榨则有汁水。这样,妄心与妄境交互作用而发生种种境相,递相为因种,辗转而相生,因为这样的诸种因缘,便形成了异界的相续迁流,成住坏空,终而复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