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医学专家Ilizarov(1921-1992)提出了“张力-应力”(Law of tension stress)法则,即给活体组织持续、稳定的缓慢牵伸,可刺激或激活某些组织细胞的再生和活跃生长。基于该法则的临床应用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已经被应用于糖尿病足临床治疗,大量临床案例证实效果显著,保肢率大大增加,让患者足部组织、血管再生及再通,恢复肢体供血与供氧,促进创面愈合。
广西医科大学花奇凯教授研发的专利产品“胫骨横向骨搬移”构型装置初探基于“张力-应力”法则的“横搬”技术
“张力-应力”法则的神奇之处在于,缓慢持续的牵伸会使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组织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调动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使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同步生长。其生长方式类似胎儿组织,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即控制牵拉的张应力,骨与软组织可再生,简称牵拉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技术或牵拉组织再生技术。
骨搬移是其临床应用的方向之一,分为纵向和横向骨搬移两类,其原理是通过缓慢持续的牵张力刺激,促进局部骨、软组织及血管的再生及再通,改善组织微循环,恢复肢体供血与供氧,促进创面愈合。
Ilizarov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是后 Ilizarov 时的微循环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之一,其既是对显微外科的一种拓展,也是对微血管再生技术的突破;骨搬移技术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时组织微循环得到有效的改善,术后血管造影证实肢体远端形成了丰富的新生血管网。
糖尿病足治疗有新方向 “横搬”效果显著
广西医科大学花奇凯教授在2012年开始研究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2014年探索采用 Ilizarov 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重建微循环治疗糖尿病足,取得突破性临床效果,此后不断进行研究改良。
花奇凯教授向媒体介绍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图片来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网据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资料显示,到2018年初 ,花奇凯教授团队已经治愈超过200位糖尿病足患者,保肢率超过97%。通过定期跟踪回访,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复发率低。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向,切实能让糖尿病足患者免受截肢,极大地改善糖尿病各种并发症。这坚定了花奇凯教授继续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该技术的信心和决心。
花奇凯教授介绍,目前已经在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这套治疗方案的有广西、黑龙江、辽宁、广东、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山西、云南等十多个省份,不过基本上由少数医生开展治疗,尚未形成规模。
在此之前,糖尿病足的治疗非常棘手,血管再通术、转流术、清创手术等治疗效果令人遗憾。糖尿病足创面多样化,有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坏死趾、溃疡以及骨髓炎等,并且常合并脓毒血症,全身与局部的问题互相影响。而最根本的,是糖尿病人的高血糖把血管壁破坏,阻碍血液流通,导致供血不足,创面难以自愈,病发部位会进入感染、坏死的恶性循环。因此传统方法治标不治本,不少患者只能被迫选择截肢作为最终治疗手段,阻断其病程的发展及恶化,保全生命。
“横搬”临床案例分析报告表明成效显著
花奇凯教授于2017年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发表的论文《Ilizarov 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对40例糖尿病足临床案例进行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患者足部溃疡均获得愈合,足部皮温逐步升高、感觉恢复,综合效果良好。本组案例样本按Wagner分级包含了2、3、4级患者,足部溃疡病程从3个月内到6个月以上均包含。
花奇凯教授在论文中提出,胫骨在横向骨搬移的过程中,机械牵张力刺激血管再生,改善了组织微循环,足部溃疡获得血供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而完全修复。该观点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即随着骨搬移距离的增长,肢体周围皮肤及骨膜也会随着被拉长,搬移侧肢体皮肤与对侧相比,皮肤组织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
任重道远 新技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花奇凯教授还有更多思考,如骨窗开口大小和搬移时长、内科治疗和创面处理、多学科协作,如何做到更微创,伤害更小,更快康复,创面处理的其他方式,以及研究揭秘血管重新生长的秘密等等。只有不断的探索、进步,才能让技术更完善更稳定,帮助更多糖尿病足患者,更好地解决糖尿病足这个世界难题。
图:花奇凯教授与其团队在实验室研讨手术开展方案目前,花奇凯教授开展了300多例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临床治疗,其中除了糖尿病足,还有骨髓炎、脉管炎、黑色素瘤、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也留下了非常多宝贵的研究资料和数据。
作为科研路上的“先行者”,花奇凯教授始终以领跑者的姿态,在与业界难题的较量中,把一个个“未知”变成了现实。(何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