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本系列将重点介绍80、90年代童年游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跳房子,也有地方称之为跳飞机,因为它本身的样子就像一架飞机。传说这是一款流传于清朝宫廷的格格间的游戏,后来传入民间,人们也会叫它“跳格格”。这款童年游戏可谓经典,经久不衰,直到今天某些娱乐节目和电影里面依然会出现这个游戏,大概是因为它的简单和有趣。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跳房子都是很受欢迎的。它简单到你可以随便找一个石子,在一块空地上划出一个机器人形状的方格,然后拿上一块硬币就可以玩了。一个人,或者多个人都可以玩。
电影《夺帅》里面出现过跳房子的情节。主角连浩龙和弟弟连浩东深夜在公园里做跳房子的游戏,弟弟回想小时候自己第一次去公园玩,被一群孩子打,而哥哥知道后,一个人将那一群孩子打跑。哥哥也通过小时候的艰难经历试图唤醒现在沉迷于赌博的弟弟,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影片中,看着我们的主角连浩龙(洪金宝扮演)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和也已经人近中年的弟弟一起比赛跳飞机,笨拙的节奏让人发笑,更让人有些心酸,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如酒。在这里,跳房子游戏成为一个很好的依托,帮助影片树立起兄弟二人更深厚的情感。
电影《夺帅》
跳房子的游戏规则也很简单,只是各个地方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同,但这都不会影响大家对这款游戏的喜爱。首先我们要先在地上画好一个“飞机”的图案,这些一个个格子组成的图案,就是一个个“小房子”。“飞机”的结构可能各有不同,但比较经典的要数这种9格式的。在地上画好这个一个“飞机”后,标记好九个数字,作为九间房屋。事先要准备好一个瓦片或者沙包,作为投掷的工具。一般我们小时候都选择瓦片,大小随意,太大扔的时候就很可能压线;太小比较轻,就不好扔。我记得以前我用的是盖房子剩下的瓷砖,砸去边角,做成一个接近圆形模样。那时候像宝贝一样,每天都带在身上,跟宝贝一样,后来我不知道把它扔到哪里去了。

准备好投掷工具,游戏就可以开始了。先通过划拳来决定跳的先后顺序,第一名按照从“1号”到“9号”的顺序,首先从1号开始投掷瓦片,投掷成功后,开始按照顺序跳房子,单列的(如1、2、3、6)必须单腿通过,而双列的则双腿通过,不能停留太久。到达顶部(7、8)后,跳着转身返回原点,9作为屋顶不需要跳,抵达1号时,要记得捡起地上的瓦片,脚不能着地。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踩到线,瓦片也不可以压线,瓦片必须被成功捡起,不能掉下,否则都将终止。成功抵达原点后,继续从2号房间开始投掷瓦片,重复上一次循环,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返回时候都要记得捡起来时候扔的瓦片,然后再返回原地,像1号、2号、3号这样的位置,捡起瓦片的难度就比较大。
随着距离越来越远,扔瓦片扔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当一个玩家一轮(从1到8)结束后,他就有资格给自己“盖房子”了。方法就是转过身背向飞机,向身后扔瓦片,过头顶,除了屋顶的9号之外,瓦片落在几号上,几号就是他的“房子”了。而一旦玩家获得了“一间房子”,别的玩家就不可以再踩在上面了,他只能越过了。因此,玩家只有尽快完成一轮,才能有机会占领重要的位置。像2和3这样的位置一旦被占领,对于其他的玩家来说,游戏难度就比较大了。

如果中途失败,下一轮可以继续在自己失败的房间号接着跳,直到完成一轮就会有一次“盖房子”的机会。而如果“盖房子”没有成功,下一轮继续盖,如果盖到了9号,则重新盖。直到所有的房子都被玩家获得之后,大家再争夺9号,而最终拥有房屋数量最多的玩家就是获胜玩家。
这款童年游戏考验的同样是体力和智力。身体的协调性、爆发力和耐力都很重要,而同样,面对抉择如何选择“房子”对于取胜都至关重要。这款游戏过去很流行,现在也有很多小朋友会玩,将来一定也会很受欢迎!

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