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读《道德经》看到这段话,突然感觉到整个血脉被打通了一样,身心盈满。
这是内在探索至今的“看”——向自己。
是的,同样的一段话,如果向外,它便是在培养我们的“心机与聪明”,如果向自己,它便是在培补我们的生命能量,使我们与自己的天性能量连接。
在“自我”还没有被看到之前,内在的贪欲永远都在“借助”各种方法手段,包括经典来谋取更大的利益。
而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经典,它是在让自己变得聪明,变得更有手段,只为得到更大的利益,但它也是危险的,因为我们永远没有办法领悟那真正的道。
而当我们了解,是自己的“自我”在争强好胜,在争名夺利,是自己的自我在创造那个不满足感,空虚感与无聊感。
是自己的自我给自己带来了无数的痛苦与烦恼的时候,也是真正“看见自己”“调理自己”的时候。那个“微明”会浮现。
是的,我们可以用《道德经》来“治自己”来创造那个更大的价值——当然,这句话也是多余的,因为当我们学会“治自己”的时候,那个价值就已经自动开始浮现了。
“治自己”,就是治自己的自我。的确,生命中的种种问题无不来源于自己自我的造作,但人又不能反对自己的“自我”——因为就连“反对”本身,都还是自我的一个行为——都还是为了获取更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行动。
但人太过于自我的时候,生命一定充满艰难险阻,一定如同噩梦与牢狱一般。看见自我,了解自己,允许自我,尊重自我,不与自己抗争,是化解生命磨难的唯一的途径。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你想要自己的自我收敛,一定是要让(允许)它先打开自己的;你想要它变弱,一定要允许它变强;你想要废除它,一定要允许它昌盛;你想要有效地得到它,一定要允许它是稳定的。
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和自己的自我抗争,我们无法体验到内在的和平,无法体验到生命的丰盛与完整,才会因此而不断地从外在抓取,各种各样的抓取。这种抓取又让我们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聪明,使那个自我不断被强化。
我们变得“刚强”,却越来越空虚。就像鱼儿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池塘,始终将自己的利器是展示与人,我们的能量越来越虚弱,而消耗我们的敌人却越来越多。
当我们认识自己的自我,当我们认识这个“内在的存在”,当我们用对待别人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自我的时候,生命便开始发生改变,那是非常美的发生。生命的气血开始通畅运转。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