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派太极拳提顶吊裆涵胸

武派太极拳提顶吊裆涵胸

作者: 取经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10-04 23:37 被阅读0次

太极拳是一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二静无有不静。意欲通过整体运动,达到能够整体发力之目的。

基于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别重视习拳的质量,基础砸得磁实,才能有好的拳术质量。

俗语云:树从根脚起,水自源处流。武禹襄出身于武弁世家,本人也熟悉弓马武艺,而射箭能否命中与身法之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

武禹襄借鉴了李呈芬《射经》中有关身法要点,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

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条。

各地修炼太极拳术者,虽然各有损益,但基本要求一致。

尤其是武禹襄先生手订的身法八要,不仅被各地武派太极拳传人视为必须遵守之身法要领,对其他太极拳传人及其他武术也都具有指导意义。

为便于太极拳爱好者研习参考,将以上身法要求浅释于下。

(一)提顶

头有提携全身之势,头顶百会穴与档部会阴穴应上下一线贯串,走架打手时,将头颈骨竖起。

头顶百会处若有一线上提,则可领起整个身体如悬空中,神态自然,脊骨拉长,伸缩自如,周身骨节得以节节贯串,圆活灵通。

能提顶,头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头直目正,顶悬身拔,左右旋转,轻灵如意。

头为诸阳之会,精髓之海,任督二脉交会之所,统领一身之气。

提顶有益于气血运行,气血通泰流畅,才会有"满身轻利"之感,始能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做到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灵敏莫测,变化无穷。

(二)吊裆

吊裆系与提顶相对而言,头顶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如有一线串,提顶可携起全身,裆部首先给予配合,犹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绳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

要求胯根松开,臀部自然顺溜,既不前挺,也不后突,裆部松垂,腰肌宽舒,尤如悬吊一般。如此动静做势,轻灵而不漂浮,沉稳而不重滞。

全身产生一种虚实交相运用的弹性,发放时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顶吊裆,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三)涵胸

胸区(胸口和两肩窝)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后缩两肩微向前合,锁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于气沉丹田。

郝月如先生说: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如不能涵胸,气易上涌,影响呼吸通畅,精神紧张,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习者应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相关文章

  • 武派太极拳提顶吊裆涵胸

    太极拳是一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二静无有不静。意欲通过整体运动,达到能够整体发力之目的。 基于这一根本要求,...

  • 继续想锻炼身体

    我如何锻炼身体呢? 1、溜穴、悠裆; 2、按照武式太极拳的要求练习杨式太极拳的拳架。现在可以确定,通行的杨式太极拳...

  • 太极拳练成之后是绣女、病郎?

    看倌:太极拳的圆是为了滑吗? 玄同: 太极拳含胸、虚腋、坐胯、圆裆、抻筋、拔骨……都是在做一件事:做大缸。 做大缸...

  • 武禹襄和他的武式太极拳

    很少人知道武禹襄是谁,一如很少人知道世间还有一门太极拳名曰“武式”。 武式太极拳动作小巧,双手摆动时,往中不划过胸...

  • 太极拳学习之二十三

    太极拳歌诀十二 无题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 束烈下气把裆撑, 胃音开劲两捶争, 五指抓地上弯弓。

  • 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 一、具体内容 1、浑圆桩 2、悠裆、溜穴、易筋经 3、八极小架 4、武式太极拳 5、拉伸 二、基本原则...

  • 2018-03-20

    太极拳的身法主要有九种,就是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裆、溜臀、松腰、抽胯、顶头悬。 第一、为什么要松肩 肩、肘、...

  • 捂裆派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当爹不知下身零件脆。 我儿已经四岁,很庆幸他不再是三岁小孩了,可据我这两年的观察和分析,他...

  • 养生

    1、早晨,正身图和侧身图。 2、上午,浑圆桩15分钟,太极拳10分钟。 3、上午,悠裆,易筋经。 4、下午,悠裆,...

  • 从《内功真经》体悟的站桩粗浅心得

    ●膝盖能感觉到四面大力吗? ●裆有极力向外挣横劲吗? ●胯做到了坚而稳吗? ●胸有上提、肩有下按的感觉吗? ●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派太极拳提顶吊裆涵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gd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