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时差党
埃及行记(上)

埃及行记(上)

作者: 柳叶片片刀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8:02 被阅读222次

      “如梦如幻又如鬼魅似的海市蜃楼,连绵平滑温柔得如同女人酮体的沙丘,迎面如雨似的狂风沙,焦裂的大地,向天空伸长着手臂呼唤嘶叫的仙人掌……”

      饭后,客厅,三个人窝在沙发里诗情画意(发呆)。

      “我知道!这是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大沙漠。”齐齐举手道。

      “我想我定要去一趟,感受下大漠极境的‘意乱神迷’……”我暗自思忖着。

      “今年去非洲。”果敢的张先生一拍既定。

      一个月后,我们登上了飞往开罗的阿联酋航空A380客机。

      尽管三毛的撒哈拉在现今摩洛哥的阿雍城,但当我站在撒哈拉的最东边举起一拨黄沙,看着它们从指缝间一粒粒流走时,红海的风把它们向西面扬起,捎去了我的敬意,我感受到自己真实的融入到了这个世界的历史之中,虽然仅仅作为其中的一颗尘埃。

埃及行记(上)

      满怀着对众神的敬畏、对历史的兴趣,降落在这片充满故事的神秘土地前,我恶补了下古埃及的神话故事和璀璨文明史,不禁感叹古埃及人的无边想象力和惊人创造力。

      话说世界的本初是一汪亘古不灭的水,在水的中央生长出一朵莲花,太阳神拉(Ra)便在其中诞生(这跟中国神话本初是混沌中的一个蛋,盘古在其中孕育有异曲同工之意)。

      拉凭空创造了一对儿女(埃及的神虽然法力无边,但似乎逃脱不了时间和死亡):风与空气之神-舒(shu)和雨神-泰芙努特(Tefnut);风神与雨神结合(这就是法老时代近亲婚配的映射,其实是怕王权旁落吧)生下地神-盖布(Geb)和天神-努特(Nut);盖布与努特结合又生下两儿两女:冥王-欧西里斯(Osiris)、生命女神-伊西斯(Isis)、恶神-塞特(Seth)、死者守护女神-奈芙蒂斯(Nephthys)。

      拉让天与地从圣水中升起,用自己的光辉照耀大地,吩咐空气之神舒将天神努特托起形成拱顶,地神盖特平躺在下盖住大地,便形成了天地。努特每天晚上把太阳从口中吞入,第二天早上从阴门中排出(古埃及人对身体结构的认识也是独树一帜),同法吞咽和重生星星和月亮,如此形成了昼夜。

      这便是埃及庞大的神系中的一支-Heliopolis神系大名鼎鼎的“九柱神创世说”(下图)。

埃及行记(上)

      欧西里斯和伊西斯是一对,赛特和奈芙蒂丝是一对。凭借卓越的领导能力,欧西里斯成为埃及最早的法老,带领埃及从蛮夷走上了文明之路,深受百姓爱戴。

      一次酒后乱性,欧西里斯错把奈芙蒂斯当成老婆伊西斯,一夜夫妻之后著名的死神阿努比斯诞生了(私生子啊,埃及人这伦理纲常…)。被带绿帽的赛特炉火中烧,在一次宴会上拿出一个嵌满宝石的箱子,宣称能够刚好躺进箱子里的人将得到这个宝箱。当欧西里斯一躺进去就被赛特锁死,扔进了尼罗河。从此赛特统治了埃及,伊西斯孤身一人踏上了漫漫寻夫路。经过多年寻找,伊西斯终于找到了装有欧西里斯的木箱并成功将其复活,从此不问政事,在此期间他们的儿子伟大的鹰神荷鲁斯出生了。

埃及行记(上)

      但是好景不长,赛特趁欧西里斯不备,再次杀死了他,并将尸体砍成14块,分别扔到了埃及14个不同地区。带着孩子的伊西斯被囚禁,后幸得智慧之神图特所救,逃出魔爪的伊西斯不得已把荷鲁斯寄养在爱神哈索尔(后来成为荷鲁斯的妻子)处,在妹妹奈芙蒂斯的帮助下又经过数年的寻找,终于找回了欧西里斯尸体的13块,只有生殖器没有找到(这有什么隐喻吗?),阿努比斯用布将尸块包扎起来,并制成了一具木乃伊,伊西斯与奈芙蒂斯合力运用法术使欧西里斯再度复活。此时太阳神拉认为欧西里斯不适合再呆在人间,因此派遣他前往冥界,当了冥王--成为判定人死后灵魂归处的判官,人间的王位依然被塞特强占。

      坚强的伊西斯独自抚育荷鲁斯,尽管不断受到塞特迫害,但在奈芙蒂斯的暗中帮助下,荷鲁斯终于长大成神,(哈姆雷特的剧情上演),经过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后荷鲁斯取得了胜利,从此鹰神荷鲁斯掌管人间,冥王掌管冥界,伊西斯和奈芙蒂斯前往冥界辅助欧西里斯,阿努比斯成为引领人死后去往冥界的死神(在各大神庙和帝王谷的壁画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制作木乃伊的忙碌身影)。

埃及行记(上)

      在大致了解了众神的爱恨情仇之后再看下埃及的粗历史,对于往后参观埃及博物馆很有帮助,不然绝对懵逼。

      埃及历史分为四个时代:

1.法老时代: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332年。从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开始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止分为三十个王朝。其中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最为鼎盛(相当于我国的大唐王朝,可谓世界的中心)。著名的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出现在古王国时期,卡尔纳克神庙始建于中王国时期,万千女性心中的男神拉美西斯二世在新王国时期建造了阿布新贝神庙等诸多宏伟建筑。

2.希腊罗马时代:公元前332年-公元642年。声名远播的埃及艳后与凯撒、安东尼的纠葛就发生在托勒密王朝晚期。

3.阿拉伯时代(伊斯兰时代):公元642年-公元1952年。阿里清真寺和萨拉丁城堡是这个时期伊斯兰建筑的代表。

4.共和国时代(现代):公元1952年至今。1952年纳赛尔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埃及共和国。

埃及行记(上) 埃及行记(上) 埃及行记(上)

      我国最早的朝代-夏建立的时候,胡夫金字塔已经在地球上矗立了五百多年了,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在我大唐盛世开始后,埃及历经多国列强的割据、殖民后最终被阿拉伯人占据,人种也被通婚同化,古埃及的辉煌文明陨落了。

      放下书本,正在庆幸中华民族在同样历经诸国列强的摧残之后仍能守住这份家业,立足世界之林,实属不易呀。

      一抬头发现阿联酋航空A380的机舱穹顶竟然设计了满天星空,会不时闪灭,忽明忽暗,一下子把我带回到小时候稻田边的夏夜时光,还找到了北斗星座,这匠心!后来才知道阿拉伯文化对宇宙星空的特殊崇拜源于上古时代,在埃及的各大神庙天顶上多数刻的都是星空图案,这是天神努特在照护着我们呢。

      楼上是商务舱和头等舱(客机大到分上下两层是什么概念?),除了位置大得离谱外,还设有酒吧、沐浴房、祷告室(在飞机上洗澡可否理解为非得在麦当劳吃肯德基的炸鸡?)。

埃及行记(上)

      从迪拜转机往开罗的航班上,我的邻座是一位浑身上下披满黑纱的埃及女子,包括面纱和头纱,只露出眼睛和双手。从她眼角的皱纹隐约推测在50岁上下,她的声音亲切,眼神柔和,几句寒暄后就没了距离感。她的名字很长,我数了数大概有十多个音节,说了大概半分钟,她解释说后面的依次是她的爸爸、爷爷、曾祖父甚至家族祖先的名字,而我的只有一个音节(显得多么没有历史感啊)。

      飞机餐来了,我有幸观看了她带着面纱吃晚餐的全过程,她把面纱优雅地挽起来一点,仍然不露出下巴,然后从侧面小口地吃,那自然是吃得相当慢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吃得太快了,对着几张饼和各色各样的酱料,还有下图这种叫做dolma的叶子包饭实在不知道搭配。她很耐心地向我示范了几种吃法,还追溯了它们的历史渊源。我们还探讨了头巾的包法、阿拉伯女人生养孩子的苦衷、唯一可以外露的手绘……(手脚并用交流很欢乐,深深察觉学好英语太重要啦)

埃及行记(上)

      四个小时的飞行很快接近尾声,飞机已经盘旋在撒哈拉沙漠的上空了,我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地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果不其然,心跳控制不住地加速了。我默默对自己说:“你的撒哈拉,现在你在它的怀里了!”

埃及行记(上)

      我的埃及向导-大龙,毕业于开罗大学中文系,土生土长埃及人,非虔诚穆斯林(因为他不用一天四次更衣祷告),热爱音乐(喜欢听钢琴曲),中文一级棒!在埃及一路读完私立学校并能毕业于埃及最高学府,还选择了世界上最难的两门语言,一定家境富裕且聪敏勤勉,对于他穷困的同胞很富有同情心,并深深热爱着他的祖国。

      在非洲旅行能遇到说汉语的埃及人,顿时感觉好幸运,因为在埃及全国会说汉族的向导总共两百多人。对于我这个“问题”女士,大龙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耐性,并将“毕生所学”都掏给了我。

埃及行记(上)

      大漠的清晨被初升的太阳染成血色,诡谲异常,原本想象中的烈日酷热被带刀的风沙一扫而空,顿时平添了一份诗意的苍凉。

埃及行记(上)

      几个小时后,我站在了这堆四千年前的坟墓面前,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

      “你睡着了,你会醒来。你死了,你会活过来。”耳边不知何时响起了远古的回声,这是金字塔里传出来的咒文?

埃及行记(上)

      古埃及人认为,死亡不是终点,而是生命新阶段的开始。灵魂由“卡”与“巴”守护,在古埃及文字和艺术中分别表现为一对张开的手臂和一只人头大鸟,人死后卡和身体一起待在坟墓里,巴则飞往欧西里斯的审判厅。在通过审判后,它会回到人身,等待复活。只有用木乃伊完好保存身体的法老才拥有巴和复活的机会。

      你会说那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用信仰控制无知老百姓的手段罢了。但对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中国人来说,直面生死需要勇气,不如活在当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全靠自觉,虔诚一词的境界无法体会。

      适逢周五-埃及人民的法定休假日,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其游客量与平日的长城相比还是冷清了。

埃及行记(上)

      每一块基石都重达2吨以上,从卢克索的海边长途跋涉运来,然后由奴隶依靠绳索、木制滑轮和他们的血肉堆垒而成,这宏伟异常的塔下不知埋了多少苦难的白骨?

埃及行记(上)

      图为嵌有贝壳化石的金字塔基石,足可证明岩石的确来自海边。

埃及行记(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埃及行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kd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