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理者思维来分析我“一周20拆计划”的失败原因

作者: 佐江 | 来源:发表于2016-10-31 12:40 被阅读194次

    一、事件描述:

           最近我在参加重庆拆书帮的30拆计划,只要按要求完成了30拆并且通过总部的审核,就可以加入重庆拆书帮。这个30拆的前面12拆都是“拆书帮”发布的固定内容,后面18拆需要自己找书找段子来拆。前边12拆因为提供了原材料,我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段落中心思想,完成"I",好好回顾过往经验,完成“A1”,最后写下自己以后怎么应用“I”的知识,完成“A2”就OK了。所以拆到第10篇的时候,我认为拆书就是一个十分容易上手的工具,没有引起重视。

           10月23日晚上,30拆微信群的组织长老为了激励大家,宣布只要在10月30日之前完成30拆,就可以获赠一本书。我掐指一算,还有7天时间,我还剩20拆,我只需要每天完成3拆就可以了,即使最近事儿很多【要争取日更(每周5到7篇简书),参加真自由训练营,参加CEO准备和上课】。我觉得自己哪怕耽误两天,每天完成4更也是没问题的,因为前面10拆每拆我也就花了不到20分钟,我想每天拿1个小时来拆书完全没问题,再不济还有周末呢。这一番思索之后,我直接在群里回复“OK,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到昨晚为止,只完成了7拆,而且质量一般。最后,厚着脸皮给组织长老道歉,说自己高估了我的能力和资源,得慢慢来,认真做好每一拆(脸红,无地自容啊)。

    二、用刚学的用管理者思维来分析这次失败。

    1、什么是管理者思维?


    管理者思维的两个模型

    PORT模型:

    目的:拥有管理者思维的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问我的目的什么,这个目的至少应该是长远的价值目标。比如他应该是“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想拥有哪些价值。

    目标:实现这个目的,需要达到哪些标准。比如你的目的是实现财务自由,你的标准是什么?比如你可以选择这样的标准:1、存款3000W以上。2、拥有1套价值500W的自住房产。3、有3套以上供出租的房子,每月租金收入在3W以上。4、掌握一门理财技能,让自己的存款收益率达到12%以上。5、控制自己的开支,让自己(收入—支出)以后的收益率仍然能够跑赢通胀率等等。

    成果: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可以衡量的结果。比如上面的第4条:具体的成果可以是你学会了股权投资,并且5年时间你的收益率都在12%以上。或者是托管给一家保证你的收益率在12%以上的投资机构,并且找到保险机构来承担风险。

    任务:就是要实现这个成果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对上面的成果:1、可以确定这样的任务,学习一门最好的股权投资课程。2、和3个以上的股权投资大牛保持朋友关系,了解最新动向。3、参与多个小的股权投资项目,刻意训练自己的投资能力等等。

    PORT模型,主要是让我们时刻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保证自己没有走偏。

    GROW模型:

    当我们用PORT模型确定了具体的任务之后,可以用GROW模型来将具体的任务细化分解为可以直接操作的步骤。

    目标:完成这个任务的标准是什么。比如我的拆书任务标准是在10月30日之前完成30拆,而且每一拆都要举出实际的例子和下一步行动计划,不能只提抽象的口号。

    现状:目前的客观情况如何。比如10月23日晚上,我的实际情况是:只完成了10拆,还剩20拆,有两拆是给了题目的,有18拆是没有给题目的,扣除上班、睡觉和其他优先级的事情之后,平均每天只有1小时来拆书,有素材时我拆书大概20分钟一篇,没素材时拆书的时间还没有详细评估。

    方案:根据现状和目标的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首先我需要测试自己没有素材时的拆书时间,后来我发现找书来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选择一本书花的平均时间是半小时,拆书花去20多分钟,意味着我1小时只能拆一篇。那么我需要的时间就至少是20个小时,而我可以给出的时间只有7小时,资源不足。资源不足就需要引入资源,比如找拆书帮的元老提供一些拆书的片段(我为了锻炼自己独立拆书的能力,没有选择这个方案。),或者增加时间,减少日更或者真自由等课程的学习时间(因为拆书的优先级暂时靠在后面,我没有选择这个方案),或者降低标准,每天只拆一篇(我是被迫无意识选择了这个方案,并且希望自己周末可以爆发,但是因为早睡的优先级排在了前面,水平也确实不足,没有爆发出来。)最终规划出一套详细的可执行的方案。

    行动:按照方案,找到相关资源,开始行动。

    2、用管理者思维分析我“一周20拆计划的失败”

    首先,我拆书的目的不明确。

    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拆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当时决定加入拆书帮是因为参加了一次线下分享,觉得拆书家很给力,我自己也想成为一个拆书家。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来没有思考过。

    其次,我范了目标手段化的错误。

    前段时间,我读了一些文章知道做事情必须先要明确目标。后来我就想:我拆书的目的是什么,成为拆书家;成为拆书家干什么,成为拆书家可以做分享,锻炼表达能力,增加影响力;为什么要增加影响力和表达能力,我可以给别人带来更多价值,给别人带去价值的同时我自身的价值就提高了,我就成长了。我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终于找到拆书的真谛了。可是我这是一个明显的手段目标化错误。


    手段目标化

    成长就是我为了给拆书赋予一个意义而找出的目的。有可能这个目的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推,这个手段就不一定是最优的了。

    找到成长这个目的之后,我们还要用PORT模型来解剖出具体的任务。很庆幸,提高表达表达能力和影响力是我成长的必备标准。而在表达能力的提升上面我的最优成果是拿到培训资格证(掌握理论知识),参加各种线下线上分享活动(锻炼实战能力)。具体到任务方面,我目前最容易入手的就是拆书帮,因为重庆拆书帮组织的线下活动很给力,并且每周1~2次,对于提升我的分享能力最有帮助。

    虽然经过PORT模型反推过后,拆书对目前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但是更多的手段目标化的例子,反推得到的最优手段可能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比如最近,我们单位有个同事说某某瑜伽馆教的很好,邀请我拼卡去学。我很心动,可是反推回去,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健康,再反推回来,我的客观条件决定我只适合在家附近选择健身房或者在家徒手健身。这样一反推,我就放弃了自己拼卡的冲动,因为那家瑜伽馆我得开车20多分钟才能到。

    再次,我没有严格运用GROW 模型,作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1、目标没找对。

    我的目标应该是加入拆书帮,而不是为了多得一本书,在10月30日之前完成30拆。

    2、现状没认清。

    我没有意识到自己无素材拆书需要一个小时,因此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够,需要资源补充。

    3、没有写下方案。

    我只将一个模糊的方案在大脑里面过了一遍,自以为可行,没有写下来。执行出现问题,也因为没有方案可以对照比较,以为周末加加班就可以搞定。最后被逼只能选择降低标准这个方案。

    4、行动时没有找足资源。

    意识到时间不足,找题材耽误时间的时候。我没有去增加时间,也没有去寻找外部帮助,造成行动受阻,有时候半个小时才选定一个素材,让我很郁闷(想到还有其他事要做,就不想拆了)。

    三、以后怎么做。

    1,平时要用PORT模型制定各种计划。

    2,遇到一件事先用PORT模型来检查其是否是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

    3,确定任务之后,用GROW模型来分析目标现状,确定行动方案。

    这样子,我就能时刻朝价值积累这个核心目的前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采薇1:好详细的目的目标任务分解啊!!!
      • jojohu:运用得非常棒 :+1:
      • 林小侠:我也是高估了自己,没有预估到风险和后面的耗时大大延长,加油!

      本文标题:用管理者思维来分析我“一周20拆计划”的失败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ou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