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诗中国经典古诗词简书-论文
文学与历史,我从此坚持写作

文学与历史,我从此坚持写作

作者: RedGecko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22:53 被阅读0次

    前言

    2019年末,受公司 “成长学院” 邀请,为全员写稿。希望大家看后有所收获,同时又能激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一个 “用代码改变世界” 的科技公司,全员阅读需要更普适的切入点,让人看似都懂,而又读有所得。所以选 《文学与历史》为题而作,得此文共享赏之。

    鉴于本人文笔还不成熟,文中或有不当之处,还请看官予以指正,或有建议,愿闻其详,共同作之,改之!

    目录

    第一节 先秦
    第二节 秦
    第三节 汉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
    第五节 唐
    第六节 宋
    第七节 元
    第八节 明
    第九节 清
    第十章 近现代

    开篇

    谈及文学,我们并不陌生。从烦恼识字到百年孤独,终其一生都在接触文学,但论到文学到底为何物,却未必有几人说的清楚,所幸这不重要,我们会绕过此节,避而聊聊文学作品。正如音乐以音符为载体,文学则以文字为媒介。乐曲是一段好听的声音,类比之,文学作品便是一段优美的文字。文学的美好,你我都应追寻,莫要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所读之书,便是文学精华。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于你我,裨益有三则:

    其一,塑造思想。读一本好书,如交一益友。文学作品通过写作手法,表达社会的一些共同基本准则,如正直、忠勇等,也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如爱情、友情、亲情等,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追求。它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我们的心灵,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其二,传承经验。文学作品是真实世界的影射,书中人事草木都在生活中有迹可循。经验传承便也是那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文字最原始的存在意义,莫过于此。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晓天下事。故文人墨客常爱诗词歌赋,伟人大能多喜经史子集,是为其因。

    其三,提高修养。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先天之资,相差无几,然后天修养各有不同,是谓有何修,便有何养。当看到湖光山色时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非脱口而出说“我去,好多鸟”;当知心爱人互诉情殇时会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非“我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让人瘆得慌。正所谓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学这门语言艺术,其范畴极广极深。题材上可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地域上也可分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时间上亦可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科幻文学等。文学作品如烟波浩瀚,数不知其几多,更有历代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实不敢侈谈,仅以有涯之身,追古溯今,取大江数瓢,窥沧海几粟,与诸君分享。

    第一节 先秦

    春秋五百载,割据又分裂。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术流派众多,以儒,道,墨,法四家为最。因汉武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历数千年,行至今日仍犹盛不衰。儒家尊孔子为祖师,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崇尚中庸和谐。

    孔子首创私教学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倦,诲人不倦”,并总结实践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政治提倡“仁者爱人”,施仁政,劝君王克己复礼。同时主张“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均应实副其“名”,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理念,古之大同世界,首创于此。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又曰:“三军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为语录体文摘,整理孔子及弟子言行为册。今更节选论语十二则入课本,教授千年治学为政的哲学精要。

    孔子五十而知易,喜之,参作《十翼》,也称《易传》。后世所知易经卦象爻辞,多出自于此。乾卦九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六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参易,悟透乾坤天下事,道尽阴阳世故情,终抛却繁复,礼教天下,以德育人。

    孟子上承孔子,发扬其德治思想,其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由此而来。孟子规范道德为四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其立意在人。而今以人为本的时政,正是一脉相承。

    第二节 秦

    嬴政即位于秦,大势兼并,统灭六国,又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中国版图大定。秦王自诩功高三皇,德过五帝,自称始皇帝。然秦仅传三世,享国十五年。秦连年战乱,政局初定,百姓困苦以致国运较短,文学不发达。现有“秦世无文”之说,实不敢苟同。

    秦相吕不韦,曾“布咸阳之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一掷千金著《吕氏春秋》,其典故“奇货可居”更是让人津津乐道。鲁迅读《谏逐客书》,有“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书中李斯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名其德。”

    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是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同时统一历史。颁布诏令,仅许秦国历史记载,其余文稿尽焚之,儒有异论者,捉之活埋,史称“焚书坑儒”。秦王暴政专权,滥用刑罚,劳役六国军民,外筑长城,内修宫殿,致悲歌四起,民怨沸腾。《汉书》说,“长城之歌,至今未绝”。有项羽怒烧阿房宫,大火三月未熄,闻之让人叹惋解气。又有孟姜女哭长城,听之使人悲愤交加。

    始皇崩,胡亥昏庸,横征暴敛比其父有过而无不及。陈胜吴广向天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后各路势力揭竿而起。巨鹿一战,项羽以少胜多,全歼秦军大捷。秦亡。

    第三节 汉

    “老夫聊发少年狂,楚河两岸用兵忙。待我小卒把河过,看你老将哪里藏。”每见小区门口爷孙蹲弈,老爷子须发声张,气势犹在,可惜每终落败。如此,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不亦乐乎!为楚河汉界而争者,未必都是对弈棋手,还有项羽和刘邦。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身陷重围。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知大势已去,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用楚歌“兮”字体,感情真挚,悲凉无奈。项羽一世英雄穷途谢幕,独留千古恨事。

    反观刘邦,虽称痞子英雄,也有胸怀天下之时。曾讨伐叛乱,途径沛县,踌躇满志难抑,正值有风起,遂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虽仅三句,足见乾坤胸怀,雄壮阔达而又慷慨伤感。

    项羽失弈出局,刘邦长安称帝,史称西汉。历经“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宣帝时国力盛极。《史记》前无古人,开创传记体史书,鲁迅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其人更提出“泰山鸿毛”的生死观,鼓舞历代伟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迁之本家,司马相如,独占汉赋鳌头,以子虚,上林两赋最为闻名。《子虚赋》设楚国子虚和齐国乌有对话,子虚夸耀楚国云梦泽之大和楚王游猎盛况;乌有先生则赞齐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上林赋》则假亡是公之言,夸赞皇家苑囿,力压齐楚,歌颂皇权之情寓于景观描绘之中。司马相如之赋,辞藻华丽,想象丰富。

    王莽篡位废西汉末帝,后被刘秀统一天下,沿用国号汉,史称东汉,定都洛阳。光武中兴,息兵养民;明章之治,轻徭薄赋。汉和帝大破北匈奴,又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

    东汉许慎,呕血半生所著《说文解字》,贡献不朽,后人称为“字圣”。可惜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在唐遗失,现均为段玉裁等注解版。汉文化流传完整,首功归于秦始皇,然大功则归于许慎。

    东汉后页,帝王多寿短,加之宦官干政,外戚专权,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汉末名人事故家喻户晓,蜀中孔明最为闻名。初出隆中三把火,舌战群儒借东风,后又南平蛮夷擒孟获,北上伐谋扰曹魏。纵然马谡轻狂,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氏也能一曲空城敌怯去。卧龙之能,神鬼莫测几近为妖。但人生得意难长久,怎奈岁月不饶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帐下名将关云长,横刀赴会逞一世孤胆英雄,千里单骑铸千古忠身。君不见时缝祭日,都要给关二爷上香三炷,聊表祖师荫顾之恩。我读三国,麦城终局不再续。

    凉亭煮酒,天下文才唯曹公为最真。曹操挟天子而定北方,民生稍安。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文学修养极高,在帝都邺城聚集文人墨客,文学创作盛极一时。后被称作建安文学,以三曹与建安七子为代表。

    曹操奸雄处事,概不论述,但其文学作品,大气磅礴,觉贯古今。曹军挥师南下,欲灭孙刘联军,战前夜宴众将,操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首《短歌行》,随酒入喉,伴歌而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欲上琼楼摘星辰,独怅高处不胜寒。“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何人还有此胸襟!

    曹植七步成诗,名满天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兄弟相欺最无奈的叹息。曹植政治上不得志,文学上却建树颇多。南朝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洛神赋》的浪漫不输关雎,《白马篇》的羁旅不亚无衣,多为文人骚客所膜拜。

    曹丕文武双全,受禅登基,以魏代汉,谥号文皇帝。其父曹操死后,作《短歌行》,“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物是人非,悲伤不已,自抚筝和歌送别亡父,更表励志践行先父遗命。
    可惜有其父未必有其子,怎耐得司马氏隐而做大。师马昭继其父兄之后,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称其野心,曹魏败落已大势所趋。

    昭之子司马炎,篡魏自立,建晋朝,盖乘其祖司马懿之功,未经血雨腥风,不体民情世故。适逢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皇帝大呼:“何不食肉糜?”,可见其昏庸无能。后八王祸乱,又五胡乱华,使得政权不稳,朝代更替频繁。

    世人皆知潘安貌美,却少有人知其诗赋了得。其有《藉田赋》,称颂晋武帝躬耕之事,词藻清艳,声震朝野,但也因此遭人嫉恨,以致仕途受阻长达十年之久。后被孙秀设计,诬陷其参与夺权叛变,累及家人,夷三代而终。帅又有才,美还得宠,不知低调处事,实为憾事。可见“长得帅死的快,长得丑活的久”一说,自古有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也曾为官,虽愤世嫉俗,但心知进退。其游宦数十载,看尽世态沧桑。“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便是在回忆游宦生涯。时值战乱频繁,政治动荡,更替有常,士族阶层统治腐朽变态,虽爱国之心未泯,却无力施为,遂归隐田园,“怡然自得”。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缘溪行至桃花源,将现实世界与理想生活联系到一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便是美好,百姓所求,何其简单。渔人虽“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求“不足为外人道也”,看似矛盾恰又合情合理。陶之归去来兮,更是声声叹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归去何处,自是人间不值得。
    魏晋痹症累累,南北朝战火连绵,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统治阶级都自身难保,社会底层更是生灵涂炭。佛教乘机发展,教化人们信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佛教之盛行空前。南朝谢灵运,既感报国无门,又不愿隐居田园,遂寄情山水,云游世外,另有诸多文人,选择描绘神仙鬼怪故事,以志怪命题,《搜神记》《拾遗记》均为此间杰作。

    南朝陈后主,名叔宝。为政不足,诗才有余。穷奢极欲,沉湎声色,其荒废朝堂,糜烂后宫,终至国破人亡。在宫中与嫔妃游宴时,曾作《玉树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既是该篇。

    北朝终于后周,政权被外戚杨坚所夺,建立大隋。隋朝处世较短,享国38年。

    第五节 唐

    唐,诗之国度,文化名人不胜枚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至今,唐诗仍是诗之巅峰。
    自高祖李渊定国,其子李世民即位后,改元贞观。太宗广开言路,克己纳谏,采取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完善科举,文教复兴等策略,改革卓有成效。史称“贞观之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是离别,比之前朝少了悲凉,多了激昂。与王子安同为“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时,哪里有此等闲情逸致。

    高宗驾崩,武则天渐掌权称帝,改国号为周,待玄宗即位,政治清明,唐朝进入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王维生逢治世,少时了了,精通诗画,且长以诗作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远近相宜,声色俱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苍凉孤寂,传颂不衰。孟浩然与王维齐名,那首《春晓》,妇孺能诵,言语间天然不觉其巧。又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水诗情跃然笔尖。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王孟虽精彩绝艳,怎奈李杜成仙成圣。青丝成雪将进酒,千金散尽饮金樽,古来圣贤多寂寞,谁人同销万古愁。问君西游何时还,但见悲鸟绕林间,莫问青天蜀道难,剑阁峥嵘守雄关。李太白之洒脱,无人能及其右?人生若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诗圣杜甫观官场凌乱,辗转多地不得意,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却事与愿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尽欢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千古七言,写尽理想主义的现实悲歌。风烛残年,江南又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承载四十年沧桑巨变,写尽五十载盛唐兴衰,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杜甫岁终当年,七言绝律于此。

    晚唐玄宗放纵,安史之乱后,皇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较杜甫之忧国忧民,边塞诗人更悲苦凄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留守军卒天寒地冻难自持,出赛将士更是拓土开疆杀敌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瘦死骆驼比马大,唐王病榻之卧,仍有将士忠勇无畏,更见其盛时模样。

    唐末牛李党争,终不敌治乱大势,盛极转衰,五代十国再入混乱。

    第六节 宋

    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后周帝位改元自立,为避后唐藩镇割据,宦官干政,遂杯酒释兵权,崇文抑武。“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俗谚均出自于此间,重文轻武世风在宋到达顶峰。范仲淹、欧阳修各授牧一方,司马光、王安石更位极人臣。

    宋仁宗年间,内外交困。“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范仲淹上书变法,主推节流策略,重点改革吏制、职田、科举、学校、赋役等。新政触及官僚利益,失败而终。范仲淹此人聪明,预见无果,弃京都而赴边塞守疆,免遭杀身之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游岳阳楼时寄语,激励后世文人入仕,勿忘初心。

    欧阳修拜范仲淹门下,二人亦师亦友,性情相投。时任滁州太守,欧阳修畅卧城郊醉翁亭,与民同乐,传为佳话。偶遇卖油翁,取葫置地,以钱覆其口,杓酌油沥自钱孔入,而钱不湿,问之则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世间但凡奇技淫巧,莫过于此。

    司马光自不必说,少时砸缸,暮时修著《资治通鉴》,名垂千古。王安石拜相变法,意欲富国强兵,虽改革卓有成效,然时弊积蓄日久,历时十五载终无力回天。王安石两次拜相,文才智策丰功伟绩,当之无愧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宋榻之侧,有金虎视,真是既生宋何生金。多有文人投笔从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辛弃疾之志,何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老迈堂前卧,儿孙枕边留,嘱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三曹政治世家,三苏书法巨匠。三苏之首苏轼更是诗学成集,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更有东坡肘子的好厨艺。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过于重文轻武,两度倾覆,皆缘外患。

    第七节 元

    蒙古王朝灭金,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蒙古马上立国,重武轻文,忽必烈曾疑:“汉人惟务课赋吟诗, 将何用焉?”然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游牧民族铁蹄骤顿,也便失锐难行。

    元朝年间,诗文衰微,唯戏曲较为突出,后人常用唐诗,宋词,元曲相称。元戏曲分杂剧和散曲。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均属杂剧范畴。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属韵文诗体。秋思套曲,世人熟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却未必知“游子苦,向谁诉,西风路过去何处。天涯路,可有乡音伴归途”。外强入侵,故乡变他乡,脚下路,步步是天涯,何时觅得家归处!

    元末阶级矛盾加剧,各地战火连篇。元立国98年,以汉役汉,昙花一现,但元曲流传至今。

    第八节 明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立国号大明,汉人推翻外族,重夺天下。明初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力渐盛。明朝正统诗文衰弱,世俗文学昌盛,源于资本主义渐始萌芽,商业外贸活动频繁,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开始肯定人们的生活欲望,肯定人之本性。

    唐伯虎少时以“神童”闻名,十六岁变高中秀才,拜进沈周门下学画,诗画作品受人赏识,位列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然入仕受阻,事涉科场舞弊下狱,后被罢黜为吏,弃之不从,至此放浪形骸,郁郁终生。“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他看穿世事,追寻真自我,“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唐寅江浙同乡王阳明,诗书世家,自幼饱读经书,少时励志当大圣人,然其仕途亦是坎坷,被贬途中仍暗遭截杀,大难不死,于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后立院讲学,终创心学。唐寅王阳明,同是天涯沦落人,心志不同而成就迥异。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所作《石灰吟》,不事雕琢自有浩然正气。杨慎诗书临江仙,大气磅礴,道尽天下人事,悟透治乱始末。

    明朝小说数量很多,大致分为四类。《三国演义》,《杨家将》等属于讲史小说,或为通俗演义,或为英雄传记。其二为神魔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还有《东游记》《南游记》和《北游记》。(今日方知,掩面汗颜)其三为世情小说,《金瓶梅》为此类之最。最后是公案小说,《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龙图公案》等等。

    明晚期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加之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农民起义爆发,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宗室在南方割据,虽建立南明政权,后被清军入关击败,明朝覆灭。

    第九节 清

    清军击败南明政权,后又平三藩、收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代大治,其国力远超汉唐。

    清朝由满人入关,改旗易帜,清初民族主义“遗民诗人”数量众多,其中顾炎武位列其中。“天道有盈虚,智者乘时作。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明表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暗喻清廷已半黄,待自落。他治学严谨,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其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立意影响深远。

    情真意浓清代诗,不输唐宋芳华盛。“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郑板桥咏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龚自珍祭天,“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朝小说也不乏传世之作,且渐由文言文转向白话文,传播甚广。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石玉昆的《三侠五义》都是其中佼佼杰作。近现代多有文人研究红楼,形成”红学“,周汝昌解读红楼梦和刘心武红楼人物原型研究都各有所得,值得关注。

    我们且将美好留与清朝,战乱归于近代。

    第十节 近现代

    清末道光咸丰年始,内有农民起义,外有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国帑外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虎门销烟,缉毒力度极大。同治光绪年间,外强入侵尤有更甚,加速封建政权解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变法以失败告终。武昌起义后,清朝大势已去,末代皇帝终于溥仪。1912年,共和制中华民国成立。这段时期被称近代。其后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被称为现代。

    近现代,血泪成史,二战期间热武绞肉堆山,天朝子民沦为东亚病夫。社会激荡,更有思想变革。《呐喊》《彷徨》让人怯食人血馒头,《繁星》《春水》把春天吵醒,送与国人一盏小桔灯。沈德鸿永不再矛盾,沈岳焕终得以从文。舒庆春用《四世同堂》描写抗战期间《我这一辈子》,徐志摩写《再别康桥》抒发《翡冷翠的一夜》。更有“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巴金老舍钱钟书,田汉冰心叶知秋”,各种学派思潮井喷爆发。

    然古诗词以毛泽东为最,至今数十年,无能出其右者。时诵叹惜,多乎哉不多也!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立橘子洲头,看千山红遍,驻长城内外,望万里雪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后记

    近年来,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工业化成为主流,互联网更是深入生活。多数国人忙于应付生存压力,而与文史渐行渐远,关注当下,对往昔莫不关心。历史如君子,不知而不愠,但人以群居而形成社会,那些历史终究会化作意识形态,伴随你我,延绵给子孙后代,谓之为文化。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着文学。前些年我们爱金庸古龙的武侠,爱琼瑶张爱玲的言情,这些年却多在网文穿越里“仿古镀金”。架空历史,穿越回古代“作威作福”;玄幻魔法,重生在异界血雨腥风;商女宫斗,脱胎为商女后宫斗宠;末世生存,臆想到末世考验人性。等等文题大上热搜,霸榜抢眼。这样的浪潮之巅,仍有学者坚守初衷。刘慈欣力挽狂澜,撑起科幻文学大旗。或许你未曾读过《三体》,却都看过《流浪地球》;不曾读过《赡养上帝》,却可能听说《球形闪电》。用科学的视角展望未来,双目如旺角灯塔,探索未知领域。

    诗词化身鸡汤贴,歌赋传为流行曲。或许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些网文臆字是文学,但多年后,他们仍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与历史,我从此坚持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qf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