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严歌苓的作品,是电影《芳华》热映之前,之后才知道《金陵十三钗》、《天浴》、《归来》、《少女小渔》等都是她的作品。于是开始把她的作品找来看,结果越来越喜欢起来。最近为了写稿子,还特意把《陆犯焉识》又看了一遍。
她的作品,几乎每一句都犀利的不着痕迹,都能让你心里生出共鸣,可以看出来,她在每一句话上都下足了功夫。
读书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严歌苓可以写出这么多深刻的作品?我自己所欠缺是什么?
我把严歌苓的资料看了好几遍,觉得应该是这几点:
一、人生阅历丰富。她的作品里很多故事都是她直接或者间接经历的。像《陆犯焉识》就是以她祖父的故事为角色原形构建的;像《穗子》、《芳华》都是她在部队舞蹈团的亲身经历。她在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中对爱,对自由,对人性的思考变成了深刻的文字,因而她的文字让人觉得很亲近。
二、眼界开阔。她从平民大院到军区舞蹈团,再到定居国外,她的视野变得很开阔。她对国内外的生活都很熟悉。所以她可以写曾经在国内的回忆,国外的乔迁移民的生活状况她也很了解。
三、足够理性和坦荡。虽然经历可能没办法跟严歌苓比,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许尤为欠缺的是,心里不够坦荡。品读严歌苓的文字,你会感觉到,作者一直都是一个冷眼旁观者,她冷静而又敏锐,很多轻描淡写都是不着痕迹的深刻。
她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跳脱时局和国界的限制,跳脱个人的虚荣心和感性,她畅所欲言,把人性鲜活复杂的一面赤裸裸的呈现出来。
这几点或许就是严歌苓作品读起来深刻的原因,也是读者们喜欢她作品的原因。
对于我而言,经历的还是太少了,内心还不够坦荡。写故事的时候,总是畏首畏尾,就像犯错的孩子,想要承认错误以求心安,但是又怕被责难。
对于写作自己还有很大的学习和进步空间,而首先还是要试着放开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