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授的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在荒野中不断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被获救的故事。
我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然后指出本文的体裁,既然是小说,那肯定离不开小说三要素,人物:一个人;环境:荒野;情节:逃生;结局:获救,这样本文的故事梗概就概括了出来。
“从这个人出发到获救,在荒野上肯定会经历各种艰难,同学们合起书,回忆你印象深刻的困难。”
“饥饿。”
“疲惫。”
“寒冷。”
“狼群。”
“沉重的金子。”
“还有孤独,当比尔离开后一个人行走在荒野上肯定是孤独无助的。”
“我觉得还有绝望,饥寒交迫下还有狼群的逼迫下都会绝望。”
“那么概括起来,这些困难可以分为两类,就是身体和精神。身体的折磨显而易见,我们着重分析一下精神困难。大家觉得在精神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有那些?”我继续问道。
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一会儿声音就渐渐低下去了。
“老师,我觉得有比尔,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再见到比尔的尸骨时,饥饿的主人公为什么不去吮吸。”
“非常好的问题,能够有质疑精神是读书所必需的,我们这个问题可以稍微放一下,你来回答比尔的作用是什么?”我看着提问的孩子。
“我觉得比尔死是因为那袋金子,他舍不得扔掉,当那个人看到死去的比尔时,就明白了,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全部的金子。”
“所以比尔认为什么重要?”我引导道。
“金子比生命重要,那个人是看到悲剧后才明白,生命比金子重要。”
“那么比尔在这儿就是起到教训的作用了,让那个人明白了:当生命结束了,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也突出了本文的中心。那比尔离开后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前进的动力吧,那个人幻想比尔在前面等着他,所以更有动力前行。”
“那当发现比尔死亡后,他的动力变成了什么?”
“对生的渴望。”
“是呢,所以我们也经常把前进的动力寄托在父母,老师,朋友身上,在短暂的一段时间也曾为了这些动力而前行,但他们终有一天会消失,会离开我们,像比尔一样,直到一天你才会豁然明白自己才是陪伴自己最久的那个人,也是最踏实的存在。”
“那比尔没有离开前,他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彼此依靠,互相帮助。”
重新梳理一下比尔所扮演的角色就会发现,我们在人生的某一阶段,会有一个人陪伴着我们,后来渐行渐远了,我们渴望追上他们的脚步,到后来才发现前行的路上不过自己一人罢了,能够与生命中的艰难困苦抗争的只有自己。
“那大家会报复与我们渐行渐远的这些曾亲密的人,会吸他们的骨头吗?”
“不会。”
孩子们的脸上似懂非懂,他们经历过一些分别,但不够彻底,还有最亲近的人可以依赖,终有一天,需要自己独立前行的。所以那个人删繁就简,舍弃了身上一切无关的东西开始目标坚定一路前行。
“那么他接下来碰到了什么呢?”
“病狼。”
“病狼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督促他一路前行。”
“你死我活的关系。”
“那如果没有病狼的话,他会不会获救?”
“不会,他就没有了动力。或许早就绝望而死了。”
“那你身边有这样的病狼吗?”
“没有。”孩子们互相看着,笑着说道。
“其实大家都有,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了,它会伴随我们终生。他就是……”
“死亡。”
“我们其实在《格列佛游记》当中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死亡,成为长生不死之人,那生命也失去了所有的色彩。”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家能找到吗?”
“是船。”
“是的,远方有一艘船,从始至终都等在那儿,它又预示着什么呢?”
“希望!”孩子们一起答到。
“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是因为有希望。他或远或近,或者是近处的比尔,或者是远处的船。都激励着我们战胜无所不在的艰难险阻。但人生中最重要的还是一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心,愿大家都能向着自己的船,一路坚持前行,哪怕失去很多外在的东西,但会收获独特的生命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