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495224/17e34926e122214b.jpg)
今天下午第一节,我开始讲我们七年级语文组的公开课《诫子书》。
在前面听同课组的同课异构的基础上,我完善了我原来的课件。依然采用板块式教学。分为4个板块儿,分别是:
1.朗读家书,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信中深情。
2.译析家书,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说理思路。
3.品家书,品读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4.写家书,以写促读,理解诸葛亮的为人和家风对后辈成才的重要性。
整节课教学流程还算清晰。但是显得有些呆板,拘泥于课件。没有精彩的生成。
反思自己的整个课堂,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导课的设置情境不精彩,赢不了学生的兴趣。
2.在朗读的过程当中,作为教师的自己应该给学生示范。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
3.字音和停顿的划分应该在一个幻灯片。这样更集中,更便于学生来读。
4.在翻译课文时,学生的预习不充分。导致发言不积极。
5.在问题探究阶段,没有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互相的讨论。
6.在写家书的过程当中应该提前让学生做好准备,这样就避免了拖堂。
7.在布置作业环节,应该学会跨学科,让学生把86字的《诫子书》默写在书法纸上。
8.每个教学环节没有承上启下的过渡语。没能做到环环相扣。
9.对于学生的评价有点儿单一。并且不及时。没有形成教学评一体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