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学期末,女儿跟我说:“妈妈,若我考试考98分以上,能不能送礼物给我?”
我拒绝,“考试是你自己的事,怎么能以这个要求礼物呢?”
“但XXX(她一个好朋友)的妈妈就行,她只要考每科90分以上,就有礼物送,考一百分,有一百块呢。”
看得出,女儿很委屈,在她眼里,别的同学妈妈都能做的事,为什么我就不能“通情达理”一点?
最后,我说你想要礼物,我可以送给你,但不是因为考得好。你想想啊,如果你考得好,就有礼物,那如果考的不好,我是不是要惩罚你?你想要那样的结果吗?
女儿吐吐舌头,连忙说不想了。
与女儿的谈话结束后,我想到她说的那个同学。
那个孩子在二年级前,学习成绩不算好,在70~90之间浮动。
但这学期,明显进步了不少。现在看来,应该是用礼物或钱激励孩子学习的结果。
不过,对于那位妈妈的做法,我虽然能理解,但若换作我,断然不会这样做。
对于给孩子买礼物或玩具,我一向有自己的坚持,就是不以成绩挂钩,也尽量不讲条件。
这样做出于一个很单纯直接的目的,就是我不想以一些条件或功利性质的东西去“引诱”孩子做某一件事(比如学习),看来成绩考得好,就有礼物或金钱作奖励,其实是在变相“逼迫”你的小孩学习或做某一件事。
这样一来,学习很容易变得功利化,家长本来的意图,无非是想让他(她)努力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罢了。
这种奖励式的劝学, 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动力,但为了继续保持动力,小孩可能会开出更高的礼物。
然后,在做作业这件事上,似乎成了家长的事——家长通过某种方式,“逼”孩子学习。
劝或逼孩子学习,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说,是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
因为学习好,就有礼物收。那如果反过来呢,是不是就变成要有礼物,才可以去好好学。
其实说到底,还是家长没弄明白,你的孩子既然迟早都要独当一面,那何不尽早给机会他(她)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呢?考试成绩不好,要不努力,要不原地不动或者更差。
但无论如何,那都是她自己必须面对的事,拿礼物换成绩,有点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