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陪我走过几个不眠的夜晚,噼啪的打字声中,我浮想联翩。从前在桌子前坐半个小时都是难事,而我现在要坚持一个小时,心里多少有些发憷。
人总是有惰性的动物,总要逼自己一把,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即便指尖流过的文字又变了垃圾,但是我总想练习一种耐性,那就是让肌肉记住这个动作。
我曾经自信满满地去坚持过很多事情,却总是在刚有些进步的时候,便宣告放弃。所以我想,我不想再放弃写作,又或者,只能称为写字。
但可笑的是,我很少在键盘前坚持超过一个小时。有时真的想骂自己,就凭每天这点练习量,还想写出什么成绩,真是有点可笑了。
别的习惯或许需要66天,而在我这里仿佛更长。有那么几天我突然觉得,以前的积累全都偷偷溜走,我好像仿佛不曾写过似的。
又或者,我太想写出好的东西?我似乎忘记了,动力来自于热爱,根本是不怎么需要坚持的。
曾记得这么一个故事:
有两个年轻人都很喜欢画画,一个天赋高,家境富裕,另一个资质差一些,家庭贫困。二十多岁的时候,两个人都默默无闻。但那个天赋高的年轻人开始不耐烦了,开始抱怨成功遥遥无期。另一个则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学木匠。
但他对画画的热情始终没有熄灭。无论每天回来的多晚、多累,他都要点亮油灯,伏案画一个钟头。为了画画,他还特意买了几只虾,每天早晨的时候他都会仔细观察,然后把脑海里的虾画出来。
而那个天赋好的年轻人早早就把画画的兴趣抛到脑后,醉生梦死,最后沦为了流浪汉。穷困的木匠则成为了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齐白石。
几十年过去,当两人再次见面,都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者了,但身份地位已截然不同。当初的那个天赋高的人非常不解,为什么他天资不错,却没有齐白石成就高?
齐白石笑着回答:“你想多了,其实成功远没有那么遥远,仅仅需要四年时间。”
“仅仅需要四年时间?”那个年轻人愣住了。
”是的,我从20岁时候才开始练习绘画,35岁时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练习,一年只有365个小时,365小时是15天,每天15天,15年是225天。从35到55岁,每天有两个小时,每年730小时,20年时间,一共是620天。55-60岁的5年间,每天10个小时,一年3650小时,再加上之前的时间,总共用了1605天,折合起来只是四年多。“
是呀,看似一个小时不起眼,天赋高的人家境优势,反而会有大把的时间,但他浪费了一个又一个四年,而齐白石却细水长流,用一颗温柔匠心慢慢浇灌出辛勤的花朵。其实名家成功的背后往往包含一些再平常不过的道理,常常为人所熟知,却没有真正几个人肯踏实去做。每天只有一小时,涓涓细流也能汇集成海洋。
最可贵的在于专注。写作也是如此,一辈子的有效时间加起来,也恐怕达不到四年那么多。一天表面的勤奋,也远不及短时间的专注来的可贵。
现在专注力仿佛真的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了,有时我好像完全麻木,没有自己的思想,看着屏幕上闪烁的光标出神。我读着自己的文字,也真的痛恨自己没有一个删除键全部扔进垃圾箱的勇气。
连自己都觉得可厌的文字如何打动读者呢?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还记得有一位台湾的出版家郝明义的故事。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令人感动。少时患小儿麻痹的他完全失去行走能力,他的人生还在开始就蒙上了一层阴翳。
但他的父亲并不这么看,确切地说,他并不认为儿子和那些四肢健全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他鼓励孩子热情地和同龄人交朋友。郝明义的童年是幸福的,他根本不觉得自己处在人生的逆境中。
在任何境遇中都能以一颗常心对待,是一种可贵的态度。
后来父亲所在的交易所面临大的经济危机,父亲也只好另谋生计,做了一个小的财务职员。但父亲每天出去上班都是西装笔挺,下班回来都是乐呵呵的,“瞧,今天的账一笔也没有算错!”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父亲教会他的是一种乐观处世的态度,是一笔最可贵的人生财富。
后来,郝明义成为了台湾地区有名的出版家,他说:“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我的父亲。是他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生,我从没有因为我是残疾人而自卑过,我可以做得比那些四肢健全的人更好。”
仔细想想,我想我的写作也未尝不是这样,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进步缓慢,就像乌龟在爬,又或许在倒退,我都应该坦然笑对,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一遇到艰难险阻就打退堂鼓。
有时我经常想起练习书法的那些日子,那些天我的生活特别简单,每天只学一个字,就一个字,研究它的结构、用笔、点、折、竖、横,虽然平淡,倒也意趣十足。如今写作到一定阶段,却总是患得患失起来。
或许正是书法老师说的那样:“当你摩拳擦掌想要创作一件作品时,你已经失败了。”
太在乎的东西,往往失去了最开始那种懵懂敬畏的初心,多了几分期待回馈的功利心,总觉得自己努力了这么多,也该看到一些回馈。其实在桌子前连一个小时都坐不住,总是存了看一眼手机、瞄一眼信息的心思,又还能奢求什么?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心态。我想,再不济,也就是回到开始的状态,一切清零。或许这就是老师说的空杯心态吧。
每天日更2000字写到一半,已经感到有些吃力了。还剩十天就可以完成目标,虽然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五篇文章,但是翻看一遍,总是有些犹豫,我不知道应该给读者们一些什么样的文字,有些诚惶诚恐。
希望以后写出的文字能够更加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