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变大,经验越来越多,吃过的亏和上过的当也是日积月累,开始知道有些事情如果以某种方式开始,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会走一些弯路。开始对一种事情有一种以上的处理方法,而且能够知道每种方法的利弊。开始变成某种日常经常做的事情的熟练工,能够有技巧了。
于是,也开始滋生一种毛病:好为人师。
对于一些年轻同事,刚毕业的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在闲暇之余说两句。给他们点建议和意见,以过来人的身份。并且希望他们能听得进去,能照着去做。但是,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他们仍然按照他们的思路和习惯去做。还有一种习惯,就是对于新来的、专业度不是很高的领导,有时候也会犯这个毛病,给领导提个意见和建议。但是,基本上也是没效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会不会也碰到这种问题?我猜想应该也会,也许我并不孤独。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意见没有道理,只是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机和方式不对。很多时候,我们提意见的时机会是在别人正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尽管方式不是最好,没有我们的方法效率高、质量好。但是,请注意,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处理过类似的事情,但是他们动脑了,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在尝试解决。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至少尝试了。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形成对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的更深的认知、完整的认知,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能力判断他们的方法是否能顺利解决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效果是否是最好的。当然,合情合理,他们也就无法判断我们的建议和意见是否更好。
另一方面,他们也无法判断我们的意见是否适合他们。其实,我们也未必能确认。毕竟,人与人是不同的。所以,最终的结果基本上是可以预料的。
但是,如果这个人正对目前的问题一筹莫展,正愁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我们如果恰好有时间,如果恰好以前处理过类似问题,我们如果能给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对方就容易接受了。因为他或许没有别的选择,或许时间所迫没有办法,或许真的想不出来办法。这个时候我们的意见就是及时雨,就是雪中送炭了。我想这时的意见或者就可以叫做“建设性意见”了。
当然,作为建设性意见,必须是正向的,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是有能力或办法从另一个对方想不到的角度解决问题的,甚至具有一定颠覆性的。所以,我们可以少提意见,提建设性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