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上班赶车忙,我来到琉璃场站等待G2公交车的到来,这时公路对面走来一对中年夫妇,远远的就能听见这对夫妇在说着什么?感觉很失望的样子。其中那个妇女说了一句话,嗓音有点高,叫“人走茶凉”。
“人走茶凉”,是个流传甚广的形容词语,用来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这个词语,出自京剧《沙家浜》,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自创的语言,为阿庆嫂的唱腔写的词。
当时我就在想,这对夫妇到底遇到什么事情,愁眉苦脸的,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感觉很不满意这次成都之行,有许许多多的抱怨。
以前我们对“人走茶凉”的理解是,“对事态炎凉的一种形象表达,慨叹曾经帮助过得朋友或亲人,当你需要得到他们帮助的时候,拍拍屁股走了人,或因处境的变化不在其位,人走了,茶凉了,水也凉了,心也凉了的意思。”现在我明白“人走茶凉”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人走茶凉”也需辩证看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应是一种常态。
我对这对夫妇的猜想也不例外是其中一种,正因为这种好奇心,鬼使神差的我和这对夫妇聊了起来。
大姐说,以前他爱人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任,集团给她爱人配了一辆车和一个专职司机。那几年,她的爱人觉得这个司机人不错,又肯学习,就给了他一次改造学习的机会,支持他去学习大学文凭,对以后的工作有更好的帮助,这个司机也肯努力,慢慢地在他爱人的支助下,大学学业有成,继续回来工作,从原来的司机很快就做到了部门负责人,副总,最后成了总经理。
由于大姐的爱人年龄大了,慢慢的就退居二线,有一次去单位,大姐的爱人没有司机送他,在出门的时候碰巧遇见了曾经的司机,现在的总经理,两人相互打了个招呼,就坐上了他的车,但是感觉他有点不高兴,但是大姐爱人并没有在意,以为他工作上的压力太大心情不好怎么了?正准备问问,也许凭着他的经验可以帮助他,这时车已经开到了单位门口,对着大姐爱人说,到单位了,你下车吧,你不是我以前领导了,我也是顺路拉你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就这样把大姐爱人赶下了车。
两年后的某一天,他因为在决策与用人上出了问题,被集团降到分公司做负责人,这时候想到了曾经的上级领导,前来找大姐爱人寻求帮助,当时大姐爱人很窝火的,很想揍他一顿。不过仔细想想,他作为一个打工的,要巴结那么多领导,不容易,自己都下居二线了,他肯定没有理由再来巴结自己,累不累啊?另外,自己也不是他领导了,他是核心人物,他如果天天都顺路拉着你,被别的领导看到了,别的领导怎么看?所以说走一个领导,茶就赶紧凉,新的领导来了,他得沏新茶。如果你再回到这儿,他再临时给你沏一杯茶,但是他不会把茶一直给你热着。这样想着,就理解他了,最后大姐爱人还是帮助他,让他在新的分公司很快成长了起来。
其实,“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现象。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友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了炉子,就会逐渐凉了下来。”仔细琢磨,确实不无道理。从事物本质上理解,“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规律、有规可循的。这杯“茶”是主人用来招待客人的,客人走了,主人就不会再续热水,也没必要再保持茶水的温度,只会把喝剩的茶水倒掉。因此,人走了茶非凉不可,不然就会变馊。
很多年过去了,大姐儿子今年25岁,大学读研毕业,很想进入这家企业,但是凭着她儿子的能力进入这家企业,是有一点难度的,所以夫妻俩商议,决定这个春节期间来拜访一下自己的老熟人,让他帮帮忙,把自己儿子弄进他的单位。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拜访,让这对夫妇吃了闭门羹,说好的事情,来了人没有见着,打电话也不接,所以出现了之前的那一幕,让这对夫妇感觉到了“人走茶凉”。其实茶并没有凉,因为他们夫妇还没有喝到熟人的茶,而是他们二人的心凉了。
从情感角度来体会,“人走茶凉”是一种人情规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当个人离开单位、职位后,与以往同事、部属、熟人的联系往往逐渐减少,久而久之,关系淡了也是正常的。因此,过去门庭若市,现在车马稀少;过去请示、汇报、问候的电话不绝于耳,现在可能几天听不到一次电话铃声;过去被邀请出席各种庆典、宴会、研讨会、论证会,现在难得收到一份请柬;凡此种种,均属情理之中的事。
从工作层面上剖析,“人走茶凉”是一种社会规律,社会常态,普遍存在的。当领导干部离开原来原有职位或职位发生变化后,自然就不能再拥有原来那份权力和待遇。只有“在其位、谋其政”的人,才会履行与其责任相匹配的职责。因此,这种“人在茶才热,人走茶自凉”纯属正常。
人走茶凉,再换人,再换茶,热茶,这是人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说人走茶老是不凉,你不累,他也累。
曾经最要好的同学,某一天向你开口说找你借钱,金额不大,但是也不小,处于诚信,信任,你借给了他这笔不大不小的钱,但是,多年以后,这个钱你还收不回来。碰巧的某一天,本人也遇到了一些变故,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借不到两三百块钱。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你们也许猜不到?是什么样的人借给我这笔钱呢?是世俗观念认为是“坏人”的人,不正经上班,收入很低的人。我所谓的“坏人”,比如说领导看不上眼的,上班没有个正经的,也许有个小铺面瞎折腾的,在人们面前吊儿郎当的这种人,这在很多人眼里,看来他们就是坏人,不是好好做事的人。结果借给我钱的是当时我认为吊儿郎当,做事没个正经的一个朋友。
另外一个是我曾经借过钱给他的朋友,给他借钱,他不借,理由一大堆,句句说的都是道理,为什么?情感发生了改变,也许他会说是政治上的原因,行贿,也许会说是体制上的原因,总之,他找你借钱有很多理由,不借给你也有很多理由。
同样的问题,“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走茶凉的事很多,尤其在官场、生意场上。
所以说凡事要有心理准备,并不是主流价值观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会帮你。当然,我们也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去辩证“人走茶凉”,当别人不帮你的时候,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抱怨别人。
2015年人民日报就发表过关于领导干部如何辩证看待“人走茶凉”的问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是一种常态,应辩证看待、正确对待。
“茶”凉不凉,完全是自然现象。有些人之所以对“人走茶凉”深恶痛绝,主要是将“人走茶凉”与“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间画上了等号。
人走茶凉不凉,我想,人生经历的路上,应该多一些宽容、理解,别人之难难以倾诉,别人之举在于信任,和谐的社会多些宽容,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各自的生存之道。
徐志摩曾说:“人生不过是从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人情冷暖,世情百味,红尘八苦,其实不过都是最平凡的现象。
我曾说:“做人要像茶壶一样乐观,屁股都烧红了还有心情吹口哨”,人走茶凉不凉,热不热,自己把握,强大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接受“人走茶凉”。
(图片来源于网络,你点的好看是对我文章的肯定与支持,感谢遇见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