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演的电影《庐山恋》就震撼了许许多多人的心。不仅是被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国情结,更重要的是被影片中庐山美丽的景观而深深吸引。对庐山仰慕已久、“垂涎三尺”的我,利用暑假之便,登上了这座被古今中外众多诗人、伟人吟诵的以“秀、奇、壮、险”著称的避暑胜地。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畔。它由大大小小99座山峰组成,其森林覆盖率为90%以上。盛夏时节,山上气温均在22度左右。因此,是一个绝妙的避暑佳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曾在60——70年代多次在此避暑。
说其“奇”,庐山山顶上由于气温较低,所以常年山上是云雾缭绕、神秘没测。苏轼《题西林壁》一诗是这样描述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深在此山中。”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看来是一件比较难的事。
说其“秀”,庐山的山峰众多,99座山峰像兄弟姐妹般密密地紧紧地挨着,最高的山峰也只有1400多米高,大多以“矮、瘦”为特征,山上的瀑布和长满各种各样的花草把庐山装扮得非常秀丽。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这样描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的瀑布虽说不如黄果树的瀑布壮观,也不如黄河口瀑布奇险,但却以其狭长湍急而在古今中外成为一代诗人吟诵的参照物。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诗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庐山一年四季盛开的各类草本植物犹如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其山之秀、水之秀、花之秀,涵盖了庐山的“真面目”。
说其“壮”,登上庐山顶峰,极目远眺——鄱阳湖尽收眼底,九江城清晰可见,一览众山小。曹龙树《含鄱口》中写道:“高空谁劈紫金芙,远水长天手可揄。拟似巨鲸张海口,西江不吸吸鄱湖”。可见,含鄱口犹如一只巨鲸,其态之险,其形之壮,只有登到庐山山顶才能领略。
说其“险”,从庐山脚下,登上庐山顶峰,要经过296道山弯,下山则要经过396道山弯。绵延弯曲的山路,断臂残垣的巨石,崎岖陡峭的林中小道,整个庐山的景观均被林木覆盖,行人犹如游走在山涧云雾之中。仰望庐山,云也缥缈,雾也缥缈;俯视庐山,“人在山中游,却不见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