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还是赔了?简单分散化
你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的篮子里,可是篮子却在同一辆车上。
资本配置:资金如何在大类资产中进行配置,如多少比例存银行/多少比例投资债券/多少比例买股票等;
资产选择:对于某一类资产,例如股票,买哪些具体的股票。
只要投资,就会用到这两个词,所有的投资都面临资本配置和资产选择这两步。
加里·布林森:资本配置,即资金如何在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大类资产中配置,对总收益的影响超过90%。
错误的“1/n法则”
在170个大型企业年金的投资计划中,投资者只是对每种可供选择的投资各投资1/n,而不论所提供的投资是什么。
无论给出的可选择品种是什么,理性投资者应该非常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且偏好不会发生改变。
每个人的最优资本配置应该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效用值取决于三个变量:资产的收益,资产的风险和自己的风险偏好。
每个人都有确定的风险偏好,所以对每个人来说,最优资本配置是确定的。
如果想克服资本配置上的非理性,今后就不应该多花时间在资产选择上,也就是仔细挑选哪几只股票上,因为你选来选去,对你收益的影响有限,你应该多花时间仔细思考在大类资产的资本配置比例,这会极大改善你的投资收益。
来回倒腾为什么不如不动?过度交易理论
金融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多,机构投资者亏损少。
”换手率“也叫”周转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
个人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交易太多了。
相对于理性的交易频率来看,投资者交易过度了,这就是过度交易理论。
对于投资者过度交易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投资者相信他们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可以进行交易了。而实际上,这些信息不足以支撑任何交易。过度自信程度更高的投资者交易会更频繁,但由于交易成本存在,就会使的收益更差。
什么人跟个容易过度交易?
过度自信的人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更容易冲动地买入或卖出,造成交易频率过高。
如果一家公司的投资者结构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则过度交易导致的交易量或者换手率会特别高。
交易方式会影响交易频率,更方便的交易方式会使交易变得更加频繁。
经验越丰富的人,过度自信程度越严重。
投资者由于关注绝对收益,很少考虑交易成本,容易导致投资受损,这是投资者区别于理性人的普遍现象,造成它的原因是过度自信。
卖出盈利的还是亏损的?卖出行为偏差
投资者更倾向于卖出盈利的股票,而不愿意卖出亏损的股票。
处置效应:投资者不愿意以低于购买价格出售资产的现象。——售赢持亏
投资者为什么倾向于出售亏损的股票:
人在收益和损失区域的风险偏好不同。盈利时,投资者讨厌风险,所以希望落袋为安;亏损时,投资者偏好风险,希望放手一搏。
基金拆分:投资者会受到名义价格幻觉的影响,会大量申购这种拆分后变得“便宜”的基金。
处置效应本质上是由决策参考点导致的,由于存在参考点,人会不自觉地在盈利和亏损的感知区域进行决策。而盈利和损失区域的风险偏好不同,就会导致“售赢而持亏”的卖出决策。
投资应该“向前看”,不能“向回看”。
出售行为应该与成本参考点及相应的盈利或亏损无关,而应该向未来看,选择那个为来预期收益最低的。
售赢持亏很可能导致投资者在牛市赚不到头,而在熊市却一亏到底。
涨停敢死队怎么赚钱的?买入行为偏差
第一种买入行为偏差:追涨
追涨杀跌本质上错在了这种决策在“往回看”,总以为历史会重演,涨的还会再涨。
“涨停敢死队”的追涨杀跌是有意识的,而普通投资者是无意识的,这就会导致交易节点不对。
机构的行为金融交易策略——预测别人的错误,并且利用他们的错误盈利。
第二种买入行为偏差:有限关注
投资者买入股票,只是在那些引起“关注”的股票中进行选择。
有限关注理论:只要是引起关注的事件,都会引发买入。
以下三种情况容易引起投资者关注:
一/交易量增加,对股票来说,就是股票放量。放量,指交易量突然大幅增加,放量的股票会引起关注,因为投资者会觉得股票中可能隐含某种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从而吸引买入。
二/有新信息发布。例如公司发布财务报表,上新闻头条等。但实际上,根据已经发布的信息再做交易已经晚了。
三/有极端历史收益。例如昨天涨停或跌停。
行为金融交易策略主要运作原理:一部分投资者要犯错,而另一部分理性人或者机构,利用这种错误来盈利。
第三种买入行为偏差:倾向于重复做同一只股票
买入曾经卖出过的股票,特别是这种股票在上一次卖出时是盈利的。
第四种买入行为偏差:摊薄成本偏好。
摊薄成本,指买入已经持有的股票,特别是当这种股票价格下跌时会补仓,在心理上就会感觉成本不断降低。
追逐热点投资对不对?羊群效应
你的行为为何以及如何受他人的影响。
几乎每一次金融市场的巨大崩溃都时来自于群体心理的崩溃。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都有理性的一面和非理性的一面,当人非理性的一面在群体中被统一了以后,心理群体的智商就会低于单个个体理性人的智商。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非理性行为不是随机的,而是会发生系统性偏差。当出现极端事件时,比如市场大跌,并不是像理性理论预期的那样,会有很多买入来纠正向下的价格偏差。实际上在恐慌情绪下,大跌的市场往往会发生相互踩踏,竞相出售,使得价格进一步偏离,甚至发生崩盘。
羊群行为:放弃自己的判断,追随大众的决策。
信息瀑布:指的是你用别人的决策直接代替自己的决策,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板块轮动与经济周期或基本面没有太多关系,更多的是投资者行为聚集而形成的。
概念股炒作很多是没有基本面支撑的。
“羊群效应”产生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分析师,媒体,投资机构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诱使投资者成为“羊群”。
“羊群效应”将推高短期股价,对高管减持,公司资本运作有利。
投资者会被所谓的市场热点所吸引,从而成为“羊群”之一,其心理原因是被高收益但低概率的事件所吸引。
大盘可以预测吗?大盘可预测理论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颁给了三个人,尤金·法马,皮特·汉森以及罗伯特·席勒。法马和席勒都因为“可预测性”而获奖,但他们代表的观点完全对立的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
《非理性繁荣》:大盘可预测理论的集结。
大盘为何可预测。
你现在愿意用多少钱买股票,等该等于股票未来所有股息的贴现值。
市盈率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
从历史数据看,市盈率一般会稳定在一个区间,在美国,这个区间大致为1220倍,在中国,这个区间大致为1540倍。历史上,市盈率每当碰到顶点是,一般都会伴随着危机事件。
大盘可预测的心理原因:高于正常水平的市盈率P/E其实是由投资者的情绪所导致的,投资者错误地将企业过去的盈利增长外推到未来所致。
无论如何你都应该买点股票:股权溢价之谜和战略资产配置
无论如何,你都应该配置一些股票。
股权溢价之谜:
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资产的收益等于风险乘以风险厌恶系数。
股票非参与之谜
战略性资产配置是可能的。股权资产有超常溢价但风险不高,所以无论你的风险偏好如何,你都应该在资产配置中考虑配置一些股票。
坚持长期投资会有较好回报,这也是机构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不太重视择时的原因。
怎样解读放量?价量关系理论1:Miller假说
股票交易行情的主界面就是由价格与交易量构成的,投资决策时它们的关系就特别重要。
传统金融学认为价格是价值的体现,均衡价格不会受交易量影响,所以并不研究“交易量”这个问题,而平时你的感觉和经验又得不到验证。
米勒假说:价量关系的经典理论。
交易量反映的是投资者的意见分歧程度,交易量越大,则意见分歧越大。
米勒假说认为,均衡的时候股票价格一定是被高估的,价格反映的是乐观者的预期。
米勒假说的前提条件:1.投资者具有意见分歧,2.市场具有卖空约束。
卖空一般发生在预测股价下跌时,这样就能够通过卖高低买获利。在卖空有约束的条件下,股票将由出价最高的乐观者得。
米勒假说的两个推论:1.投资者意见分歧越大, 股价高估越严重;2.越是难卖空,股价高估就越严重。
米勒假说:股价有泡沫是常态。
越是放量,也就是交易量越大的股票,你越需要警惕泡沫的存在。
你还应该注意那些卖空特别困难,比如无法卖空或流动性缺乏的市场和证券。在卖空有限制的情况下,如果还存在放量,则股价泡沫会特别严重。
利好出尽是利空:谣言起则买,新闻其则卖:如果一件事情还在传闻阶段,则买入,如果已经落实且发布消息了,则应该卖出。
投资者对公司的盈余公告最为关注,在公告发布之前,大家竞相竞猜,换句话说,传闻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达到最大,股价被极度高估;随着公告发布,谣言变成新闻,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迅速消失,股价回落。【本质在于投资者意见分歧,而非股价本身的价值】
从哪些具体数据看出投资者的意见分歧程度:公司收入波动 / 股票收益波动 / 分析师预测差异 / 被股票研究数据库收录的时间长短 / 换手率(交易量除以流动股)。
换手率是最为稳健且简单的度量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指标。也就是说,当换手率下降之前,你可以买入,当换手率快速下降的时候,你则应该果断卖出。
投资者意见分歧的原因——投资者情绪
卖空限制越严重,价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明显。
你参与了股票市场的击鼓传花?价量关系理论2:博傻理论
传统金融学教人们坚守长期价值投资。但在真实市场中,大多数投资者还是偏爱短期。这个现象就可以用博傻理论来解释。
博傻理论(更大的傻瓜):博傻理论关于价量关系的结论比米勒假说更加激进,认为在均衡的时候价格会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包括乐观者的预期。在他看来,短期越是频繁交易,资产价格越高。
博傻理论的关键在于短期交易,要快速将手中的股票转让出去,股价在快速换手中,价格有不断提升的预期。只要那朵花别落在自己手上,就有可能通过高速换手从更傻的那个人那里获得收益。
在博傻中,如果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始终将股票拿在自己手中坚持到长期,股价最终回落,那可就真成了“傻瓜”了。
判断击鼓传花:1.交易要快;2.交易量要大。
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击鼓传花式的快速交易行为,并没有任何好处。
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为实体经济进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的,然而,投资者热衷于快速交易,资金从一个人的口袋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口袋,却并没有注入到实体经济中。
资产泡沫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但对于个人来说的意义在于,要充分意识到长期持有的风险,不可盲目照搬价值投资理念。也要尽量避免放量的股票,因为股价高估可能更严重。
行为金融交易策略如何盈利?利用人们的错误
怎么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制定交易策略。
一流的行为金融学的学者们都会利用学术假期冲进投资市场去做顾问,或者开自己的投资公司。
想用行为金融学策略盈利,靠的就是用理论来指导投资实践。这里的理论不是道理,而是利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大量的市场数据构建出来的交易策略。
传统金融学认为不可能有持续战胜市场的交易策略;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有效的交易策略能够打败市场,获得超额收益。
行为金融学策略获益的根本原因是根据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来构建自己的交易策略。
行为金融学获益的三个条件:
1.投资者要犯错;
2.需要做与犯错的投资者相反方向的操作;别人都买入的,大家都喜欢的品种,就会让价格高估,在行为金融交易策略中就应该卖出这个品种;被人都卖出的,大家都不喜欢的品种,就会让价格低估,在策略中就应该买入这个品种。
3.从长远来看,价格需要向理性的方向收敛;
行为交易策略的两大优势:
1.节约成本;
2.人为干预少;这种交易策略说到底是找到价格约价值相偏离的证券,并反向投资,每个组合策略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建立自己的模型,但模型一旦确定,就不会随意调整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它利用人的行为偏差来建立模型,同时又限制了自己的行为偏差,不容易交易受损。
没有一种交易策略可以一直有效,都只是在一点时间内有效,短则几个月,长达十几年。
当九的交易策略失效了,新的交易策略如何迭代,除了研发新的可以盈利的因子外,还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原来单独的盈利因子复合起来使用。
美国市场又90%都是机构投资者,行为相对理性,犯错的可能性少;而中国市场80%以上都是个人投资者,各种投资者行为偏差在中国市场都有很充分的体现。
为何会有免费的午餐?行为组合策略原理
传统金融学认为,金融市场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收益一定来源于风险。所以,想要提高收益,只能把风险拉高。但是行为金融学通过构建交易策略打破了这种法则。
行为金融策略的本质在于,可以找到一些方式,使得你在没有增加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盈利。
异象:指的就是违背传统金融学风险-收益对应原理的异常现象。
如何检验异象因子?
1.把市场上的所有股票进行排序。
按照机构观察到的能够获取超额收益的“特征”来排序。
2.把排好序的股票分成十等分。
3.构建对冲组合。
买入觉得低估的,即未来收益好的那个等分组,卖空觉得高估的,即未来收益差的那个等分组。--对抗系统性风险。
4.检查组合风险。
看以这个“特征”排序而构建的对冲组合,买入端和卖出端收益上的差异,是不是因为风险产生的。如果不是因为风险而产生的收益,那这些机构找到的这个“特征”就是“真异象”。就可以用它来持续地投资盈利。
通过一买一卖,也就是套利,规避了系统性风险;通过买和卖一组而不是一只,规避了非系统性风险,这样整个组合既没有系统性风险又没有非系统性风险,总风险很小。
买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股票?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
最经典的两种组合策略——规模策略和价值策略
这两种策略不用承担风险,就能获得收益,是最早发现,在实务中最常用,也是在理论界影响最大的两种交易策略。
规模溢价:小盘股异象:1981年,金融学家本兹首先发现了小公司股票的收益总是比大公司股票的收益高这个异常现象。
传统金融学认为买股票最好的配置是随机的,就是市场上所有股票都买一点,这样风险最分散化,收益最优。
规模不同的公司,其股票收益确实会不一样,这就是著名的“规模效应”,也是金融市场发现的最早的收益异象。
便宜是个相对概念,相对的是股票的基本面,所以,100元的股票与50元的股票是无法比较哪个更便宜的。而市盈率是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所以10倍市盈率的股票比20倍市盈率的股票便宜。
小盘股溢价,归根结底是因为投资者错误估计了小盘股的价值,不喜欢这种类型的股票。在美国,投资者结构以机构为主,小盘股的流动性不够,只有一些封闭式基金会愿意持有小盘股,大型机构不太会持有流动性较差,业绩较差的小盘股,这就是造成小盘股的溢价现象。
价值股溢价,也是相似的原因,价值股,表现为市盈率或净市盈率较低的股票,也就是成长性不太好的那些股票。
投资者往往会追逐成长股,所以会低估价值股。例如同等情况下,一家好公司值20元,一家差公司值10元,好公司比差公司的业绩好,所以价值更高。投资者都会追捧好公司的股票,造成好公司的股价可能已经超过30元,而差公司则无人问津,很可能股价已经跌至5元了。
价值投资策略的思路是买差公司价值股,因为它的价格被低估,未来等到价格向价值收敛,价值股将能取得更高收益。
行为金融策略成功的基本原理是反向操作——买入别人都不喜欢的,卖空别人都喜欢的。
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不太一样,因为中国投资市场以散户为主,投资者对大小盘股的偏好与美国不同,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就曾说过,中国的投资者喜欢炒新/炒小/炒差,其中,炒小就是指炒作小盘股。所以,小盘股策略在中国很可能效果不好,但价值策略却很适用,因为环境是一样的。
策略的制胜原理是,这些“特征”被投资者所低估,所以,利用大众心理造成的资产定价错误反向操作,就可以获得盈利。
价值股:便宜股。
成长股:价值股的反面,昂贵/或市盈率高的股票。
市盈率:市价与这家公司基本面每股收益的比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