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74731/1291f527ac84b69d.jpg)
01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样一个想法:要写原创文章,就要用心地来写一篇,不罗嗦,不废话,很直接,很有用,重质量,有传播,今天的这篇文章是谈钱的。
去年,有个远方亲戚突然给我私发一条微信:跟朋友在外面吃饭,没有带现金,微信零钱也没有了,问我借点钱把餐费付了。
看到这样的微信,又好久没联系了,你不得不怀疑身份的真假,于是我打电话问了下他的哥哥,最近这个远方亲戚的情况,他哥哥说,他弟弟也已经向他借了好几千了,都没有还,让我不要借给他。
就在今年年初,听说他已经在外面欠款好几十万了,现在还在向亲戚拼命借钱,这让我非常吃惊,20岁出头,懵懂的年纪,对金钱观的严重缺失,导致了如今非常不好的结果和影响。
于是,我想写一篇金钱观的文章作为分享,来谈谈我自己对于钱的看法。
02
昨晚我在自己的核心社群做分享:写作是为了啥?
为了打开自己,放大自己的格局!有心量,有体量,才有能量!发红包有时候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心量和能量!
看着一些人发红包,搞个几毛钱,一块钱的,有时候看看他们对于身边最亲近的人发红包都这样,那么对外面的人就更加小气了,没有心量,哪有能量?
我跟他们讲:发红包不是给我发的,我不要大家给我发红包哈,就像做环保公益一样,不用大家给我做,给爱心365做,都是给自己做的!
生活中所有为人处世的细节和方法,都是从打开自己的心量开始的,有心量,才有能量,有能量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03
1月份我跟猫叔聊天,猫叔跟我谈到自己做“极致践行大会”拉赞助,只是在群里面发了句话:要做线下了。
很多知名自媒体人就开始给他们团队寄书,以及寄一些其他赞助的礼物。
猫叔说:我很少动用这种人情,人际关系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人情总量,用一次就会少一次,所以我经常用钱来解决事情。
二月初,我要去广州和深圳,刚说要过去,广州的李花平和深圳的慧子就给我分别订酒店,安排吃住。
我统统拒绝了,慧子呢,悄悄帮我把住的订好了,那我也没办法,我就过去请她吃饭。
无论去哪个地方,我现在有个原则:能够不麻烦别人的,都不会麻烦别人,做完公益活动,做好应该做的助力,就离开了。
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能够不麻烦别人的,就不麻烦别人;能用钱解决的,就一定不要用人情。
04
在微信上,有些平台来找我去讲课,记得有一次,一个平台的负责人过来跟我聊天,一直在谈他们平台请了哪些厉害的人,跟他们平台合作有什么好处等等,从始至终都没有谈到合作的费用和后期分成推广。
我就直接拒绝了他的三番两次邀请,经不起这些沟通的,都不是一个光明正大的平台,都经不起长时间的考验。
一个平台如果没有敞亮的胸怀开诚公布地谈钱,只是谈情怀,谈理想,却不考虑合作者的生存需求,注定是昙花一现。
后来我自己做平台,开始跟一些老师谈合作,有些邀请过来的老师是自媒体的一些朋友,请他们过来讲课,我就把所有的合作细条都跟他们做了分享,凡是我邀请的老师都过来做分享了。
什么是真朋友?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准:能经得起开诚公布地谈钱的。
朋友间就应该这样:互相谈情,主动谈钱,不占朋友便宜,这才是朋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
05
有时候,我有点拒绝传统文化这个圈子,觉得很多人做不到知行合一,嘴上说的跟自己做的,完全是两码事,又有些人文化传播得很好,自己却过得很苦,成为了“文化的囚奴”。
你说要买点奢侈品,他就说:“俭以养德”;你说要追求财富自由,他说:“只有内在丰富才是永恒。”你说:“老板我这点工资连自己都消费不够,该怎么养家?”他说:“传播传统文化,就不要谈钱......”
我们发现很多人刚进入这个圈子,很兴奋,因为得到了“感恩”“恭敬”“慈悲”的洗礼,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憋屈,这种憋屈来自于不能谈钱。
我经常跟我们爱心365环保公益的城市联合发起人讲:
今天我们开始做公益了,就要以更加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己说到做到,才有影响力,自己做出结果了,别人才开始相信你。
公益就要做到纯粹利他,赚钱就要做到正大光明,赚钱不能少赚,还要多赚,你有成绩了,帮别人赚到财富了,你的行动和口号别人才会响应。
真正的公益和感情是经得起谈钱的!
06
我在大学时认识一个朋友小朱,她抱怨他的男朋友太吝啬,终于有一天忍不住了,就分手了。
她男朋友最喜欢说的三句话:“这个不好吃。”“这个不好看。”“这个不合适。”
有一次他们去了一家稍高级一点的餐厅,还没有走到里面,小朱男朋友就说要换一家,好不容易,小朱把他拉进去了,她男朋友把菜单翻了好几遍,就点了两个素的,要么说太贵,要么说太油。
小朱气得不行,难得出来吃一趟好的,还这么憋屈,交往了一段时间后,这样的情况多了,小朱觉得她们两人消费观不同,就毫不犹豫分手了。
我以前看一个人经常看他的面相,看他的穿衣风格,看他的说话得体,现在慢慢明白了:面相好,说明简单。穿衣得体,说明注重形象;说话有分寸,说明情商高。最能反应一个人品质的,就是花钱这件事。消费观可以体现一个人内在的格局。
07
这个月初,我去了一趟汕头大学,走在汕头大学的校园里,我想起李嘉诚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李嘉诚出门,看到下水道里有一块钱,他把手伸了进去,掏了好久,把它捡起来了。
随行的朋友问他:你花这点时间捡这一块钱,完全可以赚几万倍,乃至几十万倍的钱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李嘉诚说:“今天我不捡这一块钱,这一块钱可能没人看到,就意味着消失在这人间了,钱可以赚,但不能浪费。”
走在校园,想起他的这个故事,显得格外有力量,俭以养德,厚德载物。
在爱心365年会,我跟过来参加的几位学员分享过:我有一次跟太太出门,在地铁上遇到乞讨的人,我太太在犹豫要不要给,我督促她,拿几个硬币出来给她们。
后来下了地铁,我跟太太讲:人家怀着什么样的念头是人家的想法,今天你有没有给是你的做法。一辈子遇到这样的机会也就几十上百次,每次布施就是每次慈悲心的提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08
去年年底,我跟我一个自媒体的朋友在聊天,我们做自媒体,做社群,要时刻想着:怎么帮助用户省钱,怎么帮助用户赚钱,而不是老想着怎么更好地收钱。
当你真正做到了这些,用户自然非常愿意把钱掏给你,而且非常放心地把几千上万给到你。
16年我刚开始做公益的时候,想邀请别人来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参加爱心365年会,人家都要考虑好久,而且给到你的答案就是:很忙,没时间。
我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邀请别人,他们不过来呢?为什么他们三番五次拒绝我呢?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是自己能量太小了,做得太少了,人家没有看到你做出来的结果,所以人家不相信你,自然就不愿意给到你时间。
再后来,我坚持去做,一直做到今年,开始有很多人主动来找我了,原来不想来参加公益活动的,都主动来找我约时间了,想体验一下。
所以,当我们老想着花钱,花时间投资别人,寻找圈子时,不要忘了投资自己,增强自己的实力和结果,唯有自己强大了,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力挺。
09
从小到大,我是个不怎么缺钱的人,虽然家里算不上富裕,但口袋中钱一直是足的。母亲经常对我说一句话:“对自己要小气,对别人要大方。”这句话,也成了我一生的生活准则。
朋友一起吃饭,我会悄悄先把钱付了;朋友一起打车,我会偷偷先坐到副驾驶的位子;如果朋友请客,我会尽量少点菜,不浪费......
在花钱这件事上,我非常欣赏主持人何炅,每次录节目或者朋友一起吃饭,何老师总是偷偷买单,把大家都照顾好。如果朋友家请客吃饭,他就让他们随意一些,尽量少麻烦他们。
“花自己的钱越大方越好,花别人的钱越小气越好。”这已经成为我一直恪守的花钱准则,这也是我区分一个人品质好坏的标尺之一。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当别人说这是原则问题时,十之八九是钱的问题,只有学会谈钱,才能更加体面地生活。
我相信一句话:赚钱是一种修行,谈钱是一种智慧,只有了解钱规则的人,才能更好地处理社会关系,才能更幸福地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