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型电视剧——卧薪尝胆。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止的信念是建立在不息的生命之上的。
正因为这个信念 当越王勾践战败的时候,他选择了生。
虽然吴王把他锁在大料上,遭遇了种种屈辱,受了无尽的折磨,虽然知道死是那么容易,但正如他所说的:
不能死。
虽然他回首往事感到羞愧。
大声呐喊。
羞愧呀,罪人,羞愧啊,曾经有过的狂妄,羞愧啊,生着不如死亡。
但他仍然以欲情故纵的手法捧杀他的对手。
他称颂吴王:
梦中熊杰 呀,洪水茫茫,大禹在世啊,天下四方,仁慈的上王啊,你是拯救邪恶的力量。
不要以为他说了真话,他说的所有的话都是为自己后来的一切作铺垫。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苟且偷生。因为只有生着才能让信念永存。
所以他又说:
勾践本不该生啊!既有鲲鹏展翅,何须燕雀翱翔。勾践本不该生啊!既有英明的君主,魅魉怎敢安居庙堂。勾践该去地府里徜徉,该到那坟墓里歌唱。
那他为什么不死呢?
勾践不能死,勾践死,怎能知天恩之再造。勾践死,怎能仰那山岳之高昂?勾践死,怎能看到上王纵横天下。勾践死,怎能看到上王霸业辉煌。
不要以为他真的要看到吴王称霸天下的辉煌壮举,为的是把他举得高高的好将他摔得更惨。
因此他又继续称颂:
英明的上王啊,你高车亮马?金盾银甲。沐千里之雄风,卷万里之大尘。自东方而来,自九天而降,尧帝为之歌,舜帝为之唱。
英明的上王啊,你是天下的霸主,仁慈的力量,你是天恩的化身,大露滋润。
勾践激神岳之崔嵬,览沧海之汤汤。
吴王在勾践的称颂中迷失了自我,他真的以为自己是勾践口中的神
他明白怎样活在吴王和伍子胥的夹缝中。他知道只要吴王不下令杀他,他就有机会活下去。只有活下去他才能实现他的复国的抱负。
这几段台词表面上看是先对越王的抑,后对吴王的扬。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正是这段词的高明之处。他说的时候符合当时的背景,你仔细体会时他又符合整个剧情的背景。
可谓妙趣横生。
不能死。
这是吴王被囚禁期间唯一的信念,无论怎么样的生只要能生就得生。
当听说小王子被杀害时,寄托在他身上复国希望破灭,失子之痛让他濒临死亡,但是不能死让他再次选择了生。
当伍子胥把他心爱的女人带走时,他羞愧,他屈辱,他愤怒,可是为了活着,他忍着,痛着。
所有这些不被同胞理解时,向他无情地举起屠刀刺穿他胸膛,在他奄奄一息时,他还是选择了坚持,他坚信生命有存,信念不止。
这一次他赢了。
他回到了祖国,像鱼儿回到了大海。像鸟儿回到了天空。用伍子胥的话说是虎归了山林。
这一次他学乖了,他不再有当初的狂妄,不再急于求成,不再忠言逆耳。
终于瞅准机会,乘风破浪,一举歼灭了敌国。
如果一开始越王勾践战败时选择了死,那就谈不上信念一词。如果越王勾践战败时虽然没死,但没有复国的决心,那么他的生也是没有任何色彩。
之所以历史记录了这一惊天动地的一幕,是因为越王勾践做到了让生命和信念的统一。生命是信念的载体,信念让生命高度升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