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法律与历史历史,想法,法律楚材
读史札记:性格有缺陷,再努力都是徒劳。

读史札记:性格有缺陷,再努力都是徒劳。

作者: 陇右雷柯柯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21:07 被阅读48次

    《汉武大帝》电视剧,应该算我们记忆里数得着的实力剧,从编导思想、人物刻画、场面背景、音乐服饰堪称良心大剧,时过经年,犹令人回味无穷。我们之所以频频回头,只因前面看不见光亮,在当下影视剧里神剧横行、鲜肉肆虐,充斥着浮躁、迷茫、虚假,我们只能重温经典,深度挖潜。我们不得不表现出不可思议、无可奈何的保守。

    诚然,历史都是悲剧主宰,在这幅画面里,我们领略的风情令人沉郁、徘徊,我总在想,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失败了?你如果能细细分析,你会发现失败的人生都是一样的。

    晁错,汉初政治家,一路干到御史大夫(副总理级),集帝师王佐于一身,人称”智囊“,结局却是着朝服被斩于长安东市。晁错悲剧苦情的人生,能给予我们什么借鉴和警示呢?

    1

    文采飞扬、少年得志

    晁错出生于颍川,颍川这地方在汉朝时,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臣武将、人才辈出,晁错也不例外,晁错年轻时研习申韩法家之术,因善写文书被任为太常寺文案,后来被朝廷选派进修,学习《尚书》,进修到儒学第二学位,回朝后成为太子舍人,忧心国事、慨然奋发,期间向汉文帝多次上书,主要有《论贵粟疏》、《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民实塞疏》、《削藩策》等,其文直面问题、契合实际、大胆新奇、瑰玮宏丽,受到汉文帝激赏,拜为太子家令。少年得志、文采飞扬的人是很优秀,但是,这种人更容易性格张扬、行事高调,崖岸自高、恃才傲物、不能容物,他的光芒让很多人黯然失色,衬托的别人太无能太平庸,这种人如果不觉悟、不收敛,终究是要栽大跟头的,毋庸置疑。

    2

    大刀阔斧、敢作敢为

    汉景帝即位后,作为嫡系的老师晁错先为内史、后升为御史大夫,景帝重用、晁错能干,针对汉朝当时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诸侯王尾大不掉制订了削藩之策,二是北方匈奴之患,制订了厉兵秣马积极防御战略。溺爱的孩子总会遭到其他兄弟的嫉恨,汉景帝对晁错的专宠遭到了满朝文武的仇视,大臣其实跟女人差不多,女人谁不想得到老公的专宠,大臣谁不想得到皇帝的专宠,可晁错一个人把肉吃了,别的人只剩喝汤的份,有些大臣连汤都喝不上。不遭人妒是庸才,晁错不是庸才,他是一个满朝侧目的英才,干事,干成了功劳是皇帝的,干坏了,责任只能他来担,晁错一直信奉”为天下者、不顾身家“的理念,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一个想干事、能干事、也干成了一些事的人,可他忘了,干的越多,出现纰漏的机率就越大,得罪的人就越多,刚开始,我以为法家是被诅咒的学说,后来发现研习法家学说的政治家一般都这样,比如商鞅、韩非、李斯、主父偃、王安石,基本都是悲情角色,他们都将自己感动成了法律帝国的王侯,手持达摩克利斯之剑,守护人间公平正义,筑起天下牢不可破的公正屏障,在自我神化中,感动自己、奉献自己、燃烧自己,直到成为灰烬。这是它们的学说理念和精髓决定的,因为法就是在和人的私心私利作斗争。操切、急躁、毕其功于一役永远都是古代改革的标签和内伤。作为帝国重大事项的实际参与者,我不知道晁错在力主削藩的时候,是否了解熟悉中央政府和诸侯王们的综合力量对比,是否做到谋划在前、成竹在胸、次第执行,是否做好了以武力作为最后处理纠纷的实力保障。从后来的局势发展来看,晁错对这些问题没有做到提前预判,也没有后手对策。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削去吴王刘濞这大老虎两个郡的时候,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诸侯反了,史称”七国之乱“,打出了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晁错“,晁错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镁光灯下最闪亮的焦点。

    3

    性格缺陷、触犯众怒

    史书记载晁错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用四个字来概括:”峭、直、刻、深“,意思就是严厉、刚直、较真,这种性格应该是其受法家学说的影响,法家的学说主张依法治国,认为人性本恶,属于法的实证主义范畴,接受这种理念的人遇事较真、执法严格、要求严苛,不搞人情,不知变通,这种性格和处事方式在古代的官场上基本属于异类,担当着搅屎棍的角色,因为俗人们认为他破坏了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因为他的心里只相信法、只知道忠,他没有人情世故,他不玩迂回包抄,在俗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二愣子,没人会喜欢他,人们只是畏惧他。从史书来看,晁错与当时中央高层的主要大臣关系都很紧张,比如丞相申屠嘉、条侯周亚夫、外戚窦婴、大臣袁盎等等。七国之乱的时候,朝议汹汹。为了稳定大局、安定人心,汉景帝主持召开了常务会议,窦太后列席会议,会上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陈嘉等共同提交了《革去晁错职爵,下廷尉府依律查办》的议案,与会人员全体通过。没有一个人为晁错求情,乃怕说句公道话的人都没有,晁错也许是孤臣、忠臣,但是他太蠢了,犯了众怒。所以说:”在古代官场,脱离群众,眼睛光往上翻的官员,是很危险的。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比能力重要。“

    4

    官场上的比例原则

    虽然在会上通过了查办晁错的议案,但从内心来讲,汉景帝是悲痛的、是难以启齿的,理性告诉他应该这样,可情感这一关自己过不了,干事出现问题,总要有人担责,而这个人只能在他和晁错二者之间选,这是其一。其二是晁错已然犯了众怒,要想在大敌来临之际,稳固好内部各方,争取满朝文武的支持,杀晁错无疑就是最大的诚意和认罪书。汉景帝的内心纠结挣扎、痛彻心扉,一个二十年的老师,一个自己的左膀右臂,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作为大汉帝国的皇帝,他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保晁错和争取满朝文武支持之间、在留晁错和坐稳大汉江山之间、在守晁错和守住祖宗江山社稷之间,他只能以”毒蛇蛰手,壮士断腕“的勇决选择后者,他必须选择后者,他也只能选择后者,因为,是非分明、嫉恶如仇这不是一个皇帝应该具备的品质,形势比人强,有时候对的反倒成了错的,错的反倒成了对的,明明是错的却不得不去做,明明是对的却偏偏不能做。牺牲一个晁错,换取诸侯王们和满朝文武的谅解,是值当的,即便仅仅是延缓一下危险来临的脚步,无疑都是有意义的。古代的官场是讲”比例原则“的,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允许牺牲掉较小的利益,个人利益随时都有可能为了国家利益而被牺牲掉,因为个人实在是太渺小,永远不要沦为一小撮中的一份子,那很危险。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札记:性格有缺陷,再努力都是徒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ix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