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我国第一部连续十年,跟拍00后孩子成长的纪录片《零零后》,里面有一个叫于锡坤的内向小男孩,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他喜欢做实验,喜欢表演魔术,也喜欢一个人独处。面对锡坤的不爱与人交往,妈妈焦虑不已。
为了改变儿子的性格,妈妈帮锡坤报了语言培训班,可两年后,锡坤依然还是那个沉默的小男孩。
后来,妈妈又把锡坤送进了一个英语夏令营,可他依然只想自己待着。
有一天,锡坤不想参加活动,就谎称自己生病了,老师发现他的小把戏后,给了他半个小时的时间独自待一会儿 ,老师走后,锡坤在床上兴奋地滚来滚去,我想那一刻,他一定觉得幸福极了。
在结营仪式上,妈妈要求锡坤上台表演魔术,背对镜头,这个十几岁的孩子留下了无声的泪水。他茫然的眼神里,充满了不知所措,也许对他来说,融入人群真的太难了。
妈妈觉得,儿子不懂享受跟人交往的乐趣是不会幸福的,一定要帮他感受到这种乐趣。
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透过镜头 ,分明可以看见,锡坤在讲解自己的发明时,神采飞扬;在表演魔术时,自信从容。
和锡坤的妈妈一样,很多人觉得,内向是一种缺陷,但事实上,内向只是性格的一种,他们和外向者一样,都是值得欣赏和赞扬的。
内向者就像一朵花期很长的花,只有条件合适时,才能绽放出最美的风景。
内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
在人们的印象里,外向的人热情开朗,善于沟通,朋友也更多,所以更容易成功;而内向的人大多是碌碌无为的。
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偏见。
哲学博士Jennifer B.Kahnweiler认为:内向的人更注重深度,能准确地表达,喜欢独处,这些特质让他们更易成为卓越领导者。
研究也证实了Jennifer B.Kahnweiler博士的这一看法 ,这世界上,有70%的成功者,他们的性格都非常内敛,但并不影响他们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非凡成就。
日本唯美动画的创作者宫崎骏,就是一个极度内向的人,他总是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在面对镜头或者被人注视时,会格外紧张,甚至连画都画不好。
但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
内向的孩子,他们的情感往往更细腻,内心世界也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更好。
所以内向的宫崎骏,能创作出那么多受到不同年龄人欢迎的,优秀动画作品。
影帝梁朝伟也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他不善与人交往,因而朋友并不多,但却有一个知己好友吴廷烨。
吴廷烨会在梁朝伟遇到苦恼时,开导他;会在梁朝伟夫妻遭遇流言困扰时,鼎力支持;也会在梁朝伟夫妻有需要时,全力以赴。
内向的人就是这样,他们更喜欢追求高质量的、稳定的社交关系,因而更容易收获高质量的友谊,所以,尽管他们的朋友不多,但一定是走心的。
内向,只是一种性格特点,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爱他,就应该“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没有绝对内向和外向的孩子
畅销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的作者苏珊•凯恩是一个内向的人,她最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待着。
她说小时候参加夏令营,每一个夜晚,她的小伙伴们都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只有她抱着一本书独自躺在角落里,不发出一丝声响,看起来,和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律师,还写了畅销书,登上了TED的演讲台,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个个体都包含两种类型的性格,只是其中一种性格占据主导,另一种处于潜意识状态,在必要情况下,潜意识里的状态也可以被激发出来。
就像苏珊•凯恩,虽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活跃的人,但并不妨碍她在台上的精彩表现。
就像相声演员郭德纲,他说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内向的人,很畏惧和外界打交道,但是在舞台上,他却有着十分风趣幽默的一面。
同样的,很多外向的人也有着自己内向的一面。
人们普遍认为,外向的人更擅长与人沟通,比如谢娜,就像一个开心果,人缘极好。
但在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在勇气台前,她却展示了不一样的一面,她说自己不太懂怎样和父母沟通,总会自以为是安排一些旅行或者觉得父母会开心的事情。
可见,内向和外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是看哪个比重更大一些。
内向的人需要从自己的内心获得能量,因而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安静的独处,而外向的人则必须通过与人交往来获得能量。
就像武志红所说,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这两者之间只有区别,并没有对错。
简单粗暴地否定内向性格,只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无趣。
内向的孩子,更渴望得到理解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发现,内向孩子和外向孩子的性格差异,是有生理基础的。
也就是说,性格是天生的,强迫改变作用不大。因此,对内向的孩子来说,顺应天性的培养更重要。
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接纳孩子的性格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不论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其实都喜欢焦炉、探索和冒险。是由于生理差异,对外向孩子来说刚刚好的刺激,对内向孩子来说就有点多,而过多的刺激会让内向孩子的神经系统不堪重负。
这时候,内向的孩子,就需要通过安静地独处,来进行自我调节,恢复精力。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内向的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接纳他的这种性格,看到他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去改造他。
不给孩子贴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苏珊•凯恩也说过,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常常因为孩子的性格而向其他人表达歉意,或者有意无意地去纠正孩子的性格,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性格产生自卑。
这些自卑会让孩子看不见自己性格里的优势,反而让他痛恨自己为何是这样一种人;还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很多冲突,进而引发一些心理障碍,比如社交恐惧症、焦虑症等。
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内向的孩子常常喜欢把想法藏在心里,有时候,藏着藏着连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是哪样了。
很多内向的孩子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当遇到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情时,会一改往日的沉默,转而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跟平常判若两人。
所以,父母平常可以多观察孩子,看看他喜欢哪些事情,然后去着重培养,并鼓励孩子去跟有相同爱好的小伙伴一起交流,渐渐地,你会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了。
女儿有一本绘本叫《班尼兔和五彩缤纷的春天》,故事讲的是一个叫班尼兔的小兔子 ,它总想变的和别人一样,但都失败了,它非常难过。
这时候,一只猫头鹰对它说:“鸭子是黄色的,青蛙是绿色的,松鸭是蓝色的,而你是棕白相间的,这才是春天的森林五彩缤纷的的原因。”
猫头鹰说的多好呀,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不一样的我们,才能如此精彩纷呈。
我想,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成长,一定就是成为最好的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