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379天 23.3.17运动打卡第400天 2929h 约练731
咨询中常常会出现来访者的阻抗,对此,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解。
在后现代的咨询理念中,没有“阻抗”这个概念,焦点解决的创始人史蒂夫·德·沙泽尔写过一篇文章《阻抗之死--将阻抗埋葬》,他认为所有来访者出现“阻抗”的地方,都是咨询师需要变通的地方,没有不合作的来访者,只有不懂变通的咨询师。阻抗只是另外一种合作方式,是一种对咨询师的提醒,提醒咨询师需要调整和转换方式,不然咨询将难以进行。
那我们如何应对或化解来访者呈现的“阻抗”,或者说作为咨询师接收到这份“提醒”该做和调整与应对呢?
首先是抱持性的态度,阻抗常常伴随的是消极情绪,咨询师需要稳稳的接住对方的情绪,给予理解与共情,同时也相信对方自有其道理。
其次可使用一些突破阻抗的技术,比如内容表达、开放自我、温和面质、提问澄清等,扩大来访者的认知,协助其更好的厘清自己。
使用“隐喻”,将咨询师所感受到的用隐喻的方式呈现,绕过来访可能会出现的防御,从而实现化解阻抗的目的。
要相信,咨询室中所有的呈现,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作为咨询师通过敏锐的觉察力,进行及时的反思与调整,从而实现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最终成长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