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月多来,每天都花一到两个小时读《悲惨世界》,前两天终于把它读完了第一遍。如我在另一篇刚看这本书不久时写的读书感想中所说,阅此书有得遇明师之感。
以前尝试读过其他中外经典,终因学习或工作忙等原因没能读完。这本书应该是我完整读完并作了详细摘抄笔记的唯一的名著了。
书中不乏史实,也有哲思,故事曲折,最让我喜欢的是贯穿全书的善良主题。
02
米里哀主教是全书我最喜欢的人物。我读了开篇部分就为善良的米里哀主教的故事所吸引。
本书的开头部分花很多笔墨描写米里哀主教的清廉、善良和言行如一的品德,而他的善良也犹如一道强光射透全书,直达读者的内心。
他与一个死囚的故事尤其让我感动。
主教的教区迪涅有个人因杀人被判死刑。在行刑前需要一个神甫来为他祷告。当时驻狱神甫生病,监狱的人就去找当地的另一个神甫帮忙,这个神甫认为不关他的事。这事传到米里哀主教那里,他就决定自己去帮助这个死囚。主教与死囚同吃同住一天,待他像父亲、兄长,教他最善最简单的真理。执刑的日子到了,主教和他一同上囚车,一同上断头台。
那个受刑的人,昨天是那样愁惨,那样垂头丧气,现在却舒展兴奋起来了。他觉得他的灵魂得了救,他期待着上帝。
冉阿让是全书的主角。他有幸遇上了主教。
他因偷了一个面包被判5年苦役。服完苦役后,回家路上,他经过迪涅,所有旅店都不收留他,但主教却请他留宿。他以恶报德,第二天一早,偷了主教的银器逃跑了。可惜跑不远被警察逮住。警察押他到主教家里。
主教做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举动,他快步向冉阿让迎上去,对他说:“呀!您来了!我真高兴看见您。怎么!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您可以变卖二百法郎。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
然后他低声向冉阿让说了一句改变他一生的话:“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深受震憾的冉阿让离开主教后,陷入了思考。主教的善行像一面镜子,照亮他内心的丑陋。主教的言行把冉阿让心中尚存的良善的星星之火点旺了。
此后,冉阿让用马德兰的名字在一个小城开始新生活,勤劳工作,成为富商,之后开办学校,老人院回报社区。因其善行被任命为当地市长。
他帮助了很多的穷苦人,其中一个是芳汀。芳汀被富家子弟抛弃,为抚养孩子,不得不卖笑为生,陷入堕落的旋涡,但幸得马德兰救赎。
当马德兰市长得知有个人被错当“冉阿让”抓起来之后,决定放弃了名和权,骑马狂奔一整天到开庭的城市,出庭承认自己才是真“冉阿让”。在被押送途中,他为了完成芳汀的嘱托逃跑,找到芳汀的孩子珂赛特并把她抚养长大,这时他用的化名是“割风”。
在一个失败的人民起义中,冉阿让又救了身为起义小头目的马吕斯——珂赛特的情人。
在珂赛特和马吕斯结婚后,他又向马吕斯坦承其苦役犯身份。
在冉阿让快死的时候,马吕斯终于知道冉阿让是救他命的人,且是个如圣人般仁善的人。
这个善良的人死时有情景是这样的:
他倒向后面,两支烛光照着他;他那白色的脸望着上天,他让珂赛特和马吕斯拼命吻他的手,他死了。
夜没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一个站着的大天使展开着双翅,在等待着这个灵魂。
03
看过一则印第安人的寓言故事,印象深刻。
一个晚上,在篝火旁,一个印第安部落酋长与他的孙子互相依偎,席地而坐。
他对孙子说:“你知道吗,在我内心,有场对斗在进行中。”
“这场战斗很激烈,是两只狼在打架。”
“一只狼叫邪恶,他是生气、嫉妒、悲伤、自责、贪婪、仇恨、自大、自狂。”
“另一只叫良善。他是平和、宽容、欢愉、同情、知足、关爱、谦卑、信仰。”
“这样的争战,也在你心里发生,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面。”
孙子想了想,问爷爷:“那,爷爷,哪只狼最后会赢呢?”
老酋长说:“你喂得多的那只啊。”
当我们看《悲惨世界》这样的扬善的书籍时,我们就在喂养心中的良善。生活中,好人却未得好报的现实有时让人失望,但我们心中的善良之火却不能因此而熄。
雨果在序言中写道:“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其实,善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管世上有否贫苦,都是人类需要守护的心灵城堡。
像《悲惨世界》这样以善良或世间大爱为主题的书很多。读了这样的书,我们可以选择接过善良的火炬,把良善的品德显示出来。我们可能做不到米里哀和冉阿让的无私,但却可从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果皮丢到垃圾箱,是一件善事;扶需帮助的老人过马路,是一件善事;给身边的人多些微笑,也是一件善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接过良善的火炬,传给身边的人。
善良,无分西东。
我的另一篇读后感:《悲惨世界》: 大师级作品原来是这样的
网友评论
读书的我们,已经接过了良善的火炬。
多年前读过此书,今又随你重温了一遍。
文章有理有据,让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