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这世间,每一个孤独干涸的灵魂中本应都有着充沛的感情以及绚烂的色彩。但在不知不觉中,它丢失了原本的色彩,于是人们都说——这可能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但庆幸的是,总有一些机遇让那干涸的灵魂重换生机,或遇见一个人,或走过一段路,又或是在文字的海洋中学会了为自己的灵魂增添色彩。而我,选择了后者,又或说是后者选择了我。
我与简书的初识可能就是在灵魂需要慰籍但又别扭的成长岁月里。那应该是我大学生活的第二年,而大二那年发生了些什么,现在回想起大抵已经模糊不清了。但想起与简书的初遇,归根到底可能是那一段时间里如野草般疯长的好奇心以及独属于文字致命的吸引力了吧。
虽说好奇心是开端,但坚持确实不易。因为,时隔五年后的今天,我再次打开这个软件,发现里面竟然空空如也。而我相信也确定的是:这方小天地里曾经存在着一些独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一些华丽却又幼稚的辞藻,但可能在我而后的漫长成长岁月的某一个瞬间,却发现它们是那样的生疏与别扭,于是删删减减,最后独独留下一处空白来慰籍那段漫长却又短暂的岁月。人啊,有时就是这么奇怪,这一秒自己可能就会嫌弃上一秒的自己,但无论怎样,每一个人都是由这样一点一滴的嫌弃成长为了现在的自己,你是,我也是。
那肯定有人会疑问,那你为什么又与简书来了次二次相遇呢?我想大概是发现越长大内心越需要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用文字梳理成年人的杂乱情绪,这个空间也可以传递着独属于文字的魅力,于是我回来了。我依然是那个喜欢观察蚂蚁搬家的怪小孩,也依旧是那个喜欢夜晚仰望星空的小女孩。在这属于我的悠悠二十几载的岁月中,时间带走了很多也赋予了很多更改变了许多。我想,这其中唯一没改变的就是自己内心对世界的好奇与观察,我想每一个喜欢文字的人也都是如此。
海子曾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很喜欢这句话,同时内心又有着微微的涩意,因为我感觉写这句话的人当时并不幸福,但他的文字却在拼命地向幸福靠拢,最后他留给了这世间一道关于诗词的彩虹,于是让无数灵魂在枯燥乏味中有了颜色。这不正是文字存在的真正含义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字的存在,为多少黑暗中的灵魂打了一道微光,而我也相信,简书存在的意义亦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