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荷风淡淡人生旅途文学创作
《道德经》读书笔记(20)

《道德经》读书笔记(20)

作者: 云水禅心千古情 | 来源:发表于2021-04-06 21:41 被阅读0次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è),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zāi)!众人熙(xī)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bó)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dùn)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áo)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bǐ)。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唯”就是唯唯诺诺,代表了下级对领导、晚辈对长辈的答应和认可,里面有一种唯恐不重视、不够恭敬的味道。

    “阿”是“嗯”,轻描淡写地答应一下、敷衍一下,就像孩子们问问题时,长辈不太想回答,就随随便便地“嗯”一声一样,这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态度。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家的赞美和呵斥,对你来说有多大的区别。人家的认可和轻视,对你来说又有多大的区别。

    老子用反问来告诉大家,其实他们之间没多大区别,都一样。智者是不会在乎的。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与恶呢?它们又有多大的区别呢?这个问题也不需要答案,老子是在否定善恶的绝对性,很多事物都是相对的。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那么,是不是人言就不可畏了呢?不是。

    他尊重世间规则,永远不标新立异,即使明白善恶毁誉没有意义,价值体系可能出错,他也永远不做惊世骇俗的事情。

    世人怕什么,他也怕什么,他永远不去触动大众、人类的底线,不触动禁区。

    荒兮,其未央哉】“荒”是辽阔、荒凉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精神世界,是广袤无垠、无边无际的,不会被任何东西所限制。

    【众人熙(xī)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众人都非常高兴,陶醉在一种喜庆的气氛之中,就像享用太牢、春天登台一样。

    “太牢”是天子才能享用的祭祀,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供养。“太”是大的意思,“太牢”就是最上乘的供养。

    “如春登台”,古代的“登台”有两种意思:第一是在春天登上高台,看到辽阔的远方,看到大地生机萌发的景象;第二是古代人关于生殖崇拜的一种祭祀。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就算在这么欢欣鼓舞、春心荡漾的时刻,我仍然非常淡泊,就像不懂事、不会笑的婴儿一样。“婴儿之未孩”就是婴儿还不会笑的意思。这就是“大智若愚”的第一个特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得道者是没有分别心的,在得道者眼里,善恶毁誉没有区别,或者说差别不大,那都不过是一点情绪,过去了也就消失了。

    【累累兮,若无所归】这也是大智若愚的后一种心态:懒懒散散,逍逍遥遥,好像流浪在外,没有家的孩子。所谓的“没有家”,指的是没有执著。他根本不在乎众人那种陶醉于欲望的欢愉,他安住在自己的境界之中,逍遥自在、心静如水地活着。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大家都才华横溢,显得非常富足,我却像被人遗忘、丢弃了一样。

    这是大智若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不喜欢出风头,宁愿躲在角落里,被人遗忘。因为,他知道很多东西没有意义,反而很麻烦,不如静静地自己待着,静静地享受宁静和快乐,静静地做些本分中的事情。得道者是不怕被遗忘的。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不过是个愚蠢的人,有一颗愚蠢的心而已!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都非常聪明, 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明察秋毫,只有我糊糊涂涂的,总是那么愚钝,总是那么浑噩。

    这不是装的,他确实觉得自己很低,而且一直觉得自己很低。但老子也绝不是因为自卑,他是难得糊涂。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胸襟像大海般宽广,悠悠荡荡,空旷自在,不受概念、形式局限;心像风一样自由,不受羁绊,也不受限制。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大家都很有用,都不可替代,只有我不成器。

    智慧到一定程度,能明白结果和变化,就对很多东西不在乎了。他知道,无论怎么样,都仅仅是个过程,得失好坏都是相对的,一定会变化,他不去随顺变化,不去刻意地进取,乐得做一个最没用、最卑下、能被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人。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唯一跟别人不一样的,就是我遵循大道的规律,就像婴儿吃奶一样,但我吃的奶,是大道之奶,是出世智慧的甘露。

    【总结】

    本章是老子的思想独白,也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老子用诗一样优美的语言,直抒胸臆,深刻地剖析了无为的道理。老子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就是大智若愚。


    【悟道心得】

    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环境,不理智的人却要环境适应自己。

    2007年,我在东莞东坑镇一所民办学校工作。那年九月份的新学期,学校招了两个大学毕业生,他们是学数学专业的。民办学校的老师真的可以说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教师不仅要上课,而且还要值日或者跟车。如果有教师学期中间突然辞职,又没有招到新教师的话,还可能指派老师担任自己专业以外的其它科目。

    其中有一位老师性格随和、开朗,和谁都合得来,对工作也很认真、负责。领导安排他教数学,她就教数学。学校缺英语老师,又给她安排几节英语课,她也接受。实验班开课,让她担任实验班的数学老师,她也不拒绝。别人都在喝茶、聊天、游荡,她总是坐在办公桌前,忙着批改作业、备课和改试卷。最终,她不但得到了领导的赞许,而且还积累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了专业水平。

    另外一个,却整天怨天尤人,一时抱怨学校伙食太差,一时抱怨工资太低;一时抱怨学校工作安排不合理,一时又抱怨领导戴有色眼镜。结果,勉勉强强工作了一学期,就辞职了。如果他不转变心态,不改变观念,到哪里都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最高明的人,就是会装糊涂的人,喜欢自以为聪明的人,反而是天下最笨的人。

    《列子·说符》里有句话:“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意思是能把深潭中的游鱼看得清清楚楚的,不是吉祥的好事;能把别人隐私探知的一清二楚的人,定会招祸遭殃。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一举一动背后的那点小心思,随便就都被人了如指掌。

    历史上,杨修就是因为过于明察秋毫,对曹操的动机、心事太明白而被曹操杀害的。

    所以,不要总是自作聪明地指出他人的是非对错,来显示自己的精明。做人难得糊涂,哪怕心里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要说出来,不要刨根问底,不要争个高低对错。

    不必老是为自己打算,倒是宁可守住自然虚静之道。宁静淡泊,才能健康平安。

    假如你是一个农民,就本分地种好你的庄稼,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就本分地教好你的学生,如果你是一个工人,就本分地做好手边的工作,如果你是一个领导,就本分的尽好你的职责……做农民的不要整天想着当官,做教师的不要总是想着发财,做领导的不要总是想着贪污……

    守住自己的本心,平平淡淡、清清静静的生活,才能健康、快乐、平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书笔记(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ar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