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仰 ?
维基百科英文解释有2条:
1)“religion”,特指信奉某种宗教教义;
2)“faith”,也就是信念,指非宗教信仰,例如“信仰三民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 等
百度百科解释: 指某人自发对某种思想或宗教或追求的信奉敬仰。
综合起来,通俗的讲,所谓信仰,是人对某种思想或宗教教义信奉,并自觉将之作为自己行为准则的思想和行为活动。
信仰有多种,信奉宗教是信仰,国民党党员信奉三民主义也是信仰,甚至朋友义气也是一种信仰,相信公平正义的社会法则,也是一种信仰。任何人都有信仰,有信仰才有力量,才能在行动中用信仰自觉指导自身行为。
谍战剧《潜伏》中,余则成坚持信仰,潜伏在国民党军统局内部,为我党搜集不少高价值情报,而反观国民党军统局内部,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很少人能坚持信仰,尽心竭力为所谓的信仰服务。两相比较,高下立判,那伴随着的是国民党步步败退,一败再败。除了民心向背,丧失信仰也是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那为什么这部剧中, 以站长吴敬中为首的大多数高层官员丧失了信仰呢 ?
有人说,他们未曾相信过自己的信仰 。真的是这样吗 ? 其实不然,国民党军统特务大部分都是出身于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思想入党,宣誓,并接受严酷训练,并通过层层选拔,才被选入军统组织。剧中吴敬中,余则成,陆桥山等都是如此,而现实中也有很多,如汪精卫年轻时为了推翻满清统治,冒死刺杀摄政王载沣,信仰不可谓不坚定,所以说,如果没有真正的信仰,很能支撑他们做出成绩,走到高位。一个有趣的现象,信仰丧失不是发生在底层,而恰恰发生在中高层。
那又是什么让他们发生改变呢 ?我认为是他们经历的现实,动摇了曾经的信仰。
剧中余则成可谓是典型代表,曾经的余则成在即将与未婚妻结婚之际,被调去刺杀大汉奸李海丰。此去生死万分,凶多吉少,他若信仰不坚定,大可以带未婚妻一走了之,躲起来过自己的甜蜜小日子,岂不美哉。但他坚持去执行任务,并且在失去上级之后,也未曾动摇,坚定的执行刺杀任务并成功大逃亡。但迎接他的是什么 ?是被宣告“阵亡” ,在寻找到新上级之后,除了被发放奖金外,还被要求继续坚持战斗,有家不能回。而所谓的新上级为了私利则和敌人进行着不为人知的交易,自己则成为了弃子。得知真相后,他失望了,心灰意冷,说了句“我不知道,为谁战斗” 。理想主义者遇到现实打击,很可能会一蹶不振,而曾经坚定的信仰,可能瞬间崩塌。
所以说并非曾经的信仰不坚定,而很可能是曾经深信,当遇到现实与理想的不符,信仰自然而然发生动摇。人是社会性动物,信念往往容易受外界影响。那些向他传授信仰的人,那些表面冠冕堂皇,背后盈盈苟苟,视信仰为儿戏时,他们信仰的基石垮掉不足为奇。
而剧中的吴敬中,在爬上高位后,见识了太多高层相互倾轧的内幕,认识到他所为之奋斗的国民政府实际上是四大家族敛财工具时,信念动摇,发生蜕变。用他自己的话说,曾经坚守多年的 “凝聚意志,保卫领袖” 最后变成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imag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