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生真的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会看见什么,感受到什么。
正如遇到这本书是在一个垃圾堆旁,而就是这个垃圾堆里的废书,带给我一次心灵的震撼。
《无声告白》 看到它的第一眼,我想到了爱情,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翻开第一页,看到一个母亲的独白,我想到了亲情,母爱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直到最后,才发现,这是属于自己的独白。
故事中的主人公玛丽琳,是个因家庭而放弃自己梦想的人,唯一的一次离家出走追逐梦想也以失败告终,因此她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莉迪亚乖巧懂事,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哥哥妹妹都没她讨喜,然而就是这个时时刻刻都听父母话的孩子,跳湖自尽了。直到最后,玛丽琳和丈夫都不清楚女儿死亡的真正原因,或许现实中的父母也是如此,做着自己觉得对的事,把这些强加在孩子身上,心中还想着被感激。
从小,我们就被贴上乖孩子的标签,听父母的话,才会有糖吃,才不会被狼叼走。长大后,父母开始给我们讲大道理,走的桥多过我们走的路,吃过的盐多过我们吃的米。这些都是让我们听话的理由,作为一个局外人,听起来挺可笑,可身处其中的我们却往往信以为真。
也许现在的你正值花季般的20岁、成长成熟的40岁,甚至看透一切的60岁,不可否认,我们仍对父母产生着或多或少的依赖,认为我们在他们身边还是个孩子。这样的思维定式 ,不外乎年纪,阅历,来自于自己,来自于内心。
心理学将此类现象称为自我意识的迷失。
自我意识,顾名思义,对自我的感知,对自我的意识。身处咋社会中的人们,往往缺少这样的意识。社会学中强调,人具有独立性和社交性两种重要特性,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单独的个体,人类需要不断进步与发展才能保护自己,与此同时,两三个结合,群体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抵御外来危险。很明显,我们中大多数属于后者,从小就受到集体主义的熏陶,团结一致深入每个人的内心,在集体之中,人们很少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只是单纯地效仿,以免自己会出错。随着不断成长,这样的思维也在心中不断繁殖蔓延。
因此,我们选择直接地服从,因为父母的经验,因为要避免错误。我们不敢发出自己心里的声音,只得暮年时以一声声叹息结束自己的一生。
可问题来了,终此一生,你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我们应当明白,我们的人生只有这一次,短短三万多天的时间,活的怎么样是我们的事,为何有那么多的顾虑。
父母的经验来自于人生经历,正是经历过这些才会有所感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经验之所以为经验,在于它的过时性,再如何正确,它也只能算是过去,要知道,人体细胞每七年就会全部更换一次,也就是七年后,你就是另一个全新的自己,更何况父母那个时代的经验所谈,这个世界,每天都会有新生命诞生,从计算机的发明到人工智能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每分每秒,你的周围都在发生着变化,甚至一粒小小的灰尘,都有可能因为阳关的照射而改变结构,你还要相信那些所谓的经验,误导自己的判断吗。
同样,生活在群体之中,我们别无选择,人总要在依赖群体成长进步,不断发展。成长过程中,社会群体行为折射出的价值观往往会引导我们向其发展,对此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时刻问问自己,最初的想要是什么,自己原本坚持的是什么。我们的梦想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来自于不经历外界污染的年纪,是我们最初的想法,静下心,时刻回忆那个追逐梦想的自己。如果你羡慕一个人,羡慕他光鲜亮丽的生活,那就把他当做自己的目标,跟现如今残破不堪的生活作对比,想象自己能像他一样在自己的生活中游刃有余的感觉,之后努力去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人,专属自己的人,那么就去做吧,生命真的很短,好好的为自己活一次。
说到底,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