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瓷——天下第一?

作者: 荒唐忆梦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15:35 被阅读47次

    定窑,位在中国古代定州区域所产的瓷器,其白瓷作品为宋代以来所推尊。考古发现其最主要的窑区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境,窑场绵延密布,产量丰富。唐代开始兴作,十世纪晚唐、五代时成为中国北方名窑,产品广受中原、江南、辽国贵族所喜爱。及至宋、金时期,定窑窑业技术精进,如以煤为燃料、以覆烧技法改善质量、以划花与印花装饰器表,均成就定窑的特殊性。不但为贡入北宋、金朝的内廷用品,也突破边境藩篱,广见于大辽与南宋的墓葬中,故享有「天下第一」的赞誉。

    北宋中期,社会安定,产业勃兴,繁荣的城市有着优质生活的需求。就瓷器言,烧造普及,名窑迭兴。定窑领先采用支圈覆烧法增加质量,用划花、印花技法增添花纹,均使瓷器大量产烧并维持一定的质量,能供应国内外广大的市场。

    覆烧定窑碗盘日用器的形制甚为规律,口缘多无釉,是所谓「芒口」,方便安装金属稜釦以增添瓷器光彩。芒口因覆烧而产生,定窑碗盘倒扣在环形支圈上,每个国内一线拍行秋拍藏品征集支圈{一叁壹}〇一;柒一,叁〇〇肆层层相叠,则外表看似一个筒形匣钵,内层却是多个不相碰触的同形式碗盘。因此一方面节省窑内空间可大量烧造,一方面口部支撑有利于细薄广口小足器不易变形;是瓷窑装烧技法的发明,一时随从者众,远至江西、福建窑场亦皆有袭仿者。

    划花定窑十一世纪中叶前后,定窑的窑工开始以划花装饰瓷器,宽刃的雕刀作斜刀与回锋变化,快速的呈现画笔提捺勾描般的线条;又善于利用梳箆般的多岔工具,在主纹饰间划出平行流畅的复数线条,增加花叶的丰满,或水波的流动。

    划花花纹,最常见的是一枝莲花或萱花,穿绕器面,花叶疏朗跌宕、优雅自生。其他如水塘鹅雁、游鱼,快速却柔和的线条,勾划对大自然的讴歌;面如小牛的螭纹和昂首跨步的行龙,都神采奕奕、活泼灵动。

    印花定窑北宋晚期,定窑工匠以蘑菇样的模子同时整饬造型并笵印花纹,而多件模子具有年代刻款,显示印花技法在金代更为盛行,可大量重复制作同形同纹的作品,供应广泛的市场需求。

    工整的印模,与金银器型模相似,常制作规律的分格与菊瓣曲褶的壁面,布置飞鸟舞过繁花、水禽荡漾于细密水波间,而螭纹矫健、祥云密布、花叶伸展,密无缝隙,均见刻模者构图设计的独到处。

    定窑白瓷的一些特点。

    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2、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3、底足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总是显得不够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这种现象十分奇怪,但在鉴定中却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鉴定之关键。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几乎无钩手。

    4、变形

    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点。

    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现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现在只有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定窑白瓷——天下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kx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