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避免在知识的海洋中溺亡,4大方法6个习惯,一定要悄悄收藏!

避免在知识的海洋中溺亡,4大方法6个习惯,一定要悄悄收藏!

作者: 溪悦以书 | 来源:发表于2022-11-05 19:57 被阅读0次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个人的知识管理如何做

    在这个话题上呢,我想我已经有一定的发言权了,我13年就注册了印象笔记,有七八年的使用经验,已积累近3000条笔记。

    而且我通过这些笔记写出过专利、稿件、爆文,打磨了自己的读书课程,孵化出社群活动,用知识创造了价值,还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燃眉之急。

    它就像我的一个私人宝库,是我的一份无形的资产,给我提供很多的便利支撑。

    这里面每一条笔记都不是凌乱摆放的,都经过了我的加工和整理,留下了我的痕迹。

    为什么我有信心能够为大家做50次分享?

    因为这就是我的“第二大脑”,是我多年的感悟、体会、思考的集结地,而且,我觉得它正在发挥它的复利价值。

    01 知识管理,想说爱你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光每天出版上市的书籍就有几千本,再加上网络信息的泛滥,我们称自己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一点也不为过。

    况且我们每个人不仅在获取信息,甚至自己都成为了信息源。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就变得更加泛滥,而且没有过滤。

    现在很多app都提供收藏的功能。可以让我们非常方便快捷地把没看完的信息收藏起来。但这种方便快捷的功能,却隐藏着巨大的伤害。

    先来回想一下你自己是否经历过这些尴尬:

    ● 想要用一个案例或者素材的时候,明明记得自己收藏起来了,可是从头找到尾都没有找到?

    ● 看到好的就收藏起来,最后都不记得自己曾经收藏过什么。还是偶然的机会翻到,原来我还保留了这么好的东西?

    ● 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课,记了很多笔记,但是散落在各处,找不到,更用不起来,无法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 笔记结构混乱不清,想新建一个笔记,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合适。最后乱放乱藏,自己都想再建个账号重新开始?

    以上这些情况,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过?反正我都经历过。

    我们都爱学习,所以看喜欢收集信息,下载了大量的资料,但或者杂乱无章的放在硬盘或者云笔记本里,或者有些知识已经过时,根本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因为有痛点,很难受,所以逼着自己去学习,去改进,也逐渐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人人必须要掌握的4个方法,以及要养成的6个习惯。

    如果你还在知识管理的路上摸索,希望我的分享,能带你少走一些弯路。

    02 笔记收集整理的四大法则


    第一、开端控制法

    就是说你在建立笔记或者收藏笔记之前,要有个最初的设计和判断。

    设计什么呢,先设计好自己的知识库长什么样子?建立什么样的目录,采用什么布局方式。

    就像要盖一个房子,你需要几间房?每一间分别有什么用途?是做厨房,还是做卫生间?你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这样买来白菜,就知道放进厨房;想读书了,你就会去书房。

    在印象笔记里,就是要先建立自己的笔记本组。这样再新建笔记的时候,你就判断一下,这个笔记是否在我之前的体系中?还是一个新领域?

    判断好了之后,就直接在对应的笔记本组下建立笔记,而不是随便建立,然后再转移。

    通过这种前端控制法,可以初步做到让各种笔记有条不紊,井井有条。

    拿印象笔记举例,它是采用笔记本组 + 笔记本 + 笔记的三层组织架构,再加上标签的使用,就可以从多维度去构建查找笔记,足够我们平时用了。

    第二,事后整理法

    这点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做到。在阅读网页、微信的时候,看到好的内容,大家都喜欢收藏,可能并没有做到按时整理。就像松鼠囤积食物一样,只顾着藏,真想用时却找不到。

    建议大家先给自己建一个“临时收集箱”。新建笔记的时候,如果能很清楚地知道它的归类,就放到对应的目录下。

    如果不清楚或者来不及判断、仔细浏览,就全部先暂存到这个“收集箱”里。等到空闲的时候,再次的整理,回顾。根据里面的内容对你的价值,定期转移到不同的笔记本。

    第三,及时清除法

    笔记不是越多越好,所以一定要舍得删,断舍离。尤其是那些临时的事项,处理完之后就及时删除,这样可以让笔记保持清爽。

    有些灵感、创意类的内容,可能你稍后整理时会扩充成长的文章,写完之后的文章就可以转移到对应的笔记本中,然后之前的创意、灵感类里的条目就,可以相应的删除了

    生活中需要断舍离,知识管理也需要。及时的去做这个动作,会让你的笔记系统不至于太过庞杂。留下来的全都是有价值,对你有用的东西。

    第四,备份归档法。

    上次做复盘分享的时候,就给大家展示过我的复盘虽然不是在印象笔记中做的,但最终都会归档到印象笔记中。这样就起到一个备份的作用。

    再比如,我写文章的时候,不会直接在印象笔记中写,(因为之前出现过一次,写完的内容因设备冲突丢失了)而是在腾讯文档里写。

    我会定期对已经输出的内容进行备份归档,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信息最终都会汇总到一处。在你想查找什么西的时候,就有的放矢,而不是到处去搜。

    另外还有一种场景也需要用到归档,那就是已经学过的课程。

    学完一门课程,如果我们对这个技能已经掌握得比较熟练了,不需要经常去打开它,这种笔记呢,就可以把它放到归档文件夹里面。

    掌握了基本的法则,那接下来,再说说平时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小的习惯,可以顺利破局,开启知识管理之旅。

    03 养成这6个习惯,助你徜徉知识海洋

    我们常常以为无法突破的“命运”和“无意识”,其实说到底都是由习惯左右的。就像王尔德说的,起初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习惯是某种程度上固化的思考方式或者感觉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重复次数多到自动化的行为。

    因此,某些习惯一旦养成,如果我们不刻意的去改掉,它就会为我们带来行为上的无限循环,这样有好也有坏。

    坏的习惯需要我们去改掉,这无需置疑,但好的习惯却给我们带来了知识行为的高收益。在知识管理领域,养成这6个好习惯,所有的难题,将不攻自破。

    1.知识过滤的习惯

    古时候读书,几本“四书五经”就是读书人的全部。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一个知识点被不同的人拆解加工,如果不懂得分辨知识真假,不懂得筛选过滤,迟早会溺亡在知识的海洋。

    对你有价值的信息,你可以保留的,对你无用的你要学会过滤筛选。当然了,能做到这点,也需要你先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什么是你关心的,你打算往哪个方向深耕发展。

    知识管理的前提就是要知道自己学什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社群、书籍、纪录片,经过初步的筛选,会大大降低你的知识焦虑。

    2. 随时记录的习惯

    这点虽有些老生常谈,但却是知识管理的开始。毕竟,要想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就需要拥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养成记录的习惯就是对知识的积累最大的帮助:

    闪现的灵感不会任它散去,而是立马打开速记软件快速捕捉;深度阅读后,不是看过就算,而是认真摘抄记下感悟;听课学习,不再过度依靠大脑,而是深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道......

    3. 间隔整理的习惯

    我们付费学习的所有课程,都可以把它导入到印象笔记中,拆解学习,总结适合自己的行动方案。查询不明白的概念,验证提到的方法,收集可用的素材案例。

    我们写读书笔记的时候,不仅仅做摘录,而是要发散,对其进行联想、评价、分析、思考。只有让信息始终处于流动之中,才能拓展对它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个知识点。

    不仅要有“随手记录,随手收集”的意识,同样要有“对信息进行加工”的习惯,将存储的信息加工后再存入个人的知识体系。

    信息就在我们收集、加工、组织的过程中,从凌乱到整齐。

    4. 讲述复用的习惯

    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运用和创新。有很多学习方法,会引导大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所以我们既然学到了知识,就要不断的利用,写进文章里,输出分享出来,跟朋友聊天帮他解决问题。这都是对知识的讲述和利用。

    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只有会利用知识才能够成为力量。如果你的知识不懂得利用,那你也只不过是一个移动书橱而已,即便保存再多知识,对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是毫无益处的。

    我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就能多多的利用和重复我掌握的知识,在一次次的知识复盘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5. 知识分类的习惯

    当所有知识都汇集在一起,那也只是知识的蓄水池,死水而已,虽有量却无法引出更多质的所得。

    而知识分类就像给水建渠,除了上面说的建目录,你还可以通过打标签,设置链接,做卡片笔记等方法,将知识做好分类,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养成经常分类的习惯,会让你将知识引水到渠,随用随取。大大减少“想用找不到”的尴尬。

    6. 零存整取的习惯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学习都是碎片化时间进行的,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零存”,那怎么整取呢?

    首先,你要大量阅读同一个领域内的书籍、或者学习课程,对该领域建立一个初步的知识体系,这就相当于种下了一棵树苗。

    后面,你就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收集。看到新的观点、理论、模型就保存下来,然后再整理转移到对应的目录下面。

    虽然学习是碎片化的,但是却不影响你整棵知识树的完整性。而且通过不断的收集,你最初这课小树苗会越来越大,生长出新的枝干和树叶。

    说不定你不经意间的日夜采撷,最终收获到的是一颗硕果累累的大树。

    04 写在最后

    在使用云笔记的这几年里,我脑子里总盘旋这一句话,“你写的不是笔记,而是你的人生。

    笔记犹如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也需要整理,也需要积累。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旅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的心情”,你所记下的笔记,就是人生路上沿途的风景。

    量变的积累,最终会促进质变的爆发。有一天,你也会回头发现,这些笔记已经成为人生的财富,见证你成长的轨迹,幸福的生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避免在知识的海洋中溺亡,4大方法6个习惯,一定要悄悄收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uv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