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在『‘与日俱增’成长践行群』做的第二次分享。整理后,全文如下:(共3653字,大约6分钟)
上一次的分享中,我们提到了拥有爆棚行动力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目标,持续不断的行动,和对标学习的榜样。那如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坚持下去,直到彻底改变?先来看看我的自身经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ef7de1b10e40c7c1.jpg)
01 用100天开启我的自律人生
准确来说,我就是今年初才决定要在阅读写作领域深耕,锻炼一项核心竞争力,一来可以增加副业通道,二来可以抵御职场中的风险。
即使我在国企,仍然感觉到危机四伏。我所处的软件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平均年龄33岁。我看到比资历老、能力强的同事,因为部门的合并,被迫离开岗位。
那时我就认定了一点:铁饭碗不是一份工作可以干一辈子,而是到哪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说实话,我醒悟的都有点晚了,35岁才开始努力,想要过点不一样的人生。所以我看到比我年轻、懂得学习提升自己的人,我就很羡慕她们,因为她们拥有更多的成长机会和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123c63326196948e.png)
有人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只要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算晚。真正的人生从你想使劲那一刻才开始。找到自己的细分领域,扎扎实实地去行动。用行动治愈你的焦虑,赶走你的自卑,活出全新的自己。
以前我就属于间歇性努力,flag常立常倒的人。19年底接触线上学习,学了很多课程,最后都没坚持下来。
直到今年年初,我通过100天复盘,真正开启了我的自律生活。我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和今后的使命,也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所以如果你也想成长的快一点,坚定一点,一定要使用“复盘”这个工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0f22403213ce1fa3.jpg)
说到复盘,许多企业都将复盘融入了自己的发展理念,比如联想,华为,阿里巴巴、小米。在他们的企业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复盘的影子。
对我们自我成长来说,复盘也是小白快速迭代成长,受益最大的工具之一。
复盘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行为习惯,个人成长都离不开复盘。
“复”的意思是对过去的复习,“盘”是盘点。复盘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对过去进行复习盘点,进而明确下一步的计划走向。
复盘的本质是从过去中学习,把经验变成智慧。
如果大家留心观察身边那些走得比较稳,进步比较快的人,他们都有复盘的习惯。
而且他们的复盘从来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复盘短期收益可能不那么明显,但是如果你能坚持100天或者更长,就会看到它的好处。
复盘究竟有哪些好处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了以下四点。
02 复盘能带给我们哪些好处?
1.复盘让你的成长清晰可见。
平时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忙,很少去记录自己的成长。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记录自己每个阶段做的事情,回顾自己是否达成设定的目标,会让你的成长清晰可见。
尤其是你用数字来量化成长时,你就会特别有成就感,比如我们写每周复盘的时候可能会写,这周读了几本书?写了多少万字?看了几部电影?通过这些量化的数据来衡量自己的成长,大家都会惊讶于自己的成绩,从而产生成就感。
这些成长的喜悦,如果不复盘,是根本体会不到的。有一句话是“无复盘不成长”。如果你不去盘点自己这一周做的事情,你根本不知道原来自己一周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94a286ea4f536147.jpg)
2. 复盘,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自己。
我也是从今年初才开始建立了复盘的习惯,上半年坚持得比较好,每天做日复盘,每周写周复盘。
但是习惯养成了,已经感受到它的好处,下半年反而没有要求自己每天都要做日复盘,这样我就可以去达成其他的目标。
但至少我会在每周末,利用手账进行总结。通过在工作,学习,生活三个维度去梳理自己这一周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把自己拉回原来的轨道。
生活很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顾着低头看路,却少了抬头看路的意识,但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选择的方向是错误的,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通过写复盘给自己按下一个暂停键。用跳出来的视角去看回看自己做的事情,保证前进方向是正确的。
而且通过多维度的梳理,你也可以发现自己哪一方面做的不够,从而避免在一个事情上过度投入而影响了其他方面。
比如我光顾着忙自己的事情,发现这段时间跟孩子的交流和陪伴比较少,我就会刻意增加这部分的时间。通过梳理平衡,让自己生命之花全部绽放。
3.复盘,可以帮助你反思不足
复盘的重要作用,就是帮你反思过去,链接未来。
稻盛和夫就有每天反省的习惯,他觉得坚持每天修行,就会让自己心境澄明,不会变坏。曾国藩也有这个习惯,每做完一件事之后,他就会点一炷香,把整个过程细细回想一遍。做得好的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立马改正,尽可能的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感觉?自己好像一直挺努力,没闲着,但是工作没起色,副业没变现,孩子还不听话?
其实我们经常陷入原来的思维模式中,用相同的行为模式去期待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只会经常受打击,产生很强挫败感,甚至怀疑人生。
通过复盘,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重复犯错。因为我们会从中进行反思并总结其中的一些规律,最终将经验转换成能力,指导你今后的行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6a2e4f30df8157a1.jpg)
4. 复盘,可以帮你链接同频小伙伴,积累人脉
复盘本来是为了加速自己的成长,自己私下做的事情,但是当你把复盘发到公众号、今日头条时,那便和外界有了联系,你在通过复盘告诉世界你的成长,同频小伙伴因此会被你吸引。
我上半年加到好友中,很多人都是因为看看了我的公众号来主动链接我的。另外,因为有复盘的习惯,我也经常去看看别人,看那些比我厉害的人是如何复盘的?
从中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也可以从他人身上汲取能量,感受力量,来促进自己的成长。一点点,你会发现你的圈子越来越大。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体会到复盘有这些好处?也许有人会说,我也做复盘,怎么感受没那么明显,接下来,我再给大家说说,好的复盘应该长啥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d35ccf21bfd87969.jpg)
03 好的复盘究竟长啥样?
首先,要复自己的盘复盘。
矛头,要指向自己,而不是找别人的问题。有一个词叫“反求诸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盘。
古人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我们射箭没有射中,不应该埋怨弓箭有问题,也不应该埋怨其他人比自己射得好,而应该找自己的问题。
其次,复盘是复盘自己的痛苦。
瑞达利欧总结了一个公式:痛苦+反思=进步,没有经历足够的痛苦,没有痛彻心扉的感触,反思通常就会停留于表面,不会那么深刻。所以当你经历不顺或者痛苦的时候,最好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然后去进行回顾和反思。
我们在复盘中要深刻挖掘自己,真诚的面对自己,不逃避,不妥协。
有些人觉得复盘就是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周做了什么?或者细数一下自己的成就事件,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真正的复盘有一种不放过自己,真实发掘自己内心的精神。能够不畏别人的目光,真实地展现自己,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勇气。
当然了,如果你要公开发表,可能不想揭自己的短,那也无可厚非,你可以不公开,或者进行删减,但是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只有难受,才是进步的机会。
最后,好的复盘会指向并加速行动。
在复盘中,你要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付诸实践,然后对践行的成果进行再次复盘,这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判断复盘有没有效,就看你是否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并有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果?
有些人虽然做复盘,但只是习惯性地写流水账,或者说找到了问题,根本不去行动,那最后也很难发生真的改变。
请记住,复盘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c932749dd6abfe93.jpg)
04 复盘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首先,你应该对近期目标做个拆解。
把每天做的事情,简单记录下来。我就是搭配手账来完成的,手账列计划,做规划,复盘则单独写到在线文档里。
当然,形式不是重要的,关键是得有这个动作。每个人因人而异,自由选择。
其次,准备好自己的复盘模板。
你可以直接套用别人的复盘模板,也可以自由发挥。一般复盘需要包括回顾评估,反思问题,经验总结,下一步行动,几项内容。你也可以从输入、输出、固本、培元几方面去梳理。
这是我之前用的九宫格方式,但是电脑上操作不方便,后来改成了手机端复盘。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5204066c5dbe2f54.jpg)
推荐大家一个APP,叫墨记。
免费,时间轴的样式,手机电脑端同步,多种背景,支持查询,轻量级软件。关键是分享的图片样式也很好看,有一种淡雅的水墨气息,可以满足日常文字输出的各种需要。
在这里面你可以固化好自己的模板,每天复制一下,在上面改就可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5553/cab97782b3c1d58f.png)
最后一点,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练习用语音复盘,这会让你坚持的更好一些。
如果说,临睡觉了,再打开电脑,敲敲打打,估计谁都很难坚持。利用APP,我们可以随时拿起手机语音输出。越轻松的开始,就越容易坚持得长久。
关于复盘,就先给大家分享这么多,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成长利器。以前我觉得那些朋友圈里的复盘大多是赚人眼球,其实只有真正用了,感受了,才知道是自己的认知太狭隘了。
就像我们明明都知道读书好,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读书呢?只有你去做了,并从中尝到甜头,才会认可它。
总之一句话,道理是大家的,但改变是自己的。
希望我们都能用好复盘这个工具,实现加速迭代,主动更新自己,活出全新的版本。
感谢大家的聆听,下周再见!欢迎更多小伙伴来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