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朝状元钱鹤滩的这一首脍炙人口的《明日歌》真是道尽了拖延症的危害。拖延症应该是当今社会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精神病症了,我受它毒害已久,每每想改过自新,却总是无疾而终。在一次刻意练习的课上,我的一位英语老师分享了他对抗拖延症的经验,我觉得很有道理,先分享出来。
他总结出拖延症有三大病因:
排在第一位的是“脆弱的完美主义”。这点总结的非常到位。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因为害怕当前做的不好,所以就干脆不去开始。我也有这样的心理,就拿我自身举例来说,我好早就有刻意练习写作的想法,但就是怕写不好,才一直不肯付诸实践。总是痴想未来某一天自己的思路清了,文笔好了再开始写,这是多么荒唐可笑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怪不得连大文豪鲁迅先生都说:“然而要做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接下来的原因是“难度太大搞不定”。这点和上一点相辅相成,的确是怕任务的难度太大,才一直迟迟不肯开始。像我列出年度计划一样,我知道想要完成他们要付出多大的辛苦,要放弃多少的娱乐,所以才一直难以下定决心,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没有成为想要成为的人,未来却时日渐少,依旧是碌碌无为。
如果不是前面两条原因导致的拖延,那只能说明“这件事情不重要”。可以列出一张清单,看看哪些是重要的事情,哪些不重要,供后面参考。
针对上面三个病因分别有三个对策:
首先多关注完成。正式得益于这一点我才有勇气和决心开始这一年的计划,对写作而言,不求完美,只求完成。这样降低期望之后,我心里已经没有任何压力了,我知道现在写的有多差,离理想中的自己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完美的,每一项技能的习得都要经过长期训练的,只有先开始练习,才能慢慢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而不是反过来。
然后是从小事做起。别看这个对策太简单而忽视它的价值,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像我今年计划晨跑1000公里一样,把任务分解到天,一天做一点。目前我每天早上跑六公里,发现也不是那么难完成,按照这个进度,要不了半年就能跑完。人生本来就是迎难而上的,越难的事情越值得去做。
最有一条更为简单,比照列出的清单,对于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要有勇气放弃。
三个病因,三个对策,都是极为简单的道理,却都是我们平时视而不见的。最后在分享一个写作秘诀,只需三步。先写第一句,再写第二句,完成最后一句,一篇文章就告成了。看了不要笑,也不到打我,细想想完成每一件事都要经过这样的步骤。看书也是,先看完第一页,再看完第二页,坚持看完最后一页;跑步也是,先跑第一天,再跑第二天,坚持跑完最后一天;计划亦如是,先完成第一项,再完成第二项,坚持完成最后一项。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完美收官。
人生重要的道理,其实都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不愿意去坚持罢了。今年就从践行这些简单的道理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