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关系到利益分配
而利益分配往往
是创业团队矛盾和分歧的根源
现实不少创业失败的案例
不是创业项目难以推进
而是合伙人由于股权问题分道扬镳
//01//
2015年老王、老张与老刘三个人联手创业,三人的持股比例在一开始便设置为35%,33%,32%。然而在公司还处在成长期阶段时,老王觉得自己的贡献远远大于另外两人,便提出重新分割股权,但另外的两个人认为自己一点也不比老王的贡献少,而是老张自己太膨胀了。争议发生后,三个人的精力很长时间都不在工作上,而是把很多心思都花在股权分配的问题上,随后公司因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而出现连续亏损,再加上该公司股权过于分散,产生了一系列决策不流畅问题,最终到2017年底公司便倒闭了。
世界因缘和合,因果相随。回到股权的话题也是如此,如在创业开端的架构设计与股权分配上埋下不好的因,那么之后便会导致不尽人意的后果。作为局外人看,老王第一次创业时所产生的内部问题发生的原因很清楚,这些问题是创业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在创业初期公司一穷二白,这时大家齐心协力心无旁骛很少仔细考量自己应当在团队中拿到多少份额的利益回报,但到了公司开始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时,股权问题就会引起合伙人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但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却难以避免,因为设计一个能让大家都信服的股权架构的确不易。
一个好的基础架构不见得一定能促成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但它却是对合伙人创业付出的认可,而合伙人的贡献需要被记录和认可,并体现到股权的分配中。创业中可能有资历阅历丰富的合伙人,也可能有初出茅庐涉世尚浅的合伙人,无论你是那种合伙人,在你的资历和能力转化成对公司的贡献之前,公司很难预估你在公司发展中能带来的价值。这样的话我们需要是一套合伙人达成共识的贡献值计算规则,让合伙人对自己未来的利益分配有一定的预测,不至于在利益分配时每个合伙人对他人的贡献都各执一词,最终难以维持和谐的合作氛围导致散伙。合伙的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相互支持和理解而不是为了利益分配去勾心斗角和相互贬低,纯粹的合作关系才能走的更远。
//02//
下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解释如何解决传统静态股权架构在股权分配中所遇到的困境。
2018年5月,老王再次走上创业之路,这一次他找来了侄子小明和前女友翠花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希望有限公司,实缴注册资本100万元(拟制为100万股份),其中老王以资金出资40万元、小明以资金出资30万元、翠花以专利技术出资30万元,三人皆在公司任职。
为了避免出现此前因股权问题产生内耗,老王决定使用动态合伙股权的方案根据三位创始人贡献大小公平分配其股权。同时,为了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大娃、二娃和高级管理人才三娃,老王也把他们纳入了合伙人序列。
为将动态合伙股权方案推行下去,老王在公司的组织架构方面做了如下三步工作:
第一步,老王创建梦想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然后老王用他独自的独资的理想有限公司任梦想有限合伙企业的GP,持有梦想合伙企业1%的份额,并让自己的侄子小明作为该有限合伙企业的LP,持有梦想有限合伙99%的份额。这样做可以让老王牢牢控制希望公司,避免因三位创始人的股权分配过于平均而带来的决策不流畅的风险。此外,我们看到老王并没有以自然人身份直接作为GP,这是老王的高明之处,因为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GP要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他使用了自己独资的理想有限责任公司作为GP,为自己设立了一堵防火墙。
第二步,老王、小明、翠花分别拿出各自持有股权的50%注入梦想有限合伙企业,形成股权池。此后,通过全面衡量老王、小明、翠花以及大娃、二娃、三娃每一位合伙人为公司发展做出的贡献来参与合伙点数的分配。这里的合伙点数是全面衡量合伙人贡献的考评结果,此结果将作为分配公司红利或股份的依据。等到了点数兑换股权的“里程碑”时,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将依据每位合伙人点数的多少将这50%的股权再分配下来,从而动态调整合伙人之间的股权份额。
股权结构如下:
在希望有限公司层面,老王持股20%,共计20万股;小明持股15%,共计15万股;翠花持股15%,共计15万股;梦想有限合伙持股50%,共计50万股。注意,在这里关于梦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我们仅为计算便利之目的而将公司全部注册资本模拟成合计100万份股份,公司各股东依据其各自持股比例而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股份总数将随公司未来增资或减资而相应增加或减少。为避免歧义,本计划项下所指称的“股份”,仅为公司内部方便实施本计划之虚拟股票,不得视为未来公司上市或新三板挂牌时的股票,也不得视为公司以任何方式创设了任何形式的有价证券。未来公司为上市或新三板挂牌而重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各股东(包括被授予人)将按其各自持有的重组前虚拟股份数在虚拟股份总数中的比例确定其可实际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数额
在梦想有限合伙企业股权池层面,由老王独自的理想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股权池的GP持有1%的份额,由小明作为LP代持了股权池99%的份额。
第三步,由创始人老王、小明、翠花组成的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全体合伙人进行考核计点。
通过以上三步,老王就完成了控制权锁定,股权架构搭建以及考核机构的设置工作,为后续动态合伙股权的实施搭建好了基础架构,为后续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必要的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