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上午,一个人透过宾馆的窗户眺望远方。
宾馆位于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市中心,短短的一条街,就汇集了好几家大型的卖场,来来往往的人群,宣示着这座城市的现代与热闹。可谁又会想到,就是这样一条市中心的街道后面,竟是这样一片沉静的瓦房。
不去议论这样的一片瓦房是否影响了这座城市的市容,也不去想这样的房屋是否能给他们的住户带来足够的幸福感,单单就一个偶尔来到这座城市的过客来说,似乎这样的一处风景往往能胜过那千篇一律的商场集中营。
紧凑有序排列的瓦房,细细看去,竟也能看出建造者当初建造这些建筑时的良苦用心。几进几出的院落,四合院式的房屋,小小却不失别致的天井……一切的精致都零星地散落在这片宁静之中。似乎有着一种莫名的结界一般,牢牢地将这片宁静锁在这座城市最热闹的心脏旁边。那些岁月的微尘,飘过喧闹,在这里沉淀,汇成时间的一粒,安守着属于这座城市自己的故事。
其实,说这片瓦房宁静并不是十分地确切。你看,随着太阳慢慢升起,瓦房里的生机也在渐渐苏醒。
最先醒来的,是那屋顶的鸽子。它们位居这瓦房的最高点,自是要最先履行自己的职责。《长恨歌》里最开始的一个章节就是介绍这弄堂特有的生灵,如今的他们已经没有什么要紧的流言可以去传达,可还是会习惯性地向着天空飞去,看看这亘古不变的天空,然后再带回些略有时代气息的见闻。
这样的一片瓦房似乎本就应该是属于老人和孩童的。庭院里,一张矮桌,一位老人,悉心地摆上今早的食物,蹲坐在矮矮的板凳上。这样的高度是有道理的,你看,这样的姿势便与他的小乖孙一般高矮了。小孙子自是不愿束缚在桌凳旁的,整个早餐时间就是一场围绕餐桌的晨练活动,老人则是这次晨练的教练,只是这位教练的语气当然没有那种严厉和苛刻,有的则是满满的宠爱。巷子里,几个稍大的孩子,不知为了什么追逐着,不一会儿又一起欢笑起来,风筝、羽毛球、自行车,再简单的东西都能让孩子们感到满足。这应该是这里早晨最热闹的时候吧。
庭院里的树木永远是最最沉默的,即便是在这无邪的笑声的渲染之下。许是见证了太多,它们总觉得自己应该保持一个长者的姿态,可那在和煦阳光下,迎着春风摇曳的新芽却出卖了他们向往青春的心。这份心,不仅仅是属于树木的,这一片的瓦房建筑应也是这样的一番心思吧。
瓦片满足地吸吮着阳光的暖意,阳光的味道似乎与多年前没什么区别,他们也似乎从来不去担忧这样的生活会有什么变故。这般的安逸,隐藏在车水马龙的喧闹之后,沐浴在早春的芳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