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下午,教导处组织两节新教师见面课。今年,我们学校新教师较多,学校针对师资变化较大的情况,加强课堂教学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黄丹丹和王蕾老师都任教低年级语文,这两节课都是传统儿歌的学习。课后,我与张娜主任进行了简单交流,提出了建议:
第一,目标意识要强。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结束要实现教学目标,检验课堂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目标的达成。本节课在识字教学、朗读与背诵方面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要针对这些最基本的目标去实施教学,要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达标。
第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低年级学生以形象记忆为主,喜欢教学活动,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不断地变换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两位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都十分重视语言的作用,利用动作、眼神等辅助手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效果会更明显。
第四,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分析讲解。在某种意义上,抽象的分析是没有意义的。由形象思维转抽象思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但是能够把抽象的事物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清楚,更能考验教师的教育智慧。两节课涉及到一些自然知识、语文知识以及农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通过朗读与背诵,本身就是积累的过程。比如“戴”与“带”的区别,如果让学生分析,或者教师讲解,很难分析得好,但是通过搭配词语的方式,就很容易解决。
第五,课堂问题是引导学生理解,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更应该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表达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就要减少教师课堂问题。
另外,对于组织听评课方面提出建议。在组织老师听评课前,要提前发布听评课的内容和研讨的主题,可以把执教老师的电子教案、课件以及教材分析等分享给听课的老师,大家在听课前对课先行思考,有利于提高研讨的针对性。
课堂趣语随记:
师:桑叶肥,“肥”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桑叶厚?
生:不能是厚,如果太厚了,不叫叶子,就叫泡沫板儿了。
师:秋天到了,农民为什么喜洋洋?
生:因为收获了,农民不用辛苦耕作了,所以喜洋洋。
师:秋天农田里还有哪些庄稼收获了?
生1:苹果。
师:苹果是农田里收获的吗?
生2:柚子。
(后面成了水果世界了。)
生:棉衣为什么暖又轻?
师:新做的衣服温暖又很轻。
生:棉衣都是蚕丝做的吧?
师:农民才不舍得用很贵的蚕丝做衣服呢!
生:老师,蚕丝有多贵?
师:(无奈)那得到市场上去看一看了。
网友评论